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湯《傷寒論》
【組成】桂枝三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 生姜三兩 膠飴一升
【用法】水煎取汁,兌入飴糖,文火加熱熔化。
【功用】溫中補虛,和里緩急止痛。
【主治】中焦虛寒,肝脾失調,陰陽不和證。脘腹拘急疼痛,時輕時重,喜溫喜按,神疲乏力;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或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脈細弦。
【組方原理】
臣——桂枝:溫陽氣,祛寒氣。飴糖與桂枝相伍,辛甘化陽,溫中益氣,使中氣健旺,不受肝木之侮。
芍藥:滋養營陰;與飴糖相伍,酸甘化陰而緩急止痛;與桂枝相配,調和營衛,燮理陰陽。
佐——生姜:助桂枝溫胃散寒;
大棗:助飴糖補益脾虛。
姜棗合用,又可調營衛,和陰陽。
佐使——炙甘草:益氣補虛,配芍藥緩急止痛,又調和諸藥。
【附方】
黃芪建中湯——本方加黃芪一兩半;
功用:溫中補氣,和里緩急;
主治氣虛明顯者,癥見脘腹拘急疼痛,喜溫喜按,形體羸瘦,面色無華,心悸氣短,自汗盜汗等。
當歸建中湯——本方加當歸四兩;
功用:溫補氣血,緩急止痛;
主治血虛甚者,或產后虛羸不足,腹中疞痛不已,吸吸少氣,或小腹拘急攣痛引腰背,不能飲食者。
【方劑鑒別】
桂枝
小知識點:
桂枝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葉,曬干,或切片曬干。
【性味與歸經】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區別藥材——肉桂
肉桂
肉桂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樹皮。多于秋季剝取,陰干。
【性味與歸經】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
【功能與主治】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虛陽上浮,眩暈目赤,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腹痛,痛經經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