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鈷胺(Mecobalamin)又稱甲基維生素B 12 ,為維生素B 12 在體內的活性代謝產物,系一種糖酶型維生素。因在中央鈷分子上結合了一個甲基基團,可參與物質的甲基轉化反應及核酸、蛋白質和脂類代謝,促進神經細胞內核酸和蛋白質以及神經髓鞘的合成,從而修復受損傷的周圍神經。在臨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國內外對其療效已有不少報道 ,現將甲鈷胺在臨床上的其他應用作一綜述。 1 周圍性面癱 周圍性面癱(PFP)是一種常見病,主要由面神經炎所致。采用維生素B 12 及類固醇激素治療PFP能夠取得一定的療效,但部分患者仍會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甲鈷胺可以促進神經細胞內核酸、蛋白質的合成,軸漿的轉運,神經髓鞘的形成和軸突再生等。侯群等 用甲鈷胺(0.5mg,肌注,隔日1次,療程15~39d),治療PFP患者30例,用維生素B 12 (0.5mg,肌注,每日1次,療程13~41d)治療PFP患者39例,治療前后分別按改良Portmann評分法(RPA)計算積分,用面神經電圖(EnoG)檢測潛伏期及波幅,并計算患健側比例。結果每組患者治療前后及治療后2組間的RPA積分及患健側潛伏期比較有統計學差異。證明甲鈷胺及維生素B 12 治療PFP均有明顯療效,但前者的療效更明顯。 2 冠心病(CHD)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癥 甲鈷胺為蛋氨酸合成酶的輔酶,它將Hcy轉化為蛋氨酸,參與體內蛋氨酸與Hcy代謝。對于CHD合并高Hcy血癥患者,應用甲鈷胺可降低其血漿Hcy水平。周憲梁等 運用高效液相色譜儀和熒光檢測儀測定60例CHD患者和40例健康人血漿Hcy水平,并對36例CHD合并高Hcy血癥用甲鈷胺進行干預治療(500μg/次,3次/d,連續用6周,6周后再測定血漿Hcy水平)。結果CHD患者血漿Hcy水平為(24.0±5.5)μmol/L,顯著高于對照組水平(9.8±2.9)μmol/L(P<0.01),對36例CHD合并高Hcy血癥患者進行甲鈷胺干預治療6周后,發現較治療前明顯下降(11.3±3.1)μmol/L(P<0.01)。表明高Hcy血癥與CHD發病有關,甲鈷胺可顯著降低CHD合并高Hcy血癥患者的血漿Hcy水平。 3 肘管綜合征 肘管綜合征又稱遲發性尺神經炎,臨床對此病癥多采用肘管切開,去除壓迫因素,進行尺神經內外松解,并將尺神經前置于肘的前內側,術后病癥有的好轉,有的欠佳。賈萬新等 [ 用甲鈷胺(500μg,肌注,每天1次,1個月后改用片劑500μg,口服,3次/d,療程5個月)和維生素B 1 (500mg,口服 3次/d,療程6個月)治療肘管綜合征術后患者64例,術后6個月常規進行肌電圖檢測和臨床檢查,結果2組比較,甲鈷胺組明顯改善術后癥狀,療效優于維生素B 1 組。表明甲鈷胺對肘管綜合征具有一定的促進術后恢復作用。 4 下腰椎疾患 龔耀成等 評價了甲鈷胺治療下腰椎疾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選擇90例下腰椎疾患的患者,其中腰椎間盤突出癥72例,腰椎管狹窄癥18例。均給予甲鈷胺500μg/次,肌注,隔日1次,2周后改甲鈷胺500μg,口服,3次/d,共2周。2種疾患在有效以上的癥狀改善率為45%,在好轉以上癥狀改善率為84%。無論是臨床癥狀或體征治療效果都有明顯改善,特別是主觀癥狀改善更好。表明甲鈷胺對損傷的神經組織修復作用很快,能夠逆轉的神經功能在用藥短期內可迅速恢復,甲鈷胺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與下腰椎疾患相關的疼痛、麻木和其他神經癥狀。 5 突發性耳聾 大西信治郎等 報道日本關東遞信醫院治療102例突發性耳聾,其中57例靜脈注射甲鈷胺200μg/d,并合用其他藥物如類固醇、三磷酸腺酐。根據已知影響突發性耳聾的2種變異因素將甲鈷胺組和非甲鈷胺組分成16小組,首診聽力圖被分成4小組,發病的時間也分成4小組。甲鈷胺組和非甲鈷胺組在6個頻率的每個頻率組用威爾科克森秩和檢驗法檢驗。結果表明,甲鈷胺組250Hz和500Hz頻率的聽力改善比非甲鈷胺組明顯(P均<0.05)。 6 帶狀皰疹神經痛 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常伴有程度不同神經痛。方琴等 觀察了甲鈷胺治療帶狀皰疹神經痛及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的療效。為將87例帶狀皰疹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n=44)給予甲鈷胺0.5mg,肌注,每日1次,連用5~20d,對照組給予維生素B 12 0.5mg,肌注,每日1次,連用10~30d。觀察受累神經疼痛癥狀改善情況及PHN發生情況。經治療后,治療組有效率為97.73%,對照組有效率為74.42%,治療組對帶狀皰疹神經痛療效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無一例出現PHN,說明甲鈷胺可明顯緩減帶狀皰疹神經痛,能縮短疼痛時間及減少PHN的發生。 7 外傷性上瞼提肌麻痹 外傷性上瞼提肌麻痹是常見的眼外傷疾病,臨床表現為上瞼下垂,楊金華 用甲鈷胺治療外傷性上瞼提肌麻痹37例37眼,并隨機分為觀察組27例,對照組10例。觀察組采用甲鈷胺500μg肌注,1次/d,1周3次,1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1~2個療程,并配合其他藥物如抗生素和地塞米松等,對照組不肌注甲鈷胺。治療后治療組顯效21例,占77.78%;有效6例,占22.22%。對照組顯效5例,占50%;有效3例,占30%;無效2例,占20%。2組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結果表明甲鈷胺治療外傷性上瞼提肌麻痹有較好的效果,早期采用此藥治療對恢復正常的上瞼提肌功能是很有幫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