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校園暴力事件頻發,昨天夜里在我的公號后臺收到了署名為「一個絕望無助的母親」的來信,信里聲聲都是悔意和哭訴,因為她和老公的忽視,她8歲的兒子兩年來一直在經歷校園欺凌的困擾,從一年級被同學起外號開始,發展到現在每天都被全班同學暴打。當母親逼問孩子發生了什么時,孩子竟然沖進廚房拿出來菜刀,他哭喊著要先殺死父母,然后把所有欺負過他的人都殺死!
我連夜給她寫了幾點建議,現在也想借機說說我的故事,希望能對這個媽媽有所幫助。
我的故事
時光穿梭,回到了13歲那個花季般的年齡,那時的我還有著一臉的嬰兒肥,但也算得上是個濃眉大眼的可愛姑娘。我是老師選定的班長,為此我們班的學習委員一直耿耿于懷,她覺得在入校前老師跟我們幾個被小學校長推薦的優秀學生座談時,我就是因為當時特別會說話會討老師喜歡所以才當選的。事實證明,她還真是冤枉我了。
因為小升初沒有考好,我和大部分同學被“就近入學”劃片到了這所中學。我們的學校每天都發生著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所能看到的場景,校門口總有一群不三不四的外校學生尋釁滋事,三班班主任告訴我們,他原來是“菜刀班”的班主任,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他們班學生軍挎里裝的不是書本而是菜刀。
我們班也很奇葩,班里男生和女生中各有一個老大,而我這個班長根本就是一個擺設。男生中有個同學比我們大一歲左右,就叫他小L吧,他身材消瘦但卻很有力量,大大的眼睛透露著無限精明。他是典型的無冕之王,每天上學時總有幾個男孩兒象小弟一樣跟在身邊;女生中有個同學大家都叫她胖子,她本來是我的小學同學,小學時很樸實的一個孩子,到了初中卻變成了大姐大。放學后幾乎所有的男生和女生都跟著小L和胖子一起壓馬路或是到小L家的地下室去玩。
我是班里極個別的放學就回家的孩子,這樣平淡過了一個學期后,老師要我和大家搞好群眾關系。于是,我就寫了一張紙條,沒有寫名字,只有一句話:「交個朋友吧」。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把這張紙條傳給班里那幾個和小L比較好的男生,搞定領頭的幾個人,其他同學自然就沒問題了。可惜,不知是我沒寫清楚還是某些同學故意為之,這張紙條被傳到了一個學習還不錯的男生小W手里,于是會錯意的就變成了他。他后來跟我說,「你知道我看到你的紙條有多激動嗎?我沒想到你竟然主動要跟我交朋友!」你懂的,我于是被「早戀」了。
我們的班主任王老師是個城府很深的人,她從其他同學那里聽到了什么,就把我叫了去。我當時的成績有所下降,再加上根本就沒想過要談戀愛,于是就把小W和小L他們放學后的行徑告訴了她。沒想到王老師立刻找來了相關同學的家長并給這些孩子們狠狠告了一狀,于是我就成為了那個告密的叛徒!
從此后,胖子經常在同學面前說,班長學習也不是第一,憑什么不讓學習委員當班長!她還對我的小學同學們說,劉XX上了中學就不學好了,整天描眉畫粉忙著交朋友(我靠,不知道姐天生麗質嗎!)慢慢地,她開始讓所有女生不要理我,誰跟我說話,她就會訓斥誰。當然,因為告密的事,我已經把全班男生都得罪了,所以,從初二開始,除了幾個不懼怕他們的同學,班里幾乎沒人敢理我。在書法課上,每當老師夸我是才女時,就會有N個寫了毛筆字的紙團朝我飛來……我在孤獨痛苦中度過了一年的青春時光,那實在無法用美好來回憶。
校園欺凌的后遺癥
以前每當談及此事,我都會痛苦不已,因為你根本無法理解,對于一個天生敏感又因兒時不在父母身邊長大導致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我,在14歲的青春期,那樣的冷暴力對我意味著什么?!
我是班長,但是我在這個班里根本就沒有權威,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我想辭職,班主任又不允許。大家都不理我,所有需要班級一起努力獲得成功的事在我們班幾乎都很難實現,每當老師讓我帶領大家一起做點什么或是當我被老師表揚的時候,班里永遠都是一片虛聲。雖然班里有兩個所謂的老大,但是大家對這個班級根本就沒有歸屬感!
在我后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常常會感到焦慮。我后來才知道歸屬感是人最基本的需求,而焦慮正是我們的祖先害怕被群體孤立才傳承下來的一種情緒。所以,我長期以來存在的焦慮,便是校園欺凌經歷的一個后遺癥。
讓那個絕望的母親無望的原因是,孩子在學校長期受到欺凌,學校卻根本不認為這是什么重要的事。學校認為孩子要手刃父母,那是他們親子關系沒有搞好,跟學校老師和同學們沒有關系。
看了校方的反饋,我不得不說,校方真的很無知,是不是只有自己也親身經歷一次這種行為,他們才能理解和感受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那種痛苦和無助!每個人的行為都受遺傳和環境的共同影響,個體差異的顯著性使同樣的事在某些人看來就是個過火的玩笑,而對于象我這樣的人,在那樣一個花季年齡,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我從沒有跟父母提及過此事,一直都是自己默默忍受著,我每時每刻都在煎熬中度過,我暗自告訴自己:會過去的,一切都會過去的,再熬兩年就初中畢業了,我們就永遠都不會再相見了!
