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截至8月31日,上市公司2010年半年報披露工作全部結束。根據對滬深兩市1947家上市公司半年報的初步統計,上市公司上半年盈利水平較2009年同比增長41.17%,平均每股收益達0.255元。整體延續了今年一季度良好的經營態勢, 數據顯示,1947家上市公司1至6月完成營業收入總額79540.69億元,相當于上半年我國GDP總量的46.02%。可比樣本完成營業收入79146.2億元,同比增長42.23%。這批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總額7849.89億元,可比數據同比增幅達41.17%。與此同時,所有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達16184.53億元,可比數據同比增長93.18%;但非金融類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出現下滑,可比數據同比下滑幅度達50.01%。另外,上市公司投資收益出現下滑,同比降16.21%,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業績增長更多源于主營業務。 半年報的數據顯示,1947家上市公司中有1700家盈利,247家虧損,虧損面同比下降5%。上市公司上半年平均每股收益0.255元,可比樣本平均每股收益0.264元,同比增長32.24%;平均凈資產收益率8.02%,可比數據同比增長1.09%;每股經營性現金流0.53元,同比增長111.77%。
關 注 機構投資者方向初顯 通過對半年報的數據分析發現,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私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風格不盡相同。 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社保基金各投資組合在二季度對80只個股進行加倉,同時減倉73只個股,調倉過程中,大消費類個股成為主要購入對象。社保基金共持有10只半年報虧損的股票,其中二季度新入駐3只,除天潤發展屬于轉持外,昌九生化和華東電腦均為二季度買入,其余6只基本保持著一季度的倉位,分別是華菱鋼鐵、創興置業、*ST鑫新、太工天成、蕪湖港和羅平鋅電。 截至6月末,共有377家上市公司的半年報披露有保險資金進入,比一季度增加115家,其中食品、醫藥、酒類、零售等板塊較受保險資金的青睞。 此外,從上市公司半年報所披露的股東名單中發現,除重陽系私募重點投資寶鋼股份等大藍籌外,其他私募投資品種多集中于股本小但成長性良好的中小企業,如以新技術、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產業。 隨著2010年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工作結束,市場又將投資焦點對準了有可能在本月出現的三季報行情。數據顯示,截至9月3日,滬深股市已有732家上市公司對前三季度業績作出預告,其中發布預喜公告的上市公司為554家,占比達75.68%,發布預虧的上市公司為170家,目前有8家上市公司尚不確定業績。在預喜的554家上市公司中,預增的有201家、略增的有196家、續盈的有87家、扭虧的有70家。 數據顯示,部分業績預增上市公司在今年二季度就受到了機構投資者的青睞。如報喜鳥二季度末的基金持股比例達到81.1%。另外,東山精密和海康威視這兩只業績預增的次新股,今年二季度末的基金持有比例也分別高達63.12%和58.86%。同時,華芳紡織等“扭虧”個股也在二季度獲得機構的增倉。 主 板 強周期行業估值處于低位 消費行業投資時代已來臨 統計顯示,上證50指標股公司上半年完成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總額5546.06億元,占全部公司凈利潤的70.65%。此外,滬深300指標股公司上半年完成凈利潤6912.65億元,占全部公司凈利潤的88.06%。大盤藍籌股公司再度顯示中流砥柱的本色。 半年報顯示,鋼鐵、有色金屬和采掘行業(申銀萬國行業分類標準)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合計分別為200.2億元、104.6億元和1054.04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9.66%、574.01%和29.12%。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鋼鐵、有色金屬和采掘行業實現了業績的顯著提升,特別是鋼鐵和采掘行業二季度的業績較一季度繼續改善。