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直男欲看“私密直播”一夜被騙30萬元 武鐵警方斬斷網絡“養魚”“殺魚”犯罪鏈
極目新聞記者 吳昌華 通訊員 馮暢 胡金力
年過三十的岳剛(化名)一直單身,由于工作忙,想在網上結識女友,不料落入網絡“養魚”“殺魚”騙局。那天晚上,一名化身美女的騙子讓他“充值一元觀看私密直播”,讓岳剛一步步跌入陷阱連環被騙,一夜之間損失30萬余元。
武漢鐵路公安處接到報案后展開偵查,順藤摸瓜抓獲這伙騙子,7月16日,向受害人發還19萬元被騙款。辦案民警介紹,經武漢鐵路運輸法院一審判決,團伙成員劉某、陳某、徐某、林某、李某等人分別被判處四年二個月、三年二個月至拘役四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并處罰金1.5萬元至3千元。
“一元充值看私密視頻”被騙1800元
“我當時都不想活了,我一只腳已經跨上了房間內的窗戶,想跳樓,又不想讓那些騙子逍遙法外……”7月16日,受害人岳剛講述了被騙前后的經過,仍感不可思議。
岳剛是武漢人,年過三十,是武漢某公司技術人員,因為工作較忙,一直是單身,住在武漢市武昌區。2020年8月份,他加入了一個名叫“武漢95后00后交友”聊天群,在群里認識了“美女”劉某。
事實上,劉某是一名男子,23歲,河南焦作人,在老家當快遞員,在工作之余喜歡上網聊天。劉某落網后交代,他在網上認識了從事網絡代聊的網友“無名”,“無名”告訴他可以假冒女性身份聊天,騙紅包當零花錢,并將其拉入了一個相關的“漁夫群”,這是是專門尋找受害者的“釣魚群”。于是,劉某用心研究一些小騙術,想成為一名“釣魚者”掙點外快補貼生活。
2020年7月,劉某在網上購買了一名女子的生活照、藝術照,自稱是一名女主播,并化名“小楊”開始在網絡上尋找目標。當年8月,劉某在群內看到岳剛加入群后,故意在群內聊了幾句,隨后兩人單獨互加了QQ、微信,偶爾噓寒問暖,經過網絡聊天方式逐步取得受害人岳剛信任。
“我們聊了這么久了,你想在我的直播室看我的私密視頻嗎?充值一元錢就可以了。”對于“小楊”的要求,岳剛滿口答應。
像岳剛這樣的人,被團伙成員稱為“魚”。
“有'魚’來了!”2020年10月19日20時許,劉某在“漁夫群”里說需要“私密直播”APP的虛假充值鏈接。群主陳某提供了鏈接。
陳某在騙子圈內被稱為“漁夫”,專門為“釣魚者”提供鏈接,并販賣“魚”給上線繼續詐騙。
隨后,劉某將陳某提供的鏈接發給岳剛,謊稱下載注冊后每次掃碼充值1元便能成為會員,岳剛充值兩次“顯示失敗”,但緊接著,兩次收到成功扣款900元的短信,總共被扣款1800元。
岳剛向劉某索要多充值的1799元錢,劉某詢問陳某該怎么辦,陳某說:“成功了,哥們,你讓岳剛加我私聊,我來談'退款’的事,這單提成我全部給你!”
2、3、4號騙子接連登場“殺魚”
岳剛被扣的1800元進了陳某控制的平臺,陳某給劉某轉賬1570元提成,劉某卻對岳剛說:“系統有誤,你找我們的財務人員來談退款的事。”
劉某事后交代,他知道詐騙太多的錢風險大,不敢進一步騙取岳剛的錢財,但陳某已經給了他提成,于是他把自己與岳剛的聊天記錄全部發給陳某,讓陳某去應付岳剛。
此時,岳剛的噩夢才開始。如果把劉某算作1號騙子,緊接著,2、3、4號騙子接連登場。
陳某對岳剛說,他本人只能登記確認,只有客服才能辦理退款,又把與岳剛聊天記錄打包轉給其在另一詐騙聊天群的徐某。
徐某則以“午夜客服”的網名冒充客服,假裝辦理退款,謊稱要退款必須先掃碼付款,證明前期存在“充值失誤”行為,成功誘導岳剛充值Q幣6000元,后在某平臺上轉手賣了4800元,與陳某五五分成。
“有'魚’可以殺,誰想接后續?”面臨岳剛再次索要退款,徐某自覺詐騙手段不高明,在詐騙聊天群發話。此時,住在廣東的團伙林某上場接單。
徐某將先前所有聊天記錄轉給了林某,對岳剛說:“我的權限不夠,只有公司財務人員才能辦理退款?!苯又?,林某假冒財務人員登場。
此時的林某尚未滿18周歲,半年前曾因涉嫌詐騙被上海警方抓獲,當時還處在取保候審狀態,但他的詐騙經驗已經相當老到。
5號騙子下重手榨干受害人
與岳剛接上話之后,林某又以“客服001”的網名假冒客服協助退款,退還了岳剛首次充值的兩筆錢共1800元錢。岳剛要求退還第三次充值的6000元錢,林某則稱退款要先轉款,“轉款肯定不會成功,但公司需要你那張'轉款失敗’的截圖……”
岳剛不知有詐,向其指定賬戶轉賬49998.11元。
林某感覺進一步騙取對方錢財出現困難,又稱只有“財務總監”才有權限退款,詢問他在貴州的“師傅”李某是否能接單,得到肯定答案后,林某將之前的詐騙聊天信息全部發給李某。此后,“財務總監”“總經理”接連找到岳剛。
“你還想要回之前被騙的錢嗎?那你就按照我說的做!”
