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疾病往往發生的非常突然,轉眼間即可能奪走寶貴的生命。肥胖、生活壓力大、飲食過油、過量飲酒、缺乏運動與慢性疾病都是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建議應及早改善,以免釀成遺憾。
冠心病起因于大量脂肪、膽固醇累積在血管壁上,導致血管狹窄而致,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
1. 慢性疾病: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都可能會提高心臟疾病的發生率。
2. 肥胖:肥胖會提升心臟病的發生率,根據規范,BMI≥24即為過重、BMI≥27即為肥胖,若男性腰圍大于90公分、女性腰圍大于80公分者也屬于高危險群之一,建議應維持正常體重,以降低心臟病風險。
3. 過量煙酒:會使血管閉塞、降低血氧循環,研究證實,吸煙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是未吸煙者的2至4倍。而過量飲酒恐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建議每日酒精攝取量男性不超過30克、女性不超過15克為佳。
4. 缺乏運動:規律運動可幫助減脂、維持正常體重、降低血壓、血脂等三高問題,反之,缺乏運動就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
5. 壓力大:近年常聽到的過勞死,經常是因為平日工作壓力大,造成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惡化而不自知,進而促使心血管疾病惡化所致。
6. 年齡與性別:老年人面臨血管自然老化、彈性疲乏,因此也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此外,以臨床統計上來看,男性心臟疾病的發生率高于女性,宜多加留意。
7. 心臟疾病或家族遺傳:研究指出,有臟家族病史者,其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是一般人的2至12倍之多。
雖然年齡、性別、遺傳等是無可改變,但若能積極從飲食、運動等面著手改善,仍可望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資訊,可以添加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上海遠大心胸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