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決定了孩子聰明與否,是先天決定的;而情商的高低則決定了孩子的處事能力和與人交往,是可以后天培養的。
情商低的孩子不自信,不會與人溝通,會影響人際交流和以后事業的發展。以下這6種孩子情商低的表現,作為家長及時糾正和引導孩子還來得及!
01
在外怕生人,就在窩里橫
有些孩子在外面很膽小,甚至不敢一個人去超市買東西,但是在家里就是“皇帝”,家里的人一個都不怕,經常對父母發怒耍狠!這就是的典型的“窩里橫”。
從別的同學那邊受了欺負或者委屈,不敢反抗,就把怨氣撒在對自己疼愛有加的父母身上,或者轉身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把不良情緒發泄到不相關的人身上。
02
只關注自己的感受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備受寵愛和關注,慢慢的就養成了眼里心里只有自己的習慣,只顧自己的感受。
跟別人一起玩的時候,自己想玩什么就要玩什么,別人必須讓路;想要吃的東西就一定要,不管別人是不是也很喜歡。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所有人都得遷就自己。
自私,不理解他人的感受,甚至為了自己傷害別人,這都是孩子低情商的表現。為了一時之快,不懂得為別人考慮,會讓他們失去朋友和別人的歡迎。
03
喜歡聽好話,過分看重別人的評價
有些家長反映,自家孩子就是吃軟不吃硬的“順毛驢”。你要是順著他,說好話,他就聽;但是一批評他就受不了,稍微難聽點就不行。
當他們面對選擇的時候,很難做出正確客觀的判斷,很容易就聽信“說好話”的一方,也很難從自身的立場出發去考慮問題;當別人指出錯誤的時候,他們表面上很生氣,實則內心懷疑自己,看重別人的評價。
家長會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順著孩子去教育,結果就是孩子越來越難以理性地判斷失誤和認識自己!
04
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孩子無理取鬧是最常見的了,很多家長以為是孩子還小不懂事,其實這也是情商低的一種表現。
大寶小時候就這樣,每次去超市我都害怕。因為他看到玩具就走不動道,而且不給他買就躺地上又哭又鬧;在家的時候,也經常一點不如意或者沒有被滿足就打滾哭鬧,怎么哄都不行!
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簡單地說就是不講道理,無理取鬧,這樣的孩子是最不受歡迎的,因為他們往往是規矩的破壞者。
05
喜歡反駁別人,戳別人痛處
孩子也和大人一樣,喜歡被人“擁護”,享受他人的矚目。然而,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用對方法的。
我們小區就有一個孩子別人令人討厭。小伙伴在一起玩,他總要反駁人家,別人說一,他偏要說二,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個性;甚至嘲笑他人的缺點,有孩子說話結巴,就模仿人家,喊他“大結巴”,大家都不愿意跟他一起玩。
這就是自大且不尊重別人的表現,為了彰顯自己不顧別人的感受,長此以往,就會交不到朋友,別人孤立。
06
任性,聽不進別人的建議
表姐的兒子經常跟大寶一起玩,兩個人最喜歡的就是搭積木,比誰搭得高,不過基本上每次都是大寶贏。
有次我好心提醒小家伙,下面的積木要放得多一點,才能穩穩地搭起來。但是他根本聽不進去,理都不理我,一意孤行地按照自己的方法來,結果可想而知,沒搭多高就掉下來了。
據說孩子在學校也這樣,老師指出他的錯誤也不以為然,聽不進別人的任何建議,這類孩子早晚會為自己的固執買單!
低情商的孩子,爸媽應該怎么辦?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認為,孩子的情商其實就是對情緒的控制和處理能力。父母越早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管理情緒的能力越強,情商也就越高。
情緒疏導五步驟,就是丹尼爾提出的關于培養孩子情商的方法,爸爸媽媽們可以試著學一學,試一試!
關注孩子的情緒
孩子遇到事情一般都會表現出來,父母要經常跟孩子交流,關注他的喜怒哀樂
鼓勵孩子表達情緒
不管是難過、憤怒還是快樂,都是一種正常的情緒,爸爸媽媽要允許孩子發泄,而且要經常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
帶同理心聆聽孩子的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不敢表達感受,是害怕父母的批評;而父母批評則是因為對孩子的情緒沒有感同身受,沒有帶著同理心去看待。其實我們認為的小事,在孩子看來可能很重要,爸爸媽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情緒
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有時候難過卻不敢哭出來,都是因為他們不懂情緒是什么。父母要做的就是教孩子正確認識情緒,不用害怕也不用隱藏
幫助孩子用正確心態對待糟糕事
情緒不是只有快樂,當然事情也會有糟糕的時候。但是面對糟糕的事情,我們仍然可以樂觀的面對,這是父母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點。
最近大樹老師新開了一個課程——【跟大樹老師一起讀書】,每天上午10點,準時開課!
如果你還在苦惱找不到合適的學習資料?無法針對性的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每天5分鐘,跟大樹老師一起學會讀書,愛上學習!前500名隨課免費贈送360篇小學英語晨讀經典!
長按下方海報二維碼,即可參與學習,或者后臺直接回復“加群”都可以加入我們!
大樹老師傾情推薦,不要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