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鷗 《 國際金融報 》( 2014年01月27日 第 31 版)
在過去的2013年中,珠寶市場上所有藍色的寶石猶如跳躍的精靈,一路利好。藍寶石、坦桑石、帕拉依巴、青金石、天河石、海紋石等一切藍色的寶石因其美麗的色彩、傳奇的故事,以及各種經濟因素不斷走高,成為珠寶市場逆勢飛揚的一道絢麗風景線。2014年,全球經濟將出現溫和性增長,一直看空的“末日博士”魯比尼曾說:“由于過去5年西方去杠桿化完成、財政拖累減輕、貨幣政策相對寬松、尾部風險降低等原因,2014年雖然經濟增速依然緩慢,但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都將會持續增長。”
作為軟性需求,珠寶一直處于“百業興之后興,百業廢之前廢”的狀態。但是珠寶卻是危機時期最能夠體現財富價值的物品。喜歡看小說的人,對這樣一個情節絕對不陌生,危難一來,權貴富豪們第一件事就是收拾細軟,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而在新的增長周期里,這些美麗的“藍精靈”又會跳出怎樣的精彩旋律呢?
皇室徽徵:藍寶石
作為國際公認的五大珍寶之一,藍寶石具有很好的保值增值功能。藍寶石一直是歐洲王室乃至東南亞王室的寵兒,隨著凱特王妃的大婚,戴安娜王妃的訂婚藍寶石戒指再一次現世。全球相似款藍寶石大賣,曾有人笑稱:“英國王室好事連連,最受益的莫過于藍寶商,這么高端的代言人,這么浪漫的故事,簡直是最完美的廣告。”
藍寶石已有3000年歷史。古代波斯人相信,地球就坐在一塊顏色靚麗的巨大藍寶石上面,天空像一面鏡子,把藍寶石的顏色浮現出來。古希臘與古羅馬的國王與王后認為藍寶石能夠保佑它們不受傷害與妒忌。古印度人和古埃及人,則認為藍寶石是“靈魂之石”,象征著純潔、誠實與道德。而在中國、日本等其他亞洲國家,藍寶石一直作為財富的象征。21世紀,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均在佳士得拍賣中斬獲世界最大的藍寶石,作為家族收藏。
在中國,藍寶石經歷了兩個漲勢明顯走強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3年左右,第二個階段是2010年后至今。在第一個階段中,藍寶石逐步被
人們所認識,但市場價格混亂、良莠不齊,因此藍寶石的收藏價值并未得到體現。第二個發展階段,藍寶石標準已經建立,產地分類明晰,價格也逐步透明,藍寶石成為繼鉆石之后的又一大珠寶市場。
如何投資藍寶石才能獲得良好的收益呢?第一,看產地,以印度克什米爾的“矢車菊”藍寶石為最,然而迄今市面少見;斯里蘭卡和緬甸的皇家藍、星光藍寶次之。2013年,斯里蘭卡藍寶石逆市上揚,其產銷量超過2012年近一倍。第二,看顏色,無論是通透性藍寶石還是含有包裹體的星光藍寶石,均要看色相、明度、飽和度和均勻度。顏色要均勻,藍寶石大多有平直色帶,所以挑選時盡量挑色帶不明顯的藍寶石,或色帶不在中心的藍寶石。藍色藍寶石分為純藍、紫藍、乳藍、黑藍、綠藍等藍色,其中尤以沒有綠色調的純藍色為最佳。第三,看透明度,雜質越少越通透越好;第四,看大小,2克拉之上才具有保值價值,5克拉以上有很好的增值空間。
市面上的藍寶石“十石九燒”,就是10顆藍寶石之中有9顆藍寶石都經過加熱處理,使其雜質更少,顏色變得更加漂亮。那么這些燒過的藍寶石有沒有收藏價值呢?回答是肯定的,雖然價值不及天然藍寶石,但“燒”過的大克拉藍寶石依然具有收藏價值。第一,它沒有被破壞結構,依然具有寶石特性;第二,并不是所有的藍寶石都可以經過加熱處理變得美麗,每顆進行加熱優化的藍寶石必然也是天生麗質;第三,藍寶石在加熱過程中耗損也比較大。
