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區域發展格局呈現一體化發展趨勢,促進了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推動了經濟增長方式的持續轉變。在我國四大經濟板塊之中,東北地區因其獨特的區位、文化以及生活習慣等鮮明特征,成為區域經濟中的一個重要板塊。
東北地區主要包括遼寧、黑龍江、吉林,當然也有一說包括內蒙古東部地區,不過我們通常所說的東北就是指上述三省。
東北地區總面積約81萬平方公里,共轄4個副省級城市、30個地級市、1個地區、1個自治州,常住人口近1億。2021年我國東北地區累計實現GDP約為5.5萬億元,人均GDP不到6萬元。
黑龍江省位于我國最東部、最北端,也是我國東北地區面積最大的省份,總面積達到47.3萬平方公里,轄12個地級市、1個地區、21個縣級市、46個縣(自治縣)常住人口3185萬。
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與中西部地區人口狀況類似,呈現人口外流的情況,而且更要明顯。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相比,黑龍江常住總人口減少了646萬,對于原本一個人口就不多的省份來說,足足少了六分之一。
2021年黑龍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79.2億元,人均GDP為46716元,總量位居全國第25位,人均第30位。總體來看,黑龍江經濟總量在全國靠后,特別是人均GDP在大陸31個省級行政區劃之中僅高于甘肅,處于倒數第2位。
隨著“十四五”的全面開局,特別是《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的批復,我國東北地區有望迎來發展新機遇。黑龍江作為東北地區的重要“參與者”自然不能缺席,將推動形成以特大城市為引領,大城市、中小城市協同發展的格局。
根據規劃黑龍江5個地級市將晉級,建成7個地級中等城市,2市提前建成,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城市入圍吧。
哈爾濱
根據黑龍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未來5-15年將支持雞西、鶴崗、伊春、黑河、七臺河、雙鴨山、綏化等7個地級市建設成為中等城市(城區人口50萬—100萬)。從城區人口來看,鶴崗、雞西的市區人口已經達到50萬以上,提前建成中等城市。不過從國家對城區人口的標準上看,這2個城市還需要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完善城市配套基礎設施,強化城市的競爭力。
雞西
從城市人口腹地上看,綏化市常住人口376萬、雞西150萬、黑河129萬、雙鴨山121萬,也是4個常住人口超過100萬的地級市(僅指支持建設中等城市的7個地級市)。
與此同時,還有鶴崗、伊春、七臺河3個地級市人口沒有超過100萬,與中西部其他省份相比,這3個城市人口只能相當于一個縣的水平。
因此,未來黑河、鶴崗、伊春、七臺河等地級市要不斷提升人口的吸引力,否則像七臺河這種不到70萬人口的地級市很難建成中等城市。
鶴崗
從經濟上看,除了哈爾濱、大慶、綏化、齊齊哈爾等4個地級市GD超過千億元,其他9個地區均不到千億元。其中,雞西市603.7億元、黑河市637.1億元、雙鴨山516億元、鶴崗354.2億元、伊春318.7億元、七臺河231.4億元。
總體來看,上述7個準備建設中等城市的地級市總體經濟規模都不是很大,人均GDP都在5萬元以下,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與我國區域發展格局及發展趨勢不相適應。不過隨著“十四五”的全面開啟,黑龍江經濟社會有望發生新變化。
一是重點支持哈爾濱建設現代化都市圈,推動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協同發展,其中綏化市將與哈爾濱、大慶一體化發展,也就是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形成1小時通勤圈。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未來綏化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是全省重點開發的范圍,并與哈爾濱、大慶一起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二是培育壯大以佳木斯為中心的東部城市組團,按照城市定位來看,佳木斯將會成為東部樞紐城市,雙鴨山、七臺河、雞西、鶴崗“四大煤城”為節點城市。東部城市組團重點打造以石墨為主導的產業集群,并將成為繼哈爾濱現代化都市圈之后,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也就是說,今后佳木斯、雙鴨山、雞西、七臺河、鶴崗5個城市將實現捆綁式組團發展。
三是K形點軸集聚開放的網格化格局,重點打造哈大齊牡綏(綏芬河)、哈佳同撫、哈綏北黑三條開發開放軸線,形成K字形發展格局。其中伊春將與其他節點城市一起成為人口經濟集聚點,共同參與全省開發開放大格局的建設。可以看出,雖然伊春整體定位相對其他幾個城市低一點,但未來也將是重要地區性中心城市,發展前景也是十分美好。
此外,除了打造7個地級中等城市之外,黑龍江還重點打造5個中心城市:
1個特大城市(城區人口500萬—1000萬):哈爾濱;
4個大城市(城區人口100萬—500萬):大慶、佳木斯、齊齊哈爾、牡丹江。
期待黑龍江再次振興,重返我國發達省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