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脫下校服穿上軍裝從湖北趕赴安徽
退伍大學生請戰歸隊參與抗洪
夏向明在抗洪一線
□楚天都市報記者張裕
7月22日,他遞交請戰書,23日趕往安徽省宣州市,24日走上大堤。連日來,他在抗洪一線每天奮戰近8小時。他是原本已經退伍的夏向明,現在是東湖學院的一名大四學生。
昨日,夏向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年初武漢出現疫情時,全國人民都在馳援湖北,作為湖北人我感受到太多溫暖。下半年洪水來襲,得知安徽受災嚴重,我正好憑借老戰友們接到抗洪搶險任務這個機會,再次申請入列,盡自己的力量回報培養我的部隊,也回報馳援武漢的安徽人民!”
自駕八小時回連隊
28日下午,安徽省宣州市宣州區養賢鄉附近的堤壩上出現管涌險情,夏向明和戰友們一起處置完險情后,回到營地休息已經是晚上近9時。此時,他身上的衣服和鞋子全是泥漿。在堤壩上,他已經連續抗洪搶險5天了。
“我們去的地方機械很難過去,因為全是泥漿,人走路都打滑。”夏向明告訴記者:“每天任務就是裝沙袋、搬沙袋還有堤壩加固,從24日上堤壩到現在,我們累計加固了近2公里的防浪墻,消耗了兩萬余沙袋。”這些沙袋很多是夏向明和戰友們一起肩挑背扛的。因為太累,大家回到營地,隨便找個地方坐下,就能馬上睡著。
22日,得知原服役部隊“刺刀見紅英雄連”在抗洪一線,身在湖北的夏向明立刻寫下了請戰書,交給了自己的老班長牛善志。
23日傍晚,驅車近8個小時后,夏向明回到曾經服役的部隊——“刺刀見紅英雄連”。該連隊正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養賢鄉寶圩村南秋圩抗洪搶險。連隊里等待他的有指導員、連長,還有自己的老班長牛善志。“走得急,就給大家帶了幾筐西瓜,都是自己家里種的。”夏向明向老班長牛善志報到,“這是你明天穿的衣服,你試試大小是否合適。”老班長牛善志的一句話,讓夏向明很感動。指導員張文良告訴記者:“接到他的請戰書,大家都很欣慰。危難時候他主動請戰,這一消息傳到連隊,很鼓舞人心。”
夏向明說:“24日早上5時30分我就醒了,然后就再也睡不著了。”當天上午8時,夏向明跟隨連隊投身到抗洪搶險的一線之中。
連隊不退我不退
“洪水不退連隊不退,連隊不退我不退”,這是夏向明向指導員張文良立下的“軍令狀”。24日上午,夏向明連隊所在的地方,河水水位上漲了6厘米。近一半的圩埂出現漫溢,汛情十分嚴峻。
他告訴記者:“現場到處都是泥漿,漫出來的河水和泥巴混在一起,走起路來一腳下去能淹沒腳踝,抬腳的時候腳下就是一個小坑,稍微不注意就會摔倒。”夏向明回到連隊后,臟活累活總是搶著干。鏟泥土、裝沙袋、加固防浪墻,盡管剛剛回到連隊,但是指導員張文良卻表示:“夏向明雖然已經退伍兩年了,但是在搶險一線,他的表現不輸給任何人。”第一天在堤壩上忙了整整八個小時,夏向明回到臨時駐地時,就連指甲縫里面全是干涸的泥漿。
28日下午,已經奮戰一天的夏向明隨連隊一起回去吃晚飯,然而休息不到兩個小時,堤壩一處民房門前突發滲漏險情。連隊隨營立即出動,再次趕赴現場,又奮戰了近3個小時才控制住險情。夏向明告訴記者:“吃完飯我就休息了,來到這里沒有和家人聯系太多,怕他們擔心。”
連隊指導員張文良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已經退役兩年了,但夏向明依然保持著‘紅軍傳人’那股精神。有時候大家看他連續干了1個多小時,讓他休息他還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