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
古稱“啟蜇”
二十四節氣的第三個節氣
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正月啟蟄,言發蟄也。
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夏小正》
今天是驚蟄節氣。在暖陽的照拂下,北京街頭已有柳條吐芽、桃花盛開。不知你在的城市春天來了嗎?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驚蟄過后,氣溫回升,雨水增多,春暖花開,梨花、桃花、李花等次第開放。人們在賞春踏青的同時,也應注意順應氣候變化,多吃富含植物蛋白、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清淡食物。
攝影|張洋
場地提供|北京云水姑娘(798店)
3月的專題是“春風得意,諸香十里”,我們采訪了北上廣深四地的11家餐廳,呈現近50道春季佳肴。
時值驚蟄時節,我們從北京2家以素食和蔬食為特色的餐廳各選2道特色美饌,都有制湯和入餡的元素,在餐桌上赴一場與春天的美妙約會。
花開素食——春暖花開 素時錦年
菜品提供/北京花開素食(東大橋店)
制作/張草友
采訪/褚宏轔
攝影/張洋
北京花開素食(東大橋店)以套餐形式呈現,餐廳出品團隊從食材多樣、膳食平衡、遵從時令出發,定期推出不同的套餐。中國烹飪協會素食委員會副主席、花開素食副總經理張草友多年專注于中餐素食,他說:“素食食材選材相對有限,一個套餐的呈現要食材豐富多樣,以達到營養均衡、膳食平衡。”
這組專題菜品選自餐廳套餐,采用春季應季食材,運用素高湯突出食材的原汁原味,菜式簡約清新,細節處精致用心。
富貴藜麥扒瓜盅
原料
毛冬瓜,黃瓜,紅藜麥,牛肝菌,香菇,核桃仁粒,南瓜蓉,三色堇,橄欖油,素高湯,鹽,醬油,照燒汁。
制法
將牛肝菌、香菇分別切粒,用橄欖油煎香,下核桃仁粒,加醬油、照燒汁炒熟,成餡料待用;
將毛冬瓜去皮、瓤,用模具刻成環狀,加素高湯、鹽,上蒸箱蒸15分鐘至軟糯,取出吸干多余水分,釀入餡料;
將黃瓜切細絲,入加鹽的開水中燙一下,撈出團成球狀,放在冬瓜盅上;
將紅藜麥、南瓜蓉、素高湯、鹽調成金湯,澆在瓜盅上,點綴三色堇即可。
點評
此菜造型精致,食材豐富,包括菌菇、粗糧、蔬果、堅果等。據張草友介紹,素食者要特別注意蛋白質的攝入,堅果是素食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所以使用了核桃仁。素食也很講究吊湯,以湯增味,突出食材原本的味道。此菜采用的素高湯以黃豆增香,昆布提鮮,玉米、胡蘿卜增加香甜之味,且根據季節加入白菜、冬瓜,令此菜口感鮮美,味道醇厚。
大廚小貼士
素高湯的制法:將黃豆、胡蘿卜、玉米、昆布入清水中,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2小時,濾出湯汁即可。
錦囊妙薺
原料
薺菜,春筍,越南米皮,香菜梗,鹽,蘑菇汁,米湯。
制法
將薺菜擇凈,焯水,切末待用;
將春筍去皮,破開,汆水,沖涼,入米湯以小火煨2小時,關火浸泡12小時,瀝干后切丁,與薺菜末混合,加鹽、蘑菇汁制成餡,用米皮包起,扎上香菜梗,放入已裝飾好的盤中即可。
制作關鍵
春筍通過米湯長時間的煨制,既去除了苦澀味,又吸收了米湯的香甜味。
點評
半透明的米皮中透出綠白相間的蔬菜粒,顏色輕快跳脫,帶來春的輕盈。薺菜鮮嫩,春筍爽脆,口感跳躍碰撞,清鮮雅致。
大廚小貼士
米湯的制法:用糯米、秈米加清水熬熟,過濾即可。
蓮花空間美蔬館——蔬食春色濃
菜品提供/北京蓮花空間美蔬館(國貿店)
策劃/姜凡
制作/張俊龍
采訪/孫陽
攝影/張洋
北京蓮花空間美蔬館國貿店位于黃金地段,空間寬敞明亮,青紗幔簾,時而靜謐,時而又風情萬種,藝術和美食的跨界在這里實現得恰到好處。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素食,蓮花空間的出品意在“蔬”,致力讓更多人了解、喜歡植物膳食。
比如食素并不代表完全的清淡,辣味也并不是肉食者的專利,而是可以辣得適度、辣得健康。這組專題菜品充滿各種元素,咸、甜、酸、辣、脆皆有,集紅、綠、黃、白為一體,以季節性食材為特色,堅持本味,融合經典與創意,同時又突出不同風味,形成平衡的春季菜單。
江南石榴球
原料
水發萬年青250克,香菇250克,豆腐500克,胡蘿卜碎、韭菜葉各適量,蠔油、雞粉、生抽、白糖、澄面各適量。
制法
將萬年青切碎,香菇、豆腐分別切小粒,一起入鍋炒香,加蠔油、雞粉、生抽、白糖調成餡料待用;
將澄面用熱水燙發,揉至光滑,用拍皮刀拍成圓薄片,包入餡料,用韭菜葉扎口成石榴球狀,入籠屜蒸6分鐘~8分鐘,取出點綴胡蘿卜碎即可。
點評
此菜源自淮揚菜,萬年青菜干是浙江寧波的特產,也叫菜蕻干,雖然是干菜,但經水發后仍不失鮮嫩口感,色澤翠綠,搭配軟嫩的豆腐、爽滑的香菇,咸鮮適中,香味濃厚,滋潤爽口。
黃桃汁桃膠
原料
黃桃250克,云南桃膠150克,銅錢草。
制法
將桃膠發好待用;
將黃桃放入料理機打碎,入盤,加桃膠,點綴銅錢草即可。
點評
嬌嫩多汁的黃桃甜潤細膩,既可當作一道醒胃甜品,又可作為一餐的收尾,起到清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