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游,和湖北省相對應(yīng),湖南省因大部分區(qū)域處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內(nèi)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下轄13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62個縣,7個自治縣,36個市轄區(qū)。其中,就寧遠縣來說,人口超80萬,隸屬于永州市。在歷史上,寧遠縣這一縣名取“遠方安寧”之意,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一
首先,寧遠縣,是湖南省永州市所轄的一個縣。在地理位置上,寧遠縣位于湖南南部,萌渚嶺北麓,南有九嶷山,北倚陽明山,東連新田縣、嘉禾縣、藍山縣,南接江華瑤族自治縣,西鄰道縣、雙牌縣,北界祁陽縣。就寧遠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該地區(qū)屬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湖南省寧遠縣一帶設(shè)有舂陵、泠道二縣。西漢時,今寧遠境內(nèi)設(shè)營道、泠道二縣和舂陵侯國,屬零陵郡。東漢時期,今永州市寧遠縣一帶仍分屬泠道、營道二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該地區(qū)成為東吳的疆域。
二
公元272年,東吳析泠道縣設(shè)立舂陽縣。晉朝永和年間,改舂陽縣為舂陵縣。南北朝時期,今寧遠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后,舂陵、泠道并入營道縣,該地區(qū)屬之。公元617年,蕭銑改營道縣為梁興縣。公元621年,也即唐朝建立后,改梁興縣為唐興縣,今寧遠縣一帶屬之。公元693年,唐興縣改為武盛縣。公元705年,復(fù)為唐興縣。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改唐興縣為延唐縣。公元942年,后晉改延唐縣為延熹縣。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改延熹縣為寧遠縣,屬荊湖南路道州江華郡。由此,寧遠縣的建縣歷史超過1000年了。
三
最后,對于寧遠縣這一縣名,名字取“遠方安寧”之意,也即具有十分美好的寓意。公元1376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寧遠縣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道州。清朝康熙年間,分湖廣行省為湖南省、湖北省。在此基礎(chǔ)上,寧遠縣屬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永州府。到了1914年,寧遠縣屬衡陽道。1968年9月15日,設(shè)立零陵地區(qū),寧遠縣屬之。1995年11月22日,撤銷零陵地區(qū),成立地級永州市,寧遠縣屬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寧遠縣總面積達2498平方千米,總?cè)丝诩s為85萬人,為湖南省人口較多的一個縣。對此,你怎么看呢?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