從驅動因素來看,需求上升成為企業盈利好轉的主要動力。 中證證券研究所李波認為,今年上半年鋼鐵、有色金屬、采掘等強周期行業實現了業績的同比大幅提升,需求上升成為企業盈利好轉的主要動力。目前三大板塊的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具備一定的安全邊際,不過股價的趨勢性機會還需等待基本面的顯著好轉。 數據顯示,目前強周期板塊的估值普遍較低,在申萬23個一級行業指數中,金融服務、采掘、黑色金屬板塊的市盈率最低,不到20倍。縱向來看,有色金屬、鋼鐵和采掘行業目前的估值水平也處于歷史低位。不過,從相對A股的估值溢價來看,有色金屬當前的溢價率為230%,高于理論上限195%,這主要緣于2009年以來估值溢價的大幅提升。采掘板塊相對A股的估值溢價率為89%,接近歷史均值93%,處于合理偏低水平。 李波認為,強周期行業的估值較低,股價存在一定的反彈動能。不過,趨勢性上漲的機會仍需等待基本面的改善。如果出現下游需求顯著改善等因素,那么強周期板塊將可能出現階段性投資機會。 此外,我國的餐飲企業和美國的差距較大,因此,如果以餐飲行業為縮影分析整個消費行業趨勢,那么,我國的消費行業將進入一個超高速發展階段,其中蘊藏著不少的投資機會。 資料顯示,麥當勞在美國的餐廳數量超過15000家,銷售額超過200億美元,其市值在800億美元左右;味千拉面在我國的餐廳數量約為460家,銷售額約為6000萬美元,其市值在13億美元左右。麥當勞和味千拉面的銷售額差距為333倍,市值差距為62倍。 上海利可投資總監潘瑋杰認為,在我國消費高速增長的黃金周期里,要想把握住高速增長的公司,最需要考慮的是三個問題:一是這家公司的產品是否能標準化;二是這家公司的產品是否可以無限消費;三是這家公司本身是否具有高速增長的管理能力。如果按照這三個問題去思考,目前市值最大的白酒行業并不是最好的選擇,而飲料、餅干、快速冷凍食品、連鎖餐飲、零售百貨、玩具、廚房用具以及啤酒、服裝、運動器械、醫療和醫藥等行業具有相對較大的投資機會。
創 業 板 業績分化現象進一步加劇 將迎來大量的限售股解禁 據半年報統計,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四成以上,創業板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約兩成半。與此同時,中小板、創業板公司業績分化現象進一步加劇。 半年報顯示,113家創業板公司上半年合計營收達199.75億元,凈利潤32.43億元。剔除8家無可比數據的公司后,其余105家創業板公司合計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了28.16%和25.63%。 在105家創業板公司中,凈利潤同比增幅最大的是超圖軟件,為293.6%,位居第二的是雙林股份,為207.55%,排在雙林股份之后的依次為國民技術、新大新材、萬邦達、達剛路機、中瑞思創等,凈利潤增幅均在100%—200%。 另外,在有可比數據的105家創業板公司中,有22家凈利潤同比下滑。凈利潤降幅最大的3家公司為寶德股份、華平股份和南都電源,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82.07%、76.60%和69.48%。相比于上市前的輝煌,部分公司業績下滑明顯。這些公司未來能否出奇制勝,再續輝煌,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一季度不足5000萬股的投資量,基金在二季度明顯加大了對創業板的投資力度。統計顯示,在今年6月30日之前上市的90只個股中,基金共出現在62只個股前十大流通股東之中,合計持股數量達到2.47億股,持股市值約為105.76億元。從持倉股數還是持倉市值來看,神州泰岳、華誼兄弟和碧水源3家公司成為最受基金公司追捧的創業板個股。 市場人士認為,雖然一方面是創業板、中小板業績增長出現分化,一方面是機構二季度依然看好,但考慮到創業板按照上半年業績和最新股價估算的市盈率高達約70倍,高成長的特征目前并不明顯,而年內又將迎來限售股解禁高潮,很多公司股價面臨下行壓力。屆時機構的行為方能顯示其是否真正看好創業板。 根據深交所關于創業板首發原股東限售股流通的規定,上市前半年進入的投資者和公司其他原股東持有的股票限售期為一年。2009年10月30日首批創業板28家公司掛牌,照此推算,從2010年11月開始,創業板將迎來大量的限售股解禁。 據市場人士測算,今年11月將有共計12.23億股創業板限售股解禁。這些解禁股份主要是公司IPO時原股東持有的限售股份,合計達到11.99億股。另外,12月份還將有2.3億股限售股解禁。業內人士認為,按照解禁股數所需要的換手率測算,樂普醫療、立思辰、華誼兄弟、吉峰農機等公司的股價可能將受到較大的減持力度沖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