李某詢問了岳剛的銀行賬戶余額后,說,只要不及時輸入轉賬驗證碼,在幾分鐘后進行轉賬就不會成功,要求其截取“轉賬不成功”的截圖。岳剛盡管將信將疑,但此時的他一心想要回之前被騙的錢,抱有一絲僥幸心理的他,最后不得不照做。
“你怎么又轉了將近5萬元錢到我賬戶了!我要想辦法退給你呀!”
20日凌晨2時許,李某再度故伎重演,誘使岳剛前后向其不同指定賬戶轉款3筆49998元,合計149994元。
此時,最終具有退款權限的“董事長”登場,結果岳剛又被騙走10萬,至此,岳剛當晚被騙達30.5萬余元。
武漢鐵路警方提醒網上交友切勿轉賬
岳剛終于明白自己被騙慘了,深感懊惱,也特別恨這些騙子,一夜未眠。20日一早晨向單位請假,急匆匆來到武漢鐵路公安處刑警一大隊報案。
武漢鐵路警方迅速抽調刑偵、網安、派出所等精干力量成立專案組,同時對受害人岳剛資金轉入提供的5張涉案銀行卡賬戶進行第一時間凍結,由于錯過最佳報案時間,僅凍結了涉案資金3萬余元。同時,對所有打款賬戶卡主信息開始摸排,掌握到其中團伙成員徐某女朋友曾某的銀行卡有匯入過贓款的記錄。
民警迅速趕赴廣東實施抓捕。曾某告訴民警,朋友徐某于2020年10月20日開始,先后通過微信、支付寶、銀行轉賬等方式向其轉款近10萬元,曾某懷疑此錢來路不明,退還了10萬元。
隨后,專案組民警通過大量摸排走訪,同時根據資金流向線索,分赴河南、廣東、貴州等多地,成功將劉某、陳某、林某、李某等4人抓獲。
期間,民警在梳理案件過程中發現,這些詐騙人員在現實生活中基本都不認識,“釣魚者”劉某有固定工作,見到現在網絡詐騙很多,也意欲參與騙些“小錢”;年齡最大的李某25歲,在詐騙圈子內“名氣”很大,最后下手“殺魚”,手法熟練、毒辣,先后4次被公安機關打擊處理;專門在網上養“釣魚者”的陳某年僅18歲,“接后續”的林某差2月才滿18周歲,同居的女朋友不足15歲,林某且在2020年上半年因犯詐騙罪,還處于取保候審狀態。而這些嫌疑人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未成年,且無固定工作,他們的父母基本在外務工,文化程度較低,不少初中即輟學,日常都是出入網吧、賓館、酒店、酒吧等地,缺乏管教,長期在各種聊天軟件群內活動,以“租借”個人銀行卡、網絡騙術謀生。
武漢鐵路公安處刑警支隊刑警一大隊偵查員會同武漢鐵路運輸法院法官、武漢鐵路運輸檢察院檢察官,發還19萬元被詐騙資金
在此,對于電信詐騙,武漢鐵路警方提醒:要提高防范電信詐騙意識,不要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保護好自己的支付密碼,切實做到不輕信、不匯款、不掃陌生碼、不點擊陌生鏈接;遇到情況主動詢問公安機關、主動問銀行工作人員、主動問當事人、主動和家人聯系,以理性行為防范電信詐騙,維護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