美國寵兒:坦桑石
現在的彩寶市場中,我們常常會遇見一種類似克什米爾“矢車菊”藍寶石一樣的寶石,如寶藍色墨水一般的顏色中透著濃濃的紫色味道。這便是目前半寶市場的新寵——坦桑石。神秘的藍紫色塑造了20世紀珠寶史上最大的奇跡,自1967年在坦桑尼亞被發現,1969年榮登蒂芙尼首推主石。其后40年風靡全世界,躋身高端珠寶之列,榮獲“20世紀最美麗的石頭”贊譽。
坦桑石屬于寶石級的黝簾石,它只有一處產地——位于東非坦桑尼亞的乞力馬扎羅山山腳。雖然它硬度只有6.5至7,遠遠低于藍寶石(硬度為9),但顏色濃郁、火彩絢麗,價格較之低廉,迅速獲得了美國女性的熱愛。坦桑石具有多色性,不僅有絢麗的藍紫色,還有紫紅色、紫色、黃色、綠色、無色等,市面以藍色為尊。
雖然坦桑石因硬度以及發現晚等原因未躋身珍寶之列屬于半寶,但其稀有程度是鉆石的1000倍。該產地地理環境獨特,專家認為在世界其他地方發現坦桑石的幾率小于百萬分之一,因此坦桑石的供應有限。
在2008年之前,80%的坦桑石都銷往美國,每年營銷額達3億多美元。隨著美國經濟危機的爆發,坦桑石的市場也逐步向新興經濟體轉移。與2010年相比,2013年坦桑石的價格在坦桑尼亞國內漲了三倍。頂級和A 級坦桑石的市場價為每克拉300美元以上,B級在150美元左右,C級一般也要數10至100美元,特殊制作精致的品種價格不在此限。
碧璽之王:帕拉伊巴
相傳,誰能夠找到彩虹的落腳點,誰就能獲得一生的財富與幸福。1500年,一支葡萄牙的勘探隊在巴西發現了一種寶石,閃耀著七彩光芒,猶如彩虹墜落凡間。這種顏色絢麗、材質通透的寶石就是碧璽,原礦名為:電氣石。五光十色的碧璽家族在清代走入了中國宮廷,深受慈禧太后的喜愛。而在碧璽家族之中,最為耀眼的莫過于巴西的帕拉伊巴,因寶石含有大量的銅,切割之后艷光四射,猶如湖水般寧靜的藍綠色,深入靈魂深處,滌蕩凈人世凡塵之中所有塵埃。也正是這樣一份清澈潔凈的美麗,讓帕拉伊巴在碧璽家族中后來居上,僅僅出世不足30年,就登上了“碧璽之王”的寶座。
每一個熱愛帕拉伊巴碧璽的人都不應該忘記帕拉伊巴之父Heitor Dimas Barbosa。這位傳奇的珠寶商認為巴西的土地上一定還有一種沒有被人發現的寶石。1981年,他帶著助手來到了巴西的帕拉伊巴省,在廢棄的碧璽礦洞中尋找自己的夢想,經過5年的努力,病魔纏身的他不得不放棄采掘,但受他影響,一些人前赴后繼來到了帕拉伊巴。1989年,在帕拉伊巴,一種異常明亮的晶體被勘探者發現了——重10.5克、銅和錳含量極高、明艷湖水藍碧璽,被命名為“帕拉伊巴碧璽”。在第二年的圖森寶石展上,帕拉伊巴碧璽首次亮相,在短短4天內價格飆升了近10倍。這種碧璽挖掘不易,晶體很小,開采風險極高,導致價位一直居高不下,高昂的市價引得越來越多的勘探者前往帕拉伊巴山丘掘寶,幾年后,礦坑已經被挖干凈了,再無帕拉伊巴碧璽產出。
直到2001年,尼日利亞市場再次出現了那一抹沁人心脾的藍色,顏色接近巴西帕拉伊巴碧璽,然而電光微弱一些。經寶石鑒定師和地質分析師認為,在大陸分離前,尼日利亞與巴西是毗鄰的,很有可能屬于同一種地質構造環境,故而產出的碧璽也十分相近。到2005 年,尼日利亞所產的帕拉伊巴碧璽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同年,非洲南部國家莫桑比克的礦區也發現了含銅碧璽的蹤跡。2007年,寶石界最具名望的寶石鑒定實驗室LMHC認定從莫桑比克及尼日利亞開采出來含銅的碧璽,均為帕拉伊巴。
