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校園欺凌
近日,“校園欺凌”再度成為輿論焦點,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各地印發《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對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這是近年來,首次從國家層面對校園欺凌進行治理。其實對于這種現象,無論家長、學校、還是社會,我們都抱有相同的態度,那就是零!容!忍!
中小學校園欺凌
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
校園欺凌作為一個社會現象,涉及不同人員,有欺凌者、被欺凌對象,有時還存在旁觀者。欺凌者在關系中處于強勢、控制、凌駕地位,代表著權力一方;旁觀者處于脅迫、依附地位;被欺凌對象處于弱勢、受控、被剝奪地位。因此,從本質上說,校園欺凌是由欺凌者、受欺凌者、旁觀者等構成的,在校園特定的環境下形成對受欺凌者身心上的長期傷害或侮辱。
青少年學生由于行為特征的相近或者空間的接近而組成小群體,學生之間的同伴交往密切,同伴互動更加頻繁,甚至開始出現拉幫結派現象。那些受拒絕的、經常欺凌他人的青少年學生容易與其他欺凌者結成團伙,從而導致欺凌行為的增加。
中小學校園欺凌
成因復雜
校園欺凌行為反映了青少年學生欺凌者與社會聯系的削弱。與社會關聯的斷裂促使部分青少年學生行為失范,恃強凌弱、以大欺小。
這樣的學生一是缺乏對父母的依戀。家庭缺乏溫暖、父母對孩子管教過于嚴厲或疏于管教,親子關系疏遠,家長缺乏對孩子身心成長的引導教育。
二是社會為青少年學生創造的活動場所不足,使其加入傳統活動的機會減少了,學校辦學條件差,設施設備不能滿足學生課外活動的需要,在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尤為明顯。缺乏對傳統活動的卷入,容易導致青少年學生染上不良習氣,不少人結成群體以欺凌弱者為樂,打發空虛無聊的時間。
三是在升學考試的指揮棒下,學生課余活動不斷被壓縮,取而代之的是應試的輔導,學校生活枯燥,部分學生對學校失去興趣,與學校紐帶斷裂,出現逃課、逃學現象,向往外面豐富的世界,產生諸如網癮、抽煙、喝酒、出入娛樂場所等不良行為,在學校則以大欺小、恃強凌弱,通過暴力、強索等方式來實現自私本性的滿足,出現了越來越多校園暴力犯罪。
中小學校園欺凌
我們該做些什么
對于加害人
對行為輕微的加害人,應由學校德育處、班主任教師進行訓誡和必要的教育懲罰,公安部門責令家長嚴加管教,增強學校和家庭的合作,在社工幫助下,對行為不良學生進行矯正教育和家庭輔導。
對經常欺凌同學并帶有其他嚴重不良行為的學生,必要時由少年法庭作出裁決,可以通過收容感化措施進行教育,探索少年收容感化制度,積極借鑒日本等國家少年收容的有效經驗,設置少年收容感化場所,以教育為中心,醫療、心理、勞動等其他措施為輔助,對校園欺凌者進行不良行為的矯正。
對已觸碰刑法需負刑事責任的欺凌加害人,可推進行刑的社會化,由社區矯正機關對其進行心理、危險性因素的評估,進行分類教育,嘗試個別化矯正,引入社區矯正志愿者對其進行監督、教育、幫扶和管理,增強教育矯正效果。
對于受害者
1.體格的鍛煉
不管是瘦弱的還是高大的孩子,都應該去進行體格鍛煉,比如空手道,不僅學它的格斗,更要學它的精神。空手道的第一堂課就是教孩子不能主動挑起戰斗,更不能欺負弱小,所以對于體格的鍛煉不但能讓孩子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更能讓他們領悟欺負弱小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反而證明了自己的無能。
2.建立孩子的自信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比如運動、手工、豐富的課外知識等,雖然這些優勢并不一定能幫助孩子取得好分數,但家長需要去發掘并鼓勵孩子,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建立起自信,一個自信陽光、內心強大的孩子敢于在第一時間向校園欺凌說“不”,更不會選擇極端方式來逃避。
3.幫助孩子建立社交
進入一個新環境后,家長應該盡可能地多參與學校活動,幫助孩子更快地融入團隊。此外,我們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并鼓勵他們在學校的社團或其他場合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吸引有同樣愛好的孩子,這樣的友情最為長久和牢固。要知道,人是社會性動物,孩子總要找到一個能接收自己的團隊,如果孩子在學校的社交不佳,極有可能投身“不良團體”,所以家長應該有意識地選擇孩子的社交范圍,社團和興趣課是個不錯的選擇。
校園欺凌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我們不能阻止熊孩子,但我們能避免自己的孩子成為熊孩子,同時我們也要讓孩子具備不被熊的能力。
針對校園欺凌防范工作,學校制定了《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實施方案》,將其納入學校安全工作統籌,健全應急處置預案,建立早期預警、事中處理及事后干預等機制。
學校心理健康中心也加大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各教學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要求一線教師“特別要關注學生有無學習成績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緒反常、無故曠課等異常表現并分析產生的原因,對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為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控制”。加強與家長溝通,及時了解學生近期情況。
學校安穩辦加強安全巡查,嚴格落實值班、禁止學生攜帶管制刀具等危險物品進入學校,針對重點學生、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開展防治工作。
校園周邊是重點,對此學校部署安全員崗位,在學生出入校園、課間休息、體育活動等重要環節實行崗位責任制,校園紅袖章安全員隨處可見。將安全隱患防范工作落實到每一位教職工身上。
除此之外,學校還在積極與公安、交警等部門溝通,加強學生上、放學期間校園周邊道路交通以及治安管理工作,杜絕校園欺凌、杜絕不安全事件需也需要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力量,為了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為他們撐起一片藍天!
校園欺凌治理報案電話: 029-86510445
24小時值班緊急聯系電話:029-86513468
029-8651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