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有超過90%的腦梗死都是由于頸動脈斑塊破裂所引發的。頸動脈斑塊與 高同型半胱氨酸有關,與高血脂有關。
頸動脈是監測全身血管的“窗口”40歲以上人群尤其要重視在我們的身體中,有一段10cm左右的血管十分重要,是全身血管健康的“窗口”,通過它就能評估全身血管健康狀況。這段血管就是頸動脈。頸動脈是全身血管的“窗口”頸動脈呈Y字型,此處的血流以很快的速度從下往上涌,因此,血管內膜容易受到血流沖擊而受損,使得脂質沉積在內膜下,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另有數據顯示,40歲以上人群,頸動脈斑塊檢出率達40%;60歲以上人群,檢出率幾乎高達100%。因此專家建議,40歲以上人群,體檢時應加上頸動脈超聲這一項,及時發現血管問題。
一、高血脂高血壓引起的頸動脈斑塊用參三散
彭堅,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中醫世家。
彭堅醫案:劉某,男,67歲,2010年11月23日初診。
患者多年來心肌缺血,血脂高,血壓高,服降壓藥尚能控制在140/90左右,上周檢查有頸動脈斑塊,左總動脈6.1mm,IMT0.8mm,頸內動脈5.1mm,右總動脈6.1mm,IMT0.8mm,頸內動脈5.0mm。(IMT是內膜中層厚度)經常頭暈,容易疲勞,睡眠欠佳。察之舌淡暗紅,脈弦細澀,偶爾有歇止。用桂枝葛根湯加減、參三散加減.
2011年1月3日二診:服上方后,頭暈明顯好轉,睡眠得以改善,精力充沛許多。沒有停服降壓藥,但血壓穩定在低于140/90范圍,察之舌淡紅,脈弦細。患者服煎劑不方便,要求長期服散劑。用參三散加減:
西洋參300g 三七60g 丹參60g 紅景天60g 琥珀30g 天麻60g 水蛭300g 雞血藤100g 丹皮30g 桃仁30g 赤芍30g 穿山甲30g 葛根90g 山楂90g
研末,每天兩次,每次3g,服后開水送服。
2012年9月25日三診:患者服上方后,感覺舒適,因為沒有機會到長沙來,即用原方反復研末服散劑,將近1年8個月,檢查,頸動脈斑塊已經消失 ,血脂正常,血壓正常,已經停服降壓藥半年多。
按語:頸動脈斑塊不適合做手術,目前有效的西藥很少。中醫治療,當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但用尋常之品,往往力量不夠,投峻猛之藥,則擔心斑塊脫落,形成栓子,造成更大的危害。近年來,彭老以參三散加減,采取緩消的方法,治療了數十例此類病,只要堅持數月、數年,最后都達到了消融的目的。不僅如此,有些患者,還恢復了正常血壓,不再需要服降壓藥。
參三散,本方有岳美中老中醫設計,鄧鐵濤老中醫推崇此方,現在這首方子流傳很廣,很多心腦血管病患者將此作為預防該疾病發生的處方吃,安全有效,無副作用。穿山龍片穿龍薯蕷可減少動脈斑塊
二、頸動脈斑塊也有可能由多發性大動脈炎為自身免疫性疾病,與體內產生免疫反應相關。由于遺傳或者各種原發性感染等不明原因引起機體的免疫反應,錯誤地對大動脈壁發起“殺敵”,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形成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血管壁,發生非特異性炎癥,造成免疫損傷,進而導致大動脈狹窄和閉塞。
魏玉香中醫治療自己的頸動脈斑塊 摸索出補氣化瘀小藥方:
天麻60 西洋參200 三七70 瓜蔞60 麥芽60 丹參120 打粉,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一次6克,吃三個月
朱良春,高脂血癥,頸動脈斑塊
生水蛭8~10g,黃芪30g,煎湯內服;或水蛭隔紙烘干,碾細末,裝0.3膠囊,每次3~4粒,每日2次,黃芪煎湯兌服。
朱老認為:“水蛭為活血祛瘀,消癥破結,利水泄濁的佳品,但有小毒,多服久服易氣血兩傷,……故凡證屬體虧氣虛,而脈又軟弱無力者,雖有瘀滯癥癖,不宜輕率使用,或伍以補益氣血之品始妥。”
【藥理研究】
黃芪煎劑能過降低高脂血癥大鼠模型血清中的TC、TG、LDL含量,以降低TC效果最為突出,同時具有升高HDL的作用。
水蛭不僅具有治療高血脂癥的作用,而且能抗凝血,顯著延長纖維蛋白的凝集時間,改變血液流變性,消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通心絡完成全球首個中藥干預頸動脈斑塊循證研究并證明安全有效》
該論文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
研究小組選了1212例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臨床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用藥2年后,表明通心絡能夠安全有效地減小頸動脈內中膜厚度、斑塊面積和血管重構指數。
通心絡膠囊+參松養心膠囊可治療早搏、房顫、心律失常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等研究表明:通心絡能保護心臟微血管內皮結構,明顯縮小再灌注后無復流面積,并促進微血管新生,真正實現再灌注,促進心功能迅速恢復。
在臨床上,許多冠心病患者會伴發心律失常,出現明顯的心慌、失眠等癥狀,這種情況除了應該服用通心絡膠囊外,還應配合服用對早搏、房顫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和慢快綜合征等緩慢性心律失常都有顯著治療作用的參松養心膠囊。
通心絡膠囊+芪藶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心衰
有的冠心病患者已經發展到了比較嚴重的慢性心衰階段,出現乏力、水腫等癥狀,這種情況就要配合服用既能強心、利尿、擴血管以治標,又能抑制神經內分泌系統過度激活、抑制心室重構以治本的芪藶強心膠囊。
通心絡膠囊主要成分:人參、水蛭、全蝎、赤芍、蟬蛻、土鱉蟲、蜈蚣、檀香、降香、制乳香、炒酸棗仁、冰片。
參松養心膠囊主要由人參、麥冬、山茱萸、丹參、炒酸棗仁、桑寄生、赤芍、土鱉蟲、甘松、黃連、南五味子、龍骨構成。
芪藶強心膠囊主要成份是黃芪、人參、附子、丹參、葶藶子、澤瀉、玉竹、桂枝、紅花、香加皮、陳皮
斑塊形成的過程包括內皮細胞損傷、炎癥反應、滲出和沉積、浸潤和膽固醇沉積、平滑肌細胞增殖以及斑塊穩定和不穩定。內皮細胞由炎癥、高血壓、高血糖、吸煙等多種因素引起損傷后釋放化學信號物質,吸引單核細胞和血小板聚集,形成炎癥反應。隨后單核細胞會通過內皮細胞間隙進入動脈內膜層,并轉化為巨噬細胞,同時,血小板也會沿著損傷區域沉積,吞噬血管壁內的膽固醇并形成斑塊核心。這些斑塊核心主要由膽固醇、細胞殘渣和分泌物組成,一旦斑塊核心形成,平滑肌細胞會開始增殖,并產生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這些細胞和物質逐漸包圍斑塊核心,形成斑塊的外圍。最終平滑肌細胞增殖并產生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形成斑塊的外圍。
斑塊穩定和不穩定:斑塊可以是穩定的或不穩定的。穩定的斑塊往往由較多的膠原纖維組成,較少的炎癥細胞浸潤,并且斑塊表面光滑。相反,不穩定的斑塊通常有較少的膠原纖維,大量的炎癥細胞浸潤,并且斑塊表面不平滑。不穩定的斑塊容易破裂,導致血栓形成和心腦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