迄今為止,帕拉伊巴出產量仍極小,每月不過幾十上百克拉,僅是鉆石產量的千分之一。現在頂級藍色或藍綠色的帕拉伊巴碧璽,每克拉價值在20000美元之上。
佛家之寶:青金石
青金石本是一個小眾化市場,早年隸屬古玩領域,而非珠寶。作為佛教七寶之一主要用于雕刻佛教造像、佛教用品,制成珠子串佛珠。而近兩年隨著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密宗文化的盛行,青金石變成了大眾消費飾品。
早在6000年前,青金石就被中亞國家所使用。古羅馬時期,西方將青金石作為治療抑郁癥的藥物被廣泛使用。在西方,藍色為貴族的象征,佩戴青金被認為富貴高雅,青金有避邪轉運的作用。我國西漢時期便有記載,以“蘭赤”、“金螭”、“點黛”等為名。尤受明清兩代皇帝喜愛,故宮博物院青金雕刻達百余件以上。
從2011年到2013年,兩年間青金石上漲3倍。在中國,青金石礦脈少,產量小,而每年所產青金石能夠達到寶石級別的僅有兩成。因此,顏色濃郁,少金或白棉等雜質,質地緊密的青金石非常值得收藏。
那么怎樣才能選到可收藏的青金石呢?一是色,即顏色,青金玉一般呈藍色,其顏色是由所含青金石礦物含量的多少所決定的,以藍色調濃艷、純正、均勻為最佳。二是質,即質地,青金玉的質地應致密、細膩,沒有裂紋,黃鐵礦分布均勻似閃閃星光為上品。黃鐵礦局部成片分布,則將影響到青金石玉石的質地,同時裂紋越明顯質量等級也越低。三是體,就是體積,即指青金玉石塊體積的大小。在同等質量條件下,青金玉石塊體積越大其價值也就越高。
琥珀貴族:多米尼加藍珀
琥珀既是佛家七寶之一,又是最古老的有機寶石。琥珀家族中出名最早的當屬波羅的海蜜蠟,而如今最被熱捧的則是多米尼加藍珀。三年前,我陪朋友選購多米尼加的藍珀手串時,價格不足200元一克,2013年批發市場的價格已經超過450元一克了,頂級藍珀在終端市場超過萬元一克。
藍珀的惟一產地是多米尼加共和國。它來自于3000萬年前的豆科類植物樹脂,其特殊的藍色成因眾說紛紜,被科學界廣為認可的說法是因火山熔巖流過地表的高溫造成地層中琥珀受熱產生的質變。藍珀原本是地層中普通的琥珀,因數千萬年前多米尼加火山爆發的高溫,使地層中掩埋的琥珀發生熱解,而熱解過程中產生的熒光物質——多環芳香分子融入到琥珀之中,這便是藍珀神秘色彩的形成核心。
藍珀的體色為淡黃色,對著光的表面呈藍色,這種藍色在太陽光或明亮的白光下更為明顯,而且藍色會隨著光的照射角度的變化而靈活游動。藍珀的等級是依據顏色和雜質的多少來評定的,雜質越少,藍色的色度越趨向天藍的為最佳,雜質越少越好。
最古老玉石:綠松石
綠松石一直被看作珠寶的配角,鮮少有人注意。然而,它卻曾是古今中外最古老的玉石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被人類所應用。中國仰韶文化中發掘出兩只綠松石魚形掛墜,在古埃及法老王后的墓葬中發現了4只綠松石包金手鐲。
因綠松石產地眾多,硬度分級跨度較大,質地不一,加工市場混亂,因此市場在前幾年一直處于不冷不熱的狀態。2000年首飾級綠松石不過幾毛錢一克,2007年也不過是幾元一克。到了2008年之后,綠松石一路小跑前進,每年翻一番,目前一般綠松石80/克至100/克,好一些的到達200/克,瓷藍綠松石最高已經上千元每克。瓷藍綠松石主要產于美國亞利桑那州,質地接近陶瓷,顏色靚麗,塊頭較大。
雖然綠松石近兩年漲勢良好,一路攀升,但是它受外界影響較大。沁汗、碰到化學溶劑容易變色、變質、破裂,因此收藏綠松石需謹慎。
新精靈:天河石
