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氣溫連續下降,明顯已經能夠感受到冬天的氣息了。每天早上上學,大寶都被奶奶裹成一個粽子,要是不小心撞到,倒地上都要起不來了!耳朵、鼻子都被捂得嚴嚴實實!
可就算這么小心,大寶還是感冒了……“穿這么多怎么還會感冒呢?”老人家一直念念叨叨,想不通。
其實,孩子穿衣服不是越厚越好。不止是大寶奶奶,還有很多家長給孩子加減衣服也都是憑感覺,存在著很多誤區!
01
這4種表現,預示著孩子需要加衣了
1、后背發涼
生活中,我們經常摸摸孩子的手腳看看他冷不冷,實際上這是錯的。
眾所周知,手腳是離心臟最遠的,孩子的心臟力量相對較弱每次泵血后到達四肢末端的血量很少,就會感覺到手腳冰涼,其實這是正常現象,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
判斷孩子冷不冷,最簡單正確的做法是,將手伸入孩子的后衣領,摸一摸后頸和上背心處,左右橫掃一下。
因為后背是最容易出汗的地方,當孩子真的冷的時候,這個部位溫度就會有所下降,進而決定是否需要加衣服。
2、下意識縮著身體
人感覺到冷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蜷縮身體,結果就是越縮越越覺得冷。如果孩子經常縮著身子,就要考慮是不是要加衣服了。
另外,還有揣兜,縮脖子等都是發冷的表現,爸媽要注意細心觀察,當孩子出現縮成一團取暖的情況,要及時添衣,以防著涼生病。
3、輕度鼻塞
爸爸媽媽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前一晚睡覺著涼了,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會覺得鼻子塞住了,呼吸不順暢,通常這也被認為是感冒的前兆。
實際上,孩子出現鼻塞的癥狀,也就意味著孩子覺得冷了,需要加衣了。因為孩子的機體發育還不完善,無法及時根據溫度來調節,氣溫改變就會鼻塞、打噴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鼻涕已經呈現黃綠色,證明孩子是病毒性感冒,已經不能依靠單純的添衣來解決,應盡快就醫。
4、面無血色
孩子的臉通常都是紅彤彤的,很可愛。如果一下子變得煞白,除了要考慮受到驚嚇的原因,還有可能就是受涼了。
爸爸媽媽可以這樣來判斷,假如孩子面無血色的情況持續的時間較長,短時間內沒有恢復正常臉色,大多就是需要加衣服了。
短時間內恢復的,可以不用擔心;排除受冷的因素之外,還有可能是疾病,這也需要注意。
02
這2種情況下,不要給孩子脫衣服
1、剛運動完,全身出汗
冬天穿著很多衣服,加上孩子大多好動,很容易就會出汗。這種情況下,孩子要求脫衣服,家長一定要阻止。
因為剛運動完,身體正處在發熱的狀態,衣服脫掉之后會加快汗液的蒸發,導致體溫迅速下降,容易著涼生病。
運動結束之后,最好等15分鐘再脫衣,建議在運動前或運動時脫衣服,但運動后要及時將脫下的衣服穿上。
2、剛進入溫暖的室內
從寒風凌冽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身上厚重的衣服就成了“累贅”。孩子們都嚷嚷著要脫衣服,這個時候也是不可以立刻脫的。
剛進入室內,體表會明顯感覺到溫度上升,第一反應就是脫衣服。但其實身體還沒有反應過來,還處在寒冷中,脫衣服只會加劇寒冷。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等到身體緩過勁來,感覺到渾身發熱時再脫。另外,要出門的時候,也要及時穿上衣服,盡量先關掉空調或者暖氣,適應一下“冷”再出門。
03
冬天孩子穿衣服,要注意哪些
1、講究衣服質量
孩子的肌膚比較嬌嫩,體溫變化也比較快。為孩子挑選衣服的時候,所以在冬天為孩子挑選衣服時,盡量選擇柔軟、舒適、保暖和透氣性較好的棉質為佳。
給孩子選衣服要以健康為第一,美觀其次。盡量少穿特殊質地和有刺激性氣味,以及過于花哨、易掉色的衣服。
女孩子的褲子,應選擇圓襠為佳。在沒學會使用拉鏈前,男孩子的褲子最好不要用拉鏈。
2、貼身內衣一定要穿
有媽媽認為,孩子不停地動會出很多汗,如果汗液把內衣弄濕,不如不穿,只要外面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
殊不知柔軟的棉內衣不僅可以吸汗,而且還能讓空氣保留在皮膚周圍,阻斷了體熱丟失,孩子不容易生病。
而不穿貼身內衣的孩子由于體表熱量丟失得多,身上摸上去總是冰涼涼的,尤其是下半身,難怪容易感冒了。
3、襪子要干爽透氣
都知道,百病從腳起,保護孩子的健康,更要從腳開始。
但如果你只是給孩子穿厚襪子和不透氣的鞋子,以為這樣就是給孩子保暖,那么你就大錯特錯了。
如果襪子厚但是不吸汗的話,就會很容易潮濕,大量的水分就會擠掉襪子里的空氣。襪子潮濕,孩子的腳底就會發涼,容易患上感冒。
襪子的材質也要注意,在冬天應選用純羊毛或純棉質地,并對腳部皮膚有養護作用的襪子。
4、出門戴帽子
孩子頭部的血管比較豐富,大約有30%的身體熱量都是由頭部散發的,所以頭部就成為寒氣侵襲孩子的窗口。
如果頭部受涼,孩子身體的熱量就會散發得較快,很容易著涼感冒。
選擇帽子時,一定要選擇保暖、御寒性能好、手感柔軟的帽子。市面上有些帶帽檐和毛邊的帽子,建議不要購買,影響視線也容易刺激皮膚,引起呼吸道疾病。
冬天流感頻發,給孩子加減衣服,家長一定要把好關!多了解科學的方法,避開誤區,才能更好地保證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