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級飯店需要有中央空調(別墅式度假飯店除外);有
背景音樂系統;18小時提供外幣兌換服務;至少有40間(套)可供出租的客房;70%客房的面積(不含衛生間)不小于20平方米;提供國際互聯網接入服務;衛生間有電話副機、吹風機;客房內設微型酒吧;餐廳餐具按中西餐習慣成套配置、無破損;3層以上建筑物有數量充足的高質量客用電梯,轎廂裝修高雅;代購交通、影劇、參觀等票務;提供市內觀光服務;能用普通話和英語提供服務,必要時能用第二種外國語提供服務。四星級分準四星級和四星級。
地上建筑面積:約2.5-3萬m2
酒店約250-300套客房(酒店客房面積按90-100平方米/間計算,包含客房面積及所有的酒店配套服務設施等共建部分的面積)
平面布局及功能應滿足酒店管理公司的“四星”標準要求
一、酒店總體設計要求
建議四星級酒店設置在主干道上作為酒店主要出入口。
酒店應功能劃分合理,有
背景音樂系統。
總統套房應設置在噪音影響較小的層數,并建議有獨立的室外休息平臺。
建筑設計應利于銷售及后期物業管理的經濟性要求,并便于后期維護;
施工材料選用節能、隔音材料,并達到防火等級要求。
滿足環保、節能要求。設計標準以國家最新節能標準設計。
充分采用節能材料,降低使用能耗。
盡量使用本土材料,有效控制成本。
二、與商業、寫字樓關系要求
在保證建筑外形、空間感與商業、寫字樓和諧的條件下,應具有相對獨立性;
建筑外觀具有公建特征,應重點考慮節能環保需要;
建筑主入口的選擇、交通系統、設備系統應具有相對獨立性,盡可能降低對商業的干擾,建議主出入口設置于主干道上。
三、建筑首層
大堂應氣派豪華、風格獨特、裝飾典雅、光線充足,人流的平面及豎向交通通暢舒適
大堂面積應在500平米以上,寬敞大氣,與接待能力相適應
大堂建議挑空處理
有與酒店規模、相適應的總服務臺;并在入口、服務梯附近設置行李房;
在非經營區設客人休息場所
門廳及主要公共區域有殘疾人出入坡道,有殘疾人專用衛生間或廁位,能為殘疾人提供特殊服務
大堂設有酒店和客人同時開啟的貴重物品保險箱,保險箱位置安全、隱蔽,能夠保護客人的隱私
設置宴會展示。
四、客房及標準層
客房面積 34-37平方米
標準層平面設計盡量規整簡潔。
客房包括標準間、套房,套房比例為總房量的5%,10%的客房為連通房,還應設殘疾人客房,該房間內設備能滿足殘疾人生活起居的一般要求。
按300個房間計算:
房間類型 房間數量 所占比例 面積(㎡)
標準大床房 150 50% 35
標準雙房房 135 45% 35
殘疾人房間 2 0.67% 35
行政套房 11 3.67% 45
豪華套房 2 0.67% 105
層使用率不小于85% (層套內建筑面積/層建筑面積);
客房包括四個主要區域:入口區域、睡眠學習區域、浴室濕區域浴室干區域、壁櫥/換衣區域(布局和平面將會按照整體開間的大小和形狀結構而改變。)
套房也必須最低限度的具有以上4個區域,并根據整體大小,考慮以下布置:客人化妝室、獨立的用餐區域、獨立的廚房/餐具/食品室;獨立的生活區域、獨立的學習區域
客房:配有彩色電視機,并有閉路電視演播系統。
客房應具備十分有效的防噪音及隔音措施。
客房區走廊凈高不低于2.4米。
所有公共區域材料、部件及裝配及建筑方法都要保證達到防火要求。
標準層需設置后勤服務用房及清潔間、布草道。
最少每個客房的單間都必須配備冷,熱送風管。多單間的套房必須在開放式位置配備相同的遙控,在私人房間配備單獨的遙控。
五、酒店配套功能
酒店配套功能應包括:商務中心、會議室、餐廳、宴會廳、健身房、游泳池、超市、多功能廳、醫務室、后勤用房等。
會議設施包括:
——配有多個小型、中型會議室,有至少容納200人(300㎡)會議的會議廳3-5個,凈高至少3米并配有衣帽間;VIP會議室1個(60㎡)并自帶洗手間
——配專門的復印室
——提供同聲傳譯設施(至少4種語言)
——配電話會議設施
——配現場視音頻轉播系統
——配供出租的電腦及投影儀
酒店餐廳/宴會廳:
——餐飲功能十分重要,除了服務酒店的客人,還要兼顧對外經營,在布局上和流線的組織上應方便內、外部的人流使用,通常布置在靠近庭院的底層裙房,此外,高層酒店的頂層也是布置餐廳和酒吧的合適位置。在配置上,應考慮客房數量、宴會廳的規模、其它設施的負荷能力,以及周邊現存的餐飲設施的規模,尋找酒店中餐飲設計的切入點。在酒店的不同區域設全日制餐廳、中餐廳、西餐廳、酒吧和咖啡座等。越是高級、大型的餐廳,其人均面積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