近兩年在蛋面、手串市場出現了全新的“藍精靈”——天河石,它又稱“亞馬遜石”。事實上,這種寶石早在3000年前,就被我們的祖先用來做首飾了。
天河石本身是一種常見的礦石,產在火山巖中,它屬于長石礦物中的一種,含鉀鋁硅酸鹽。天河石的顏色主要從亮綠到亮藍綠,藍色和藍綠色;材質半透明至微透明,與翡翠相似。具有格子色斑的綠色和白色,且閃光,這是由它獨特的雙晶結構引起的。但是能夠達到寶石級別的天河石十分稀少。
多米尼加另一寶:海紋石
海紋石,這個近兩年才走進國人眼中的藍色小精靈,也是出生于多米尼加。它早期被加勒比海島嶼上的土著人和印第安人發現。素來崇敬大自然的印第安人認為這美妙非凡的石頭具有護佑功能,是神靈的賜予。然而,隨著殖民文化的侵襲,印第安人的這一文明丟失了。海紋石從護佑靈石變成了傳說。直到1974年,一個美國和平部隊的志愿軍Norman Reilly和一名多米尼加的地質學家Miguel Mendez一起,最終確定了這種寶石的發源地。Mendez用自己女兒的名字Larissa和西班牙語中大海的名字mar,喻意是“無與倫比的藍色”。
海紋石,石如其名,有著海洋般的藍色,以及藍綠色夾白色的海水泛波形態,在光的作用下,呈斑塊格紋的幾何美。據說,全世界惟一的產地位于多米尼加地區的一座山(Caribbean Mountain)上,有效礦區大約只有15平方公里范圍大小,礦物是產自該地區火山巖中的縫隙或孔洞中,因此開采完全必須靠人力以鍬等工具,可見這些礦石相當珍貴與難得。目前,在國外收藏海紋石的人較多,而國內還屬于新奇特品種。因其產量有限,加工費力,海紋石從幾十元/克到上百元/克不等。
綠柱石家族新星:海藍寶
“綠柱石”這一礦物學名稱,對大多數珠寶愛好者來說都比較陌生。但這種礦石中所蘊含的寶石,卻個個魅力非凡,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祖母綠,也有海水般夢幻的海藍寶石,還有粉紅少女——銫綠柱石,以及被古希臘人稱為“太陽”——金色綠柱石。在龐大的綠柱石家族中,海藍寶石(俗稱:海藍寶),是這兩年在國內躥起的新星。
海藍寶的英文名稱為Aquamarine。“Aqua”譯為水,“Marine”譯為海洋。傳說,在幽藍的大海深處住著一群美麗的美人魚,她們發現在海底有一種寶石是海水精華凝結而成,能夠不斷產生能量。于是,她們選擇了這種寶石作為飾品,平時作為佩飾,戰時通過海藍寶吸收太陽的能量抵御外敵。因此,海藍寶有個別名“人魚石”,因名字恰好與“雙魚座”對應,所以它也是三月生辰石。在西方航海史中,有不少航海家將海藍寶作為“福神石”。
雖然海藍寶在中世紀就被西方廣泛應用,但是在國內火起來還是近兩年的事情。以往海藍寶作為小眾珠寶商品,增幅不大。但從2008年之后以每年30%至50%的漲幅上揚。到2013年春季,海藍寶石成為各大珠寶展覽會、拍賣會的香餑餑,100克拉以上重量、顏色濃度大的半成品,每克拉價格已經升至2000元以上。與2013年年初相比,增幅為1倍,與三年前相比,增幅為2倍。
然而,許多珠寶愛好者都提出了一個疑問:海藍寶是否具備收藏價值?海藍寶在地殼中的儲量非常龐大,幾乎是綠柱石家族儲量最多的一種,30克拉以上的也較為常見。從珠寶投資的角度來說,筆者不建議投資海藍寶,第一,沒有稀缺性;第二,重量和體積不尷不尬,因為海藍寶半成品大小集中在100克拉至200克拉之間較多,這些半成品做首飾太大,做雕件太小,單純收藏海藍寶增值空間又不大。因此,海藍寶還是一種消費性半寶石。
(作者系北京琢玉郎珠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