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韓寶生作
素顏不是表情而是境界。經歷過提純、整合的“素顏”——韓寶生的那些畫,究竟在哪里包含了思想的縱深以及想象的豐富?
一、寧靜。他的筆從不激越,也不急迫。在散步之中,他把空間、時間和思想融為一體,讓腳步與自然和精神的腳步同行,從而使得自己的散步在行走之中印下寧靜的意義。《春雪》、《早春》、《正在消失的二府莊》等作品都是韓寶生散步之中的所見、所感、所記。令人感動的是,韓寶生并沒有因為自己的腳步而驚擾了自然的寧靜,他靜靜地來,也靜靜地去。二、靜觀。身為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的韓寶生在散步之中回到了中國特有的審美方式,那便是“觀”。對于視覺藝術來說,任何一件藝術品都有觀的元素。但是,少了“靜”字的觀,往往多的是人為而非天籟。而不動聲色的韓寶生則“過雨看山色,隨山到水源”。他觀注的不是細節,而是整體。即便是《綠色的椅子》這般具象的作品,他也只是靜靜地觀,并在靜觀之中抒發自己的宇宙人生之嘆:“乾坤千里眼,時序百年心。”三、謠曲。自得之中,最易出現的是謠曲。除了必要的技術因素,比如色彩的亮度,畫面的完整性等,韓寶生作品的另一亮點便是自得其樂的謠曲。土地、樹木、海峽、田園都是易于哼曲的所在。哼唱之中,作者渴求的不是舞臺之下的掌聲,而是內心深處的“沉潛往復,從容含玩”。
素顏不僅不需要解釋,也不需要評論。既如此,那就讓我們擺脫這篇枯萎的文字,在韓寶生寧靜的境界里開始自己狂野的想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