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呢?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他的學生柏拉圖說:教育非它,乃心靈轉換。歸根結底,教育是影響兒童精神成長、溫暖兒童心靈、點亮人生的事業。教育就是要用全部的心靈讓兒童溫暖地成長,讓兒童內心充滿陽光,一輩子自信地走在生命之途。
我們期待每一位教師擁有這樣的情懷:做一個內心溫暖而精神富足的人,用智慧啟迪智慧,用激情點燃激情,用愛心澆灌愛心,用溫暖傳遞溫暖,用精神影響精神。這不只是一種教育的理念,更是一種美好生活的信條、一種“善好社會”的信念。這樣,我們也不只是在推行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且是在推行一種美好生活的信條、一種“善好社會”的信念。
1926年,陶行知先生在《中國鄉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提出:“鄉村學校是今日中國改造鄉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他耐人尋味地說:“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為人所化,教育總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社會是個人結合所成的,改造了個人便改造了社會,改造了社會便也改造了個人。尋常人以為辦學是一事,改造社會又是一事,他們說辦學已經夠忙了,還有余力去改造社會嗎?他們不知道學校辦的得法便是改造社會,沒有工夫改造社會便是沒有工夫辦學,辦學和改造社會是一件事,不是兩件事。改造社會而不從辦學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內心;不能改造人的內心,便不是徹骨的改造社會。反過來說,辦學而不包含社會改造的使命,便是沒有目的,沒有意義,沒有生氣。所以教育就是社會改造,教師就是社會改造的領導者。在教師的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211頁)陶行知先生的這些話,意味深刻,讓人深思:教育即社會改造,學校是社會改造最直接的場所,教師是社會改造最直接的力量。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用自己的心靈去溫暖兒童的心靈,用自己的精神去感染這個社會、影響這個社會。如此,教師就是這個社會最有機會給兒童溫暖生活的“領導者”了;如此,這個社會才有可能變得溫暖、變得“宜居”了;如此,“善好社會”的理想才會真正貼近我們的內心,浸潤我們的靈魂了。
其實,每一個人都追求“溫暖生活”,每一個人都向往“善好社會”。什么是“溫暖生活”,什么是“善好社會”?我們可以將其定義為有愛、善良而內心寧靜的生活,是發自內心地把每一個人都當人,充滿尊重、理解、賞識、信任和溫馨的生活,是沒有欺騙、沒有防范、沒有惡毒、沒有齷齪的社會,是干凈、純粹、真實、寬容的社會。
溫暖教育之倡導者高林校長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孩子讀小學三年級,成績很差。老師很無奈,找到家長,要求其到醫院給孩子開一個“弱智”證明,以此證明孩子學習不好與老師無關。高校長聽后非常吃驚。于是問他,孩子是不是真的弱智?答曰:一點也不弱智,只是調皮,不愿讀書,貪玩。這位憨厚的家長居然答應了老師的要求,給孩子開了“弱智”證明……
我不敢去想,我不知道這個“弱智”標簽對孩子的未來意味著什么!要知道,一個人總是會按照某種“暗示”成長的,這種“暗示”還可能伴隨其終生。
其實,教育不是“選擇”,而是“栽培”;教育不是“損益”,而是“成全”。教育應該是一個洋溢溫暖、注足溫馨、充滿溫情的過程。讓每一個兒童成人,讓眾多孩子成才;讓每一個兒童合格,讓更多孩子優秀;讓每一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才是“暖教育”的姿態。
有這樣一則寓言值得我們分享: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能讓行人把大衣脫掉。北風想:這次我一定能贏。于是,北風施展威風,只見北風怒號,氣溫驟下。行人把大衣裹得緊緊的以抵御北風的侵襲,任憑北風怎么吹,行人只把大衣越裹越緊。北風終于敗下陣來。而南風則不同,它徐徐地吹,暖暖地吹,行人覺得溫暖,于是解開衣扣,脫掉大衣來享受這和煦的春風。
南風與北風都想讓行人脫掉大衣,采取的方法不同而收到的效果也很不同。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親切的語言、耐心的態度、真誠的關懷遠比責罵與懲罰要好得多。這就是“暖教育”的魅力。
教育是溫暖人心的事業。溫暖似火,融化堅冰;溫暖似水,潤澤萬物;溫暖似光,驅散黑暗。教育是飽含激情的書寫。凡稱得上教育的東西,絕對不能缺少溫度,不能缺少人性需要的精神溫度,不能缺少讓孩子心靈富足的精神溫度。請各位相信,“大拇指”永遠比“食指”更貼近兒童的心靈世界。
說白了,教育是一門溫暖的功課。溫暖自己,溫暖兒童。它就像小火煨湯:精心熬制,慢慢燉煮……最后,那種特有的香氣就會彌漫在你的生命周遭、貫穿你的生命全程。一名有理想的教師,應該是有溫度的教師,應該具有強烈的愿景、溫暖的情懷。做一個溫暖心靈、點亮人生的教師,才是最幸福的。
請相信,教育就是用溫情去感應兒童的存在,就是用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去感染兒童的心靈,就是讓兒童內心灑滿陽光的社會活動。教育有時就像品一杯香茗,入口清淡卻回味悠長,浮躁的心田會因此寧靜如絲,冰冷的世界會因此溫暖如春。因為純粹,教育是真誠的;因為享受,教育是幸福的;因為用心,教育是智慧的;因為大愛在心,教育是溫暖的。
養魚貴在養水,養花貴在養土,而教育則貴在溫暖人心。懷揣著對教育的崇敬和真情,做一個內心溫暖而精神富足的人吧,帶著陽光行走,溫暖別人,快樂自己!(來源:楓葉教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