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詩意(微信號:hongchenshiyi)——讀美文,賞美景,聽雅音,于滾滾紅塵中覓一方凈土,與天下君子雅客一起詩意地棲居!
文/張暉
元稹是一個常常做夢的人,而且喜歡談論自己的夢。元和九年(814年)他夢見與友人白居易等一起在長安曲江邊上游玩,為此,他寫了《梁州夢》一詩和《感夢記》一文。晚唐的孟棨通過元稹的夢看到了友誼的珍貴:“千里神交,合若符契,友朋之道,不期至歟!”從此元稹的這個夢廣為人知。
除白居易之外,元稹還夢見過李紳,這讓他整夜心情愉悅。他也曾夢見過剛剛去世的宰相裴垍,感念他對自己的提攜之恩。但讓元稹頻繁入夢并訴諸于詩的是他妻子韋叢的離世。
韋叢是當時朝廷顯貴韋夏卿的小女兒,下嫁元稹的時候剛剛二十歲。元稹費盡心思,才獲得這門婚姻,所以十分珍惜。不過元稹只是一名小官,家里比較貧困韋叢和他結婚后,吃了不少苦。難能可貴的是,出身豪門的韋叢:非常賢惠,面對貧苦的生活坦然處之,對于元稹也從無半分怨言。元稹對她十分感激,兩個人的感情非常和睦。
貧窮的生活和多次生育,極大地影響了韋叢的身體健康。在元稹三十一歲的時候,年僅二十七歲的韋叢去世了。悲慟之下,元稹開始有白頭發。他邀請大文人韓愈為妻子撰寫了墓志銘,自己則寫下了感人至極的詩歌《遣悲懷》三首,最出名的是其中的第二首詩里面說:“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曾經共同經歷貧賤與困難的夫妻,他們互相之間的相知與依賴必然較深,所以一旦永訣,便特別地悲傷。“貧賤夫妻百事哀”遂成為中國文學中對家庭生活最有概括力的名言之一。
連同《遭悲懷》在內,元稹的悼亡詩共有二十八題,其中直接描述夢境的詩就有四題六首。下面這首《夢井》詩在這批悼亡詩中并不出名,也未曾得到批評家的重視,卻是內容和藝術均佳的好詩。
夢上高高原,原上有深井。
登高意枯渴,愿見深泉冷。
徘徊繞井顧,自照泉中影。
沉浮落井瓶,井上無懸綆。
念此瓶欲沉,荒忙為求請。
遍入原上村,村空犬仍猛。
還來繞井哭,哭聲通復哽。
哽咽夢忽驚,覺來房舍靜。
燈焰碧朧朧,淚光凝炯炯。
鐘聲夜方半,坐臥心難整。
忽憶咸陽原,荒田萬馀頻。
土厚壙亦深,埋魂在深埂。
埂深安可越?魂通有時逞。
今宵泉下人,化作瓶相警。
感此涕汍瀾,汍瀾涕沾領。
所傷覺夢間,便隔死生境。
豈無同穴期,生期諒綿永。
又恐前后魂,安能兩知省?
尋環意無極,坐見天將昞。
吟此《夢井》詩,春朝好光景。
全詩大體分為兩個部分。從開頭至“坐臥心難整”為第一部分,寫夢中的情形;第二部分從“忽憶咸陽原”到詩末為止,寫作者夢醒之后的無限感慨。
“夢上高高原,原上有深井”二句,開篇點題,徑直說明此詩為何名喚《夢井》,并奠定了全詩的一個意象基礎:它寫的是“高高原”,而不僅僅是“高原”;寫的是“深井”,而非一般的井。既高且深,給人一種幽邃的感覺。接著作者便說自己登上這“高高原”,覺得枯渴??菘室膊皇且话愕目诳?,而是一種緣于心靈的極度干渴?!芭腔怖@井顧,自照泉中影。沉浮落井瓶,井上無懸綆。”寫自己徘徊于井旁,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瓶用來汲水卻一不小心將之掉入井中,瓶在井中上下沉浮,而井旁的轆轤上卻沒有井繩將瓶撈起。詩人急了“念此瓶欲沉,荒忙為求請。”可是高原上四顧茫茫,又能求助于誰呢?“遍太原上村,村空犬仍猛。還來繞井哭,哭聲通復哽?!眽舻竭@里,已進入高潮。詩人欲求無人,而身邊還有惡狗向他狂吠,束手無策,百般無奈之馀,只能回到井邊流淚。詩人因夢中之哽咽而驚醒,醒來四周闃然,孤冷凄清,唯有床前“燈焰碧朧朧”,照見自己“淚光凝炯炯”。聽著三更的鐘聲,詩人心亂思繁,坐臥不寧。
“今宵泉下人,化作瓶相警?!焙魬衔?,亦是點睛之筆。正是這一句,我們才明白了此詩的奧妙。上文所說“枯渴”是緣于心靈的極度干渴,亦由此句而來,詩人自己透露,“瓶”是她妻子的化身。他要用瓶來級水解渴;而妻子雖不能解除他的口渴,卻能慰藉他心中的思念,澆溉他干枯的心田,“感此涕汍瀾,汍瀾涕沾領。所傷覺夢間,便覺死生境?!睔鳛懯茄蹨I縱橫的樣子,作者想到亡妻“化作瓶相警”,百感交集,禁不住傷泣。
他痛心于僅僅在這一夢一醒之間,便已感受到了生死的區別,妻子已經亡故的事實向他重重逼來,作者忍不住長嘆一聲:“豈無同穴期,生期涼綿永。又恐前后魂,安能兩知省。”我們夫妻當然有同穴的日子,可就算有朝一日棲身一處,我們的心靈還能溝通嗎?這種痛苦,較之《遣悲懷三首》(其三)中所云:“同穴有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更深一層?!皩きh意無極,坐見天將昞?!弊髡呷f般思緒,只能坐看天亮?!耙鞔恕秹艟吩?,春朝好光景?!焙魬婎},又一筆蕩開,用窗外無邊春色收尾,更反襯心緒之黯淡寥落。
我國的悼亡詩,從《詩·邶風·綠衣》“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憂兮”開始,大多都是睹物思人型的,結構、意象比較簡單,如潘岳《悼亡詩》、沈約《悼亡詩》、陰鏗《和樊晉陵傷姜詩》、薛德音《悼亡詩》等。這種情況在元稹自己的悼亡詩中也大量存在著。睹舊物而思故人,實在是一種最普遍的情感。然而《夢井》詩卻跳出了這個窠臼,不寫具體生活細節,純用象征來表達感情。這種寫法在當時應該是比較新穎別致的。
在精神分析學特別發達的今日,詩中提到的“登高”、“深井”、“銀瓶”、“干渴”諸多意象恰恰暗合了弗洛伊德對夢的解析,但如此解讀不知是否會破壞中國詩的美與感傷呢?
節選自《無聲無光集》/張暉/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2
附:
綠衣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遣悲懷三首
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其二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其三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來源:鳳凰讀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5-10元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