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骨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癥”,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股骨頭壞死、腰椎間突出、痛風及老年性骨關節炎等都是風濕骨病。這類病人有手伸不直,有腳不能走,想站站不起來,想蹲蹲不下去,嚴重者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造成終身痛苦。
風濕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祖國傳統中醫稱之為“痹癥”,是由于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以筋骨、肌肉、關節發生酸痛、麻木、屈伸不利或關節腫大等主要表現的病癥。《素問:痹論》指出:“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痹也。”《醫宗必讀,痹》對痹證治療做了很好的概括,提出了采用袪風、除濕、散寒、補氣、補血及“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治療方法。據國家衛生部調查統計,每年因風濕、類風濕、骨病,直接或間接死亡人數約達150萬人。因此,治療風濕、類風濕、骨病已全國告急,刻不容緩。了解各自的癥狀就能區別了
痛風癥狀
1.急性關節炎發作一次以上,并在一天內達到高潮;
2.急性關節炎局限于個別關節;
3.整個關節呈暗紅色;
4.第1跖趾或及姆趾關節腫痛;
5.單側跗關節急性發炎;
6.有可疑或證實的痛風結節;
7.高尿酸血癥;
8.非對稱性關節腫脹;
9.發作可自行終止。
具備三條以上并除外繼發性痛風可確診。
而風濕骨痛則一般由骨質增生引起,骨質增生是指椎骨邊緣或關節邊緣、關節面及骨突處骨小梁增多和骨密度增高。因有時其形狀象口唇或象鳥嘴,故叫做唇狀突起或骨贅,也叫骨刺。現代醫學稱為增生性骨關節病。是骨科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
風濕骨痛藥酒的配治方法是什么?
對以風寒濕邪侵襲為主要病機的腰腿痛患者,藥酒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治療手段,下面介紹風濕骨痛藥酒的配制方法:
主料:威靈仙、桑寄生、穿山龍、防己、獨活、茜草、羌活各50克,制馬錢子、麻黃、白糖各10克,50度白酒2.5公斤。
制法:上料置容器中浸泡1個月左右。
用法:每次飲用10~15毫升,每日2~3次,孕婦忌服。
威靈仙白酒治關節炎法
將500克威靈仙切碎與1500毫升白酒一起隔水蒸半小時,去渣取液,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3~4次,可治關節炎。
鵪鶉治全身腫痛法
取1只鵪鶉,去毛及內臟后洗凈,加30克枸杞子、9克杜仲,再加適量水煮湯,食肉飲湯,當日吃完,連用1周,對風濕病引起的全身腫痛有療效。
蔥鹽治關節痛法
關節受寒疼痛時,把蔥搗爛敷在患處,并把炒熱的粗鹽用布包起來,放在蔥上熱敷,可止關節疼痛。
醋治足跟痛法
將100克米醋加溫浸腳,每天浸45分鐘左右,涼了可再次加熱,一般15日后足跟疼痛可逐漸緩解,連續浸1個月療效更佳。
高粱根鴨蛋治膝痛法
取7個高粱根煎湯,去渣取汁,用來煮2只鴨蛋,加少許糖服食,可治膝痛、腳跟痛。
虎杖根白酒治關節炎法
將250克虎杖根洗凈切碎,放入750克白酒內泡半個月,每次15克,每日2次,可治關節炎。
苦竹酒治關節炎法
將150克苦竹放在250克酒中浸泡7日后服用。每次1小杯,每日2次,可治關節炎。
辣椒蘿卜治關節炎法
將10只紅辣椒與1只蘿卜搗爛成糊狀,敷在患處,可治風濕性關節炎。
木耳當歸治坐骨神經痛法
取木耳、當歸各30克,一同研成細末,每次服3克,每日3次,對坐骨神經痛有一定的療效。
生姜面粉白酒治關節痛法
關節疼痛時,可將30克生姜搗爛,加30克面粉、適量白酒,調勻后敷在患處,連用數日,可起到活血散寒、舒筋通絡的作用。
生姜皮治風濕法
每次取曬干的姜皮末半茶匙沖酒飲服,可以緩解風濕病癥狀。
絲瓜絡白酒治關節痛法
將50克絲瓜絡放入500毫升白酒里浸泡7日,去渣服用,每次15毫升,每日2次,對關節疼痛有療效。
腿腳酸痛消除法
①因走路過度而引起雙腳酸痛時,可弓起腳板滾動空酒瓶,疲勞可很快消除。
②將雙腳浸在熱鹽水中,并按摩小腿、腳底,15分鐘后即可使酸痛消除。
方1:治筋骨疼痛方
千年見,伸筋草各10克水煎,日分兩次,兌酒服。
方2:治周身氣串方
五靈脂30克,元胡6克,水三碗,煎兩碗,分早晚兩次服。
方3:治周身疼痛方
元胡、當歸、肉桂各6克研末,分三次服,溫酒或溫開水送服。
方4:治周身疼痛藥酒方
穿山龍(又名爬山虎)64克,白酒500克,浸泡7天,每次服用32克,早晚各服一次,能治風濕病,大骨節病,腰腿疼痛。
方5:坐骨神經疼痛藥酒方
威靈仙根研末、酒調、每服一湯匙,日服兩次,至500克后疼痛基本消除,續服500克即可痊愈。
方6:治關節炎反復疼痛方
可用芝麻葉32克水煎服。
方7:治手足腫痛方
白凡6克,花椒9克,,黃豆30克,煎水洗之。
方8:治手足麻木方
姜60克,蔥120克,醋120克,水煎薰洗數次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