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宋末年,在京城汴梁出了個傾國傾城的名妓,她不僅姿色出眾,氣質優雅,而且能歌善舞,頗具大家閨秀之風范。
得知京城出了一個色藝雙絕的名妓后,喜好尋花問柳的宋徽宗變得寢食難安,最后竟然打扮成常人來到妓院,只為了目睹這位絕色佳人的風采。
后來,宋徽宗竟然不顧群臣反對,正式將李師師迎入宮中,冊封為李明妃,直到徽宗將皇位禪讓給欽宗后,李師師才被貶為庶人,逐出皇宮,結束了自己幸福的生活。
2
那么,離開皇宮后,李師師流落到了哪里?關于她的下落之謎,在民間主要有以下四種說法。
其一:李綱主持東京保衛戰時,深明大義的李師師將全部家財捐贈出來,資助宋軍抗擊金兵,然而,李師師的努力是徒勞的,北宋的覆滅并不是一個女人能夠改變的。
靖康之難后,李師師逃出汴京,來到慈云觀中做了女道士,如果這種說法是真的,那么與宋徽宗的其他后妃們相比,她無疑是最幸運的。
3
其二:在金兵攻破汴京之后,李師師不幸被俘,然后隨金兵北上,并嫁給一個身有殘疾的金兵,默默無聞地度過余生。
在清人所著的《續金瓶梅》等書中都有這種說法,但是按照第一種說法,此時的李師師已經逃出汴京,成為女道士,自然也就不可能被金兵俘虜。
其三:汴京淪陷后,李師師輾轉南渡,此時的她已經變得衰老憔悴,全無往日風姿,而且士大夫大多把她當做紅顏禍水,不肯與她交往,最后她成為一個商人的小妾。
4
這種說法在很多野史上都有記載,例如在《青泥蓮花記》記載:“靖康之亂,師師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間,衰老憔悴,無復向時風態。”《宣和遺事》中也曾記載“后流落湖湘間(今湘南一帶),為商人所得”。
其四:進入汴京后,金主垂涎李師師美色,便派降臣張邦昌千方百計尋找,為討金主歡心,張邦昌不惜重金懸賞,最終將李師師找到。
李師師不愿意伺候金主,先是用金簪自刺喉嚨,但是沒有成功,于是又折斷金簪吞下自殺。大多數史學家都對這種說法都表示懷疑,認為這只不過是后人借塑造李師師這一形象諷喻當世。
那么,一代名妓李師師的歸宿究竟如何,這恐怕永遠是一個難解之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