可是,你不知道,在那之后的至少二十年里,我仍會在噩夢中被那個女生所驚醒……
我們能做些什么
無論是冷暴力還是熱暴力,對一個孩子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而深遠的。我雖然非常希望教委能夠借此機會制定中國的校園欺凌法案,但是我認為避免校園欺凌的發生以及發生后學校和家長如何采用合理合適的方式進行解決可能與制定和執行法律同樣重要。
學點心理學:
心理學和心理咨詢不是心理疾病的代名詞,知覺、認知、 情緒、人格、行為、 人際關系、 社會關系都是心理學的基本內容。如果家長、學校和老師都能懂點心理學知識,對孩子們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并能積極幫助孩子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人際溝通,這樣也許就會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
現在想來,當初我之所以遭受這樣的經歷,是與我原生家庭的成長環境密切相關。我的父親非常嚴厲,由于從小不在他身邊長大,外人都能看出來,我和父親就是老鼠和貓的關系,我在家幾乎不敢說話,來了客人更是不被允許走出房門。這種內向的性格使我不敢大大方方和同學們直接表達做朋友的意愿,更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心聲。同學們被老師找家長后,我也不敢及時向大家承認自己的失誤并求得他們諒解,對于小W,我當時也沒有想過自己給他美好的初戀帶來多大傷害。我在人際交往方面,可以用白癡來形容。
可是,我的父母也是第一次成為家長,在他們那個年代可沒有人教授他們心理學知識。所以,我諒解那時的父母,但是,我卻不能原諒和容忍,在國家都已經非常重視心理教育的今天,竟然還有這么多的學校存在這種處于蠻荒時代才有的無知和暴力!
很慶幸,我兒子開心的學校(北外附校)一直比較重視心理健康,他們從小學就開始上心理課。聽說他的班主任潘老師今年被學校派出參加了專業心理課的培訓,而且現在已經開始準備學習心理咨詢課程,我相信孩子在這樣的學校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插畫 by 毒舌姐姐
在痛苦中成長:
逃避不是辦法,無論老師和學校采取怎樣的措施,如果施暴的孩子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算把牢底坐穿也是沒用;而受到傷害的孩子,無論父母如何庇護,自己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他也將無法成長。
我記得初二有一次歌詠比賽,我擔任指揮,可惜大家根本就不張嘴唱歌,音樂老師無奈地看著這個散了架的班級。為了班級榮譽,我當著所有人的面深鞠一躬,請他們原諒我的過失,我鄭重地告訴他們,不要讓私人恩怨影響了集體的榮譽,如果恨我,也請在比賽結束再繼續,現在希望他們為班級榮譽而戰!很慶幸,那次比賽我們班得了全校第一名。
那是一次令人振奮的經歷,我從中找到了一點力量,也恢復了些許自信。
初三時,我努力學習并在業余時間開始學畫,我在學校的美術組結交了很多不同年級的學生,我們每天放學后一起在畫室練習或是到公園寫生。共同的興趣愛好讓我不再孤獨和寂寞,我的自信也隨著繪畫功底的不斷進步而提高。
此時,我還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閨蜜——小雪。在一次準備參加北京市團委的工作匯報中,老師讓她幫我修改發言稿。我們從那時起成為了無話不說的朋友,她的溫柔與理解讓我心中的冰川逐漸恢復成綠洲。我慶幸自己和小雪升入了同一所高中,在小雪的幫助下,我變得越來越開朗,也學會了如何與他人相處,我和我的高中同學關系都非常融洽,那三年的時光才沒有讓我愧對青春的美好。
大學畢業后,在一個同學的幫助下,我參加了一次初中同學的聚會,那時,我已經能坦然面對他們并對他們送去美好的祝福。
美國有部電視劇叫《成長的煩惱》,有了這段經歷,我才能深刻理解這部劇的英文為什么叫 THE PAIN OF GROWTH.
今天當我把這件事以這樣一種方式寫出來時,我沒想到自己竟是這樣平靜。我慶幸自己學習了心理學,我曾經歷的那些創傷都在學習中不斷被治愈。今天的我,再也沒有在那樣的噩夢中被驚醒。
我從先生那里學到了包容,包容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因為只有原諒別人才能真正放過自己。每一次經歷都是人生重要的財富,雖然我曾遭遇校園暴力,但是我感謝這次經歷讓我獲得成長,我感激這種成長讓我獲得了幫助自己和他人的力量。
我也希望那些存在校園欺凌的學校能夠認真反思,好好學點心理學,給受傷害學生和家長一個滿意的答復,讓我們的孩子都能身心健康、快樂無憂的成長。
By 毒舌姐姐
人生思考、婚戀迷茫、職場撕逼、養兒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