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疾病是人類的常見病、多發病,素有“十人九痔”之說,但由于部位特殊,大多數人諱疾忌醫,當肛門發出危險信號時,疏忽大意,常以為是痔瘡犯了,豈不知在痔瘡的掩蓋下,還有好多疾病,如果自己濫用藥物治療,延誤了診治就悔之晚矣。本期“名醫熱線”沈陽市肛腸醫院季成春醫生將肛門發出的危險信號分析如下,看看是不是真的痔瘡犯了,還是其他疾病在搗鬼。
危險信號一:便血
便血輕者為便紙染血或滴血,重者噴射而出,幾日后常可自行或用藥后緩解,但每因便秘、飲酒、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而發,長期出血可導致貧血,嚴重影響身體健康。間斷無痛便帶鮮血是痔瘡便血的典型特點,但也有可能是直腸息肉所引起。直腸息肉常是直腸癌的前身,一旦發現應盡早切除。另外需注意其他可能更危險的便血情況,千萬不要誤以為是痔瘡。如便帶鮮血伴劇烈疼痛,便后稍有緩解但又加劇,可持續數小時,這可能就是肛裂在作怪了,嚴重時影響正常生活。如持續或反復發作腹瀉,為黏液血便,血色不新鮮,伴腹痛或發燒、消瘦、乏力等全身癥狀就有可能患了潰瘍性結腸炎,時間長可導致嚴重營養不良。如便帶鮮血或暗紅色血,且伴有大便形狀改變,便條細或有溝槽,或伴有便意頻繁,每日便數次至數十次,但每次便量極少或只有少量血液及黏液,那可能就是直腸癌了。
危險信號二:疼痛
肛門疼痛多種多樣,好像沒有出血那么可怕,但疼起來也要命。一種情況是前面提到的肛裂,疼痛具有周期性特點,便時疼痛,便后稍緩解,后又加劇,多由大便干燥引發,反過來又因為疼痛不敢排便,使大便干燥加重,形成惡性循環。另一種情況可能是血栓性或炎性外痔或內痔脫出嵌頓不能還納引發,與肛裂不同是突然發作,疼痛明顯,持續性脹痛或刺痛,伴有肛緣隆起的腫塊。最后一種最容易被誤診的就是肛周膿腫,表淺的伴有肛緣部位紅腫,有時被誤認為是火癤子或痔瘡,幾天后可能破潰流膿,常形成肛瘺,久不愈合。深部的肛周膿腫疼痛不明顯或僅有墜脹不適,常伴有不同程度發熱,有時自認為是感冒,濫用感冒藥治療,結果貽誤病情。
危險信號三:流膿水或膿血
如果肛門不時流膿水或膿血,可要注意了,可能是肛瘺,有些肛瘺沒有明顯的膿腫階段,即沒有明顯的疼痛。有時可觸及肛周有小癤子,反復破潰出頭,這時千萬不要大意,如果是肛瘺反復發作,瘺道就會越來越復雜而增加治療難度,使手術創傷加大,術后恢復時間延長。
危險信號四:肛周瘙癢
上述肛門疾病反復發作,經久不愈,肛門周圍皮膚常被各種分泌物所浸漬,就可能引起肛周濕疹,瘙癢難耐,如病因不除,實難治愈。如果是肛周瘙癢以夜間為主,那就要懷疑是不是得了蟯蟲病了,蟯蟲是一種腸道寄生蟲,白色線狀,最長不超過1.5厘米,雌蟲夜間爬出肛門產卵,引起奇癢。
季成春醫生提醒,這些危險信號說明身體已經出了問題,千萬要引起重視。如果以前確實患有痔瘡,其他疾病常可在痔瘡的掩護下偷偷發展,所以最好到專科醫院進行全面檢查,以免貽誤病情,造成嚴重后果。
本報主任記者 葉青 胡曉震
名醫小傳
季成春,沈陽市肛腸醫院主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理事。從事肛腸疾病診治和研究10余年,發表國家級、省級學術論文10余篇。擅長肛腸科常見良性疾病及疑難病的診斷和微創無痛治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