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二小一名家長爆料,四年級的兒子被同學扔廁所垃圾筐,尿和擦過屎的紙灑一身,孩子因此患中度焦慮、重度抑郁。家長還稱,老師定性此事為“開了一個過分玩笑”,對方家長覺得就是孩子小淘氣。
中關村二小在12月10日的聲明中寫道:承蒙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學校的關注和支持,我校一直認真落實教育部、北京市以及海淀區教委文件精神,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秉承二小的辦學理念,關心、愛護學校的每一位學生,堅守教育責任,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關于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今年已經有教育部聯合九部門印發的《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出臺。《意見》指出,少數地方學生之間欺凌和暴力問題仍時有發生,須加強教育預防、依法懲戒和綜合治理,切實防止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發生。校園暴力再受關注。為何校園暴力事件屢禁不止?
小學班級調查兩成學生受欺凌 校園欺凌如何界定?
近日,楚天快報記者在樊城某小學五年級一個班上進行隨機調查。
你認為什么行為才算校園欺凌?你和身邊的同學遇到過校園欺凌嗎?遇到校園欺凌,你會怎么做……65份調查問卷顯示,有12名同學表示經歷過或身邊同學、朋友遇到過校園欺凌,占比達18%。
對于“什么行為才算校園欺凌”,九成學生認為打人、要錢才算校園欺凌;三成學生認為辱罵、起外號也算校園欺凌。
在遇到的校園欺凌中,標明為“擂肥要錢”的有五例,其中一例為持刀擂肥。對“遇到校園欺凌,你會怎么做”,大多數學生表示暫不反抗,滿足對方條件后迅速離開,再及時通知父母和老師;少數學生表示會反抗。
現在,人們不再把霸凌當做“小孩子間鬧著玩”,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注意孩子可能遭遇欺凌后的言行改變。如何修復被欺負孩子內心的傷口成為父母需要正視的問題。
為此,健康界采訪了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宋崇升,請他來教家長們幾招。
被打了 要不要打回去?
“誰打你,你就打誰。”這或許是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說的一句話,然而,以暴制暴絕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它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沒有杜絕被霸凌的源頭,很有可能會造成更多的傷害。
終結霸凌的方式,是從孩子自身和心理層面入手,讓孩子站起來,建立自信。宋崇升認為,性格懦弱的孩子,如果受到攻擊而不反抗,則可能會留下心理創傷,對性格的正常發展也會埋下隱患,家長需要教會孩子及時用抗議表明立場。
被欺負 家長首先要接納孩子的各種反應
孩子被欺負令人心碎,一旦事情發生,家長要如何應對?宋崇升提醒,首先家長不要責備孩子,這似乎不需要提醒,但實際上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被欺負后,會“怒其不爭”,家長特別是在弄清楚事情經過,發現孩子有“軟弱”的反應后,會難以接受孩子的表現,責備孩子為何不去反抗等。家長的這種反應其實與家長自身的成長經歷有關,而沒有真正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
在不責備孩子的前提下,家長要做的是完全接納孩子的反應。有的孩子被欺負后會哭鬧,有的則顯得木訥。比如在前文中提到的男孩就出現了大哭,入睡困難等表現。這時,家長需要陪伴孩子,不要急于詢問發生了什么。
宋崇升告訴健康界,家長可以拉著孩子的手,或攬住孩子的肩膀,這種肢體上的安撫可以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在孩子感覺有能力面對之前被傷害的事情后,自然會告訴父母發生了什么。
“孩子如果一直哭泣,家長在不勉強孩子的前提下,變換相處的地點,可以換不同的房間,或變換室內及戶外場所,因為地點的改換,人的心情就不會持久地沉浸在同一種狀態中,視野的變化,也有助于情緒的改變。”宋崇升說,在孩子激動情緒得以宣泄后,則應以平復受傷孩子的心情為主,需要父母盡量讓生活環境、習慣、興趣與過去保持一致,這會給孩子一種暗示:他的生活依然是一種平素的常態,而不是因為被欺負,生活就變了。
無論多心疼 家長都不宜在孩子面前過度表露情緒
當孩子哭訴對方如何傷害自己時,家長要如何安撫?宋崇升說,首先,家長可以用評價的語氣來幫助孩子表達情緒,比如“太可惡了”“太過分了”等,設身處地地理解孩子的心情,與此同時,要讓孩子從家長的語氣態度中感受到力量和勇氣。其次,無論父母多么心疼,都不宜過度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家長過激的反應,會強化孩子作為“受害者”的角色,不利于孩子后續心理的平復。
如果孩子有退縮、回避、警覺的表現,以及對學校過度敏感,家長則不可強迫孩子去面對,要給孩子一段休息的時間。宋崇升特別強調,如果孩子在脫離相關的處境后,上述表現仍然不能緩解,或者出現了容易驚恐、經常做噩夢的情況,家長要及時帶其到專業的精神衛生機構去就診。
處理過錯時 需要對方家長真誠的道歉
有些家長在孩子闖禍后,認為“孩子頑皮”,不肯向受到欺負的孩子真誠道歉,這在宋崇升看來,是十分不妥的。“在處理對方的過錯時,最好是對方家長給予真誠的道歉,包括言語安慰和物質上的補償,對孩子來說,實物的補償會更容易感受到對方的誠意。此外,電話溝通也是個不錯的方式,因為在電話中道歉,不至于給對方造成太大壓力,影響溝通效果。
孩子遭遇欺凌后,家長是否要帶著孩子到學校與老師和對方家長溝通呢?宋崇升并不提倡這樣的溝通方式,源于無法確定老師和對方會做出怎樣的反應,有些情況畢竟難以預測。
10日下午,海淀區教委向記者表示,教委已獲知“中關村二小校園霸凌”一事,目前仍在了解和處理中。
- END -
來源: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