古典婚禮服
今天主要說的是古代婚服,對于中國的婚服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講究,其精美程度也是足以讓世人驚嘆,而對于這些婚禮服,在不少影視劇中也有出現過,今天就跟著小金一起了解一下古代婚服是什么樣子,包含一些怎么樣的特色文化。
周制婚服是比較早的有婚禮可考的朝代,據相關文獻資料記載中,玄端則特指周代黑色調的上衣下裳制的禮服,今人一般將玄理解為黑色,但在周代不一定指純黑色,也可能是一種接近于黑色的深色,也就是說我國古代最早的婚服顏色并不是紅色。
如果要穿周制婚服舉辦婚禮,那就只有傳統的周制婚禮才可以,而周制婚禮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有文字記錄的婚嫁制度。一整套婚禮儀式包括盥禮、祭酒、結發、結纓等程序,由贊者、司儀、執事等數人主持整個婚禮儀式。周制婚禮不舉樂,不慶賀,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發之恩,并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
唐制婚禮沿襲周代,唐制婚禮禮服雍容大氣。女服“花釵青質連裳,青衣革帶韈履(同裳色。夫有官者則從其夫之品服)”。即青色的深衣,飾以以金銀琉璃等釵飾。大膽的色配沖撞,不愧是絢麗的大唐氣象,同時也造就了“紅男綠女”這個成語。唐代的新娘婚服與女子日常穿著的襦裙有所不同,婚服較常服更為保守,更合乎禮制,中單為深衣制,大袖衫披于其外。而青絕非指綠色,而是一種藍色。而新郎的服飾為公服中的絳紗袍,確實是紅色,是紅色婚服的起源
現代比較流行的古典婚禮服非漢服莫屬,除婚服基本上漢服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平時在路上偶遇穿著漢服的男女也是比較正常的事情。目前市面上推崇的漢制婚禮服飾只能說是在漢代較為流行的一種深衣款式的現代改良版,婚嫁習俗也是遵詢“三書六禮”的婚嫁制度。宋代婚服沿襲前朝特色,男子著九品公服,而女子改用鳳冠霞帔。而此時的霞帔尚是青色,所以此時的婚服為男女皆青。
真正的明制古典婚禮服士婚,若穿深衣,婦則對應地服真紅褙子、紅羅裙,假鬢花鈿;婿也可假穿九品官服(明朝九品官服是青綠色,文官補子為鵪鶉,武官補子為海馬。(注:是海中的馬,不是我們熟悉的海洋小動物海馬。),婦則著鳳冠霞帔或花釵,真紅大袖衣或圓領女蟒服(同夫級別)、大紅褶裙。
鳳冠霞帔是明朝的古典婚禮服,采用繁復的繡花花色,襯托得新娘看上去面若桃花、唇紅齒白,呈現出新娘的嬌羞之感。鳳冠霞帔的款式擦用寬大形,任何身材的新娘都可以選擇,身著鳳冠霞帔舉行婚禮,一定可以有一場完美而隆重的中式婚禮。鳳冠霞帔的合計造型都是成套的,不用新娘在去糾結發型問題,一頂鳳冠就已經足夠了,而且鳳冠霞帔本身的造型已經足夠華麗富貴,也不用新娘再準備多余的配飾畫蛇添足。
到了近代,古典婚禮服早已沒有以往的身影,不過又有著個性鮮明的特色。秀禾服源自滿洲,又被稱為龍鳳褂。秀禾服裙褂采用刺繡的方式繡有繁復的花紋,一般都是以龍鳳為主,以鴛鴦、花草、福字、石榴等寓意吉祥、百年好合的團委點綴。秀禾服一般以紅色和金色的顏色為搭配,大氣而富貴。不過對于現代婚嫁又有所改良,其實秀秀禾服和龍鳳褂又有所不同。
龍鳳褂最大的特征就是直筒+繡法+圖案,廣東人穿褂裙出嫁最多,已經形成傳統。秀禾服是清末民初女子所穿之襖裙。其特征是上衣為立領或圓領或右衽大襟襖褂,下服馬面裙。龍鳳褂和秀禾服最大的區別在于,秀禾服的襟口分為對襟和斜襟,而龍鳳褂都是對襟,秀禾服的裙型松散,而龍鳳褂的裙型修身,秀禾服的刺繡少,而龍鳳褂的刺繡更多。
以上就是古典婚服的一些特點,中國婚嫁文化源遠流長,不同的婚服在不同時代下都對應著當時精湛的技藝與時代文化。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婚嫁制度,當然也是不一樣特色婚服,希望本文內容可以幫助到那些想要辦傳統婚禮的新人,
【金色霓裳】2018全新高端定制婚紗!租的價格就可以享受一件定制婚紗的體驗!
☆進店有禮:預約進店送價值129元胸貼一副、價值100元化妝包一件!前50名預約進店送價值139元保溫杯一個!
☆租一免四:租齊地紗/秀禾服,(免租一件敬酒服、一件伴娘服、裙撐一個,頭紗一件!)
☆租二免六:租拖尾紗+出門紗/秀禾服,(免租一件敬酒服、二件伴娘服、裙撐二個,頭紗二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