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月25日,仗著背后有蘇聯支持的越南派出兩百多名武裝人員,越過中越邊境線,侵占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浦念嶺。
隨后,越南黎筍集團在中越邊境集結了大批部隊,叫囂著“越南人的血流到哪里,哪里就是越南的土地。”照這說法,有本事你流全世界呀。
為了守衛國土尊嚴,鄧小平親自點將,楊得志擔任西線總指揮官,讓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負責東線,還準許許世友推薦自己的副將人選。
許世友第一個便是想到了他的老戰友——小他九歲的開國中將劉昌毅。為了考驗劉昌毅的能力,許世友決定以酒論英雄。幾輪過后,劉昌毅絲毫不醉。許世友便向中央推薦劉昌毅為自己的副總指揮。
當然,喝酒并不是評價劉昌毅的唯一標準。劉昌毅早年作戰風格硬朗,在軍隊中有“猛張飛”之稱。與許世友多年的友誼使得他們在戰場上能更好地配合。
在許世友、楊得志、劉昌毅等一眾戰將的聯合作戰下,對越自衛反擊戰用了28天就結束了。戰爭結局揚我國威,但是戰爭結束后,鄧小平讓出總參謀長一職,提議讓楊得志擔任。
同樣是立了大功的將軍,為何只有楊得志一人高升了呢?本篇文章,帶大家深入了解對越自衛反擊戰,剖析許世友離開軍隊之原因。
幾千年前,越南就是中國的領土。后越南獨立,成為中國的藩屬國。兩國交往一直不斷。越南戰爭爆發期間,中國不僅派去了軍事顧問,還先后給越南提供了價值兩百億美元的物資。
中越友好關系終止于胡志明去世,黎筍上臺。
1978年8月25日,越南派出武裝人員侵占廣西壯族自治區浦念嶺,還在我國領土上修建防御工事,甚至還無故毆打、槍殺華僑。
1978年12月初,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黨中央決定給越南一點顏色看看。但是中蘇邊境的百萬蘇聯軍隊給了中國不小壓力。為此,鄧小平特地于1979年1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就越南問題達成共識。
有美國的牽制,蘇聯想必不敢輕舉妄動,現在可出手教訓越南了。
東線戰場總指揮許世友身經百戰。他參加過川陜革命根據地斗爭、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并于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西線戰場總指揮楊得志實戰經驗豐富。他參加過平型關戰役,在1952年時指揮過著名的上甘嶺戰役。1955年,與許世友一同被授予上將軍銜。
如此作戰經驗豐富的二人被分布于東西兩線指揮,這場戰爭的勝利可謂手到擒來。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報》發布了一篇《是可忍,孰不可忍——來自中越邊境的報告》,向全世界宣布:越南嚴重威脅我國邊境,中國是被迫進行自衛反擊。
就此,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許世友率兵從廣西出發,楊得志率兵從云南出發。
西線第一個目標是紅河。越軍利用紅河作為天塹,設下重兵,修建了第一道防線。邊防部隊趁夜偷偷渡過紅河,但不幸被越軍發現,偷渡立刻改為強渡。紅河兩岸瞬時炮火聲滿天,直到黎明方歇。
成功渡過紅河的西線部隊一鼓作氣拿下了老街和越南幾座城市,迅速向越南南部進軍。黎筍這才意識到中國軍隊的恐怖,急忙調來全蘇聯最新武器裝備的越南王牌軍隊316A師,聲稱可以消滅中國的一個主力師。
但是黎筍沒想到,316A師和中國軍隊在代乃地區一交鋒便輸了頭籌。代乃地區的制高點被我邊防部隊占領后,316A師慌亂了,顧不上制定詳細計劃,就對我軍陣地發起進攻。打無頭蒼蠅最是暢快,316A師最后幾乎全軍覆沒。
東線第一目標是高平。拿下高平必須路過朔江。當年日本人和法國人都沒拿下朔江,越軍很安心。我軍邊防部隊對敵情和地形不熟,一度在朔江上吃了大虧。后又在長排山吃了虧。
許世友臨時轉變政策,搶占制高點,讓東邊吸引敵軍注意,前后夾擊,拿下了長排山。奉命從西側向高平突進的121師被越軍突襲,到了約定時間也沒到達高平。
好在42軍憑借裝甲部隊,為后續部隊打開突破口。高平、同登、坂然三個地區同時被拿下。隨后許世友用了兩天時間攻下了諒山,繼續向南推進。
越南上下一片緊張,就在這時,中國宣布撤軍了。中國愛好和平,此次出兵只是為了教訓越南,并不覬覦他的領土。
這場戰爭讓中央軍委意識到之前軍隊采用的戰術已經落后了,軍隊編制需要改革。鄧小平立刻主動讓賢,辭去解放軍總參謀長一職。中央軍委在楊得志和許世友二人中深感為難,多方考慮后決定:楊得志擔任總參謀長。
究其原因有二一,許世友1905年出生,現在已75歲。幾十年的戰爭讓他一身傷病,應該讓人安心休養。楊得志比許世友小六歲,身體更好。
二,許世友只對打仗感興趣,不喜歡坐在辦公室里當官。
謹以此文向鄧小平致敬,向許世友、楊得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