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能夠指望誰,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會考慮這個問題。畢竟這是他們正在經歷,或未來都會經歷的,而老人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也無非是這幾種:養老可以指望子女,或者是自己的儲蓄金和養老金,或者去養老院安享晚年。
小區里有一位老太太,遇事很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前陣子對于這個話題,這位老太太說出了很多人不敢說的話,而且都很在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老太太說養老是分階段的,第一個階段是已經退休還能夠有余力幫助子女的階段。這個時候老人往往五六十歲,子女剛大學畢業或者是踏入社會最為困難。所以老人在給自己養老的同時,也會在孩子們最需要的時候幫他們一下。這個階段老人會辛苦一些,但未來的日子會更充實一些。
老人也說:在這個階段,能幫子女一把就要多幫他們一下,但是該抽身的時候也要及時抽身,畢竟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也應該讓自己放松瀟灑一下了,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到了這個階段,老人已經有了一定的年紀,而且子女多半已經能夠在社會上立足了,他們更希望老人在這個時候能夠自己照顧自己。在這個時期,老人最好能依靠自己年輕時攢下的積蓄和養老金,老兩口彼此依靠,互相扶持。
老太太說能晚一點麻煩子女就晚一點,畢竟子女們有自己的小家。所以很多老人們不把養老的希望放在子女身上,更多想依靠自己攢下的養老金,或者依靠另一半,子女們只要能時不時回來看看自己就好了。
老太太坦白地說,他認為真正的養老是從這個階段開始的,也就是老人因為健康的問題,已經臥病在床,需要他人的照顧。在這個階段,養老已經不能夠自己做主了,老人能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態,順其自然,甚至要做好直面生死的準備,交代好身后事。
其實,大部分老人在進入這個階段之后,他們都不想子女太燒錢,因為有些疾病可能花了錢也治不好,他們不想拖累子女,希望能放手就放手吧,不要太盲目的堅持,對于老人本身也是一種解脫。
其實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暫,父母能夠陪我們走的路,最多也只有幾十年。作為子女,我們真的要好好孝順父母,讓他們安享晚年啊。
各位讀者,你們認同這些觀點嗎?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注: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