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9日 星期 二
暑期:要不失時機拿到“金鑰匙”
高中數學老師傳授如何提升自學互學能力
李廣學
上海二期課改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以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為突破口,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體學習方式的轉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從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方式轉變為接受與體驗、研究、發現相結合的學習;二是從單一的個體學習轉變為獨立自主與小組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是否能夠充分利用各種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終身學習能力以及具有可持續發展潛能的重要保證。
有了自學、互學能力,就拿到了受用終身的學習金鑰匙。而暑假,是培養這些能力的大好時機。
知識易忘,能力永存,不少同學都有這樣的感覺,數學知識學了,很容易忘記,許多數學題雖然老師講過了,不久也會沒了思路。其原因是沒有通過自己的學習和練習而形成為自己的能力,時間一長就容易忘卻。怎樣才能使自己掌握的東西不易遺忘呢?有個例子會讓你有所感悟。一個人會騎自行車,開始時會有人指點其方法,但是只有親自騎才會有體驗,逐步掌握要領,通過訓練形成能力,學會了騎車的方法。可以肯定,會騎車主要是自己練出來的。一旦會騎了以后,若干年不騎也不會忘卻。學習也是一樣,通過自己學習而掌握的知識記得牢,通過自己練習掌握的方法更持久。
自學——謹記三個要素
首先,在老師指導下自學
對于成績一般的同學,自學必須與老師的教學進度同步,才能保證學習效果的提高,否則會顧此失彼。沒有自學習慣和方法的同學,可以請老師幫助列舉自學提綱,提出自學要求,指點自學方法。經過一階段以后,應自己總結出一套自學的套路,變扶著走為自己走,從中體驗,學會自學,養成習慣,形成能力。
老師列自學提綱時,也應由開始的詳細,逐步簡略,直至放手。
其次,要帶著問題自學
自學,一方面要按學習計劃、按部就班的學;再一方面就是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帶著這個問題自學,就會有迫切性,目標明確,這樣效果不錯。
例如,一次讓同學做這樣一道選擇題。
在數列{an}中,an+1=3Sn,則{an}是( )
(A)一定是等差數列
(B)一定是等比數列
(C)可以是等差數列,但一定不是等比數列
(D)一定是等比數列,但不是等差數列
有位學習習慣不好的同學做錯了,并沒有教他怎么做,而是讓他去自學下面內容:(1)等差、等比數列的概念,(2)已知Sn怎樣求{an}。自學后,問他還有問題嗎,他說搞清楚了。以后,他也學會了主動去看書,主動去探究。
第三,要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去自學
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層次各有千秋,差異很大。所以,自學方面的要求也不能強求一致,應對號入座。比如,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應該自學有關數學思想方法的內容,提高思維品質,促進能力再上新臺階;也可以學習有關競賽方面的內容,開拓視野,提高鉆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而對于一般的同學,應自學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方面的東西,起到鞏固與提高的目的,比如自學相關的概念,經典的題型,重要的解題方法等。而基礎較差的同學,就應該回歸課本了,把概念弄清,把方法學會。
互學——掌握四項原則
除有計劃、有目的的自學外,我們還應利用各種機會互相學習。比如,上網是許多同學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就應該充分利用這種資源,對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困惑或疑難,和同學一起交流,效果不同凡響。
同學在討論中,可以學會表達、溝通,知道了協作,解決了困惑,強化了知識,鞏固了方法。效益高,效果好,掌握牢。
互學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態度要謙虛
三人行,必有吾師。當你對某個問題理解不清的時候,說不定另一個同學對這個問題理解得非常透徹;當然,他的困難問題對你來說也可能是熟悉不過的。所以,大家都要謙虛,不恥下問,互相研討,共同提高。
其次,問題要明確
向同學提出問題之前,應對問題先進行思考,知道癥結在哪里,需要解決什么樣的疑惑,我已經解決到什么樣的程度,這些都要一清二楚,等到討論的時候,就會點到為止,豁然開竅。如果這題目是抄來的,必須保證準確無誤,因為同學對問題的辨誤能力以及見過的題目不及老師,有時候會浪費大家的時間,勞而無功。
第三,觀點要鮮明
在同學的互相學習中,難免會針對某個問題展開辯論,這時對自己的錯誤要敢于承認,而別人的錯誤也要堅持原則,旗幟鮮明,要敢于發表自己的正確觀點。
在討論時,一些標新立異的方法并非成績優秀的同學發現,而平時成績一般的同學的建議更有啟發性和可行性。所以在研討過程中要有準備,也要有信心,才能論的激烈,論的深刻。
第四,形式要多樣
互學不僅局限于互相答疑,參加討論,也有學習方法和經驗的互相交流。值得指出的是,要進行學習效果的互相檢測,學習者都會由于自己的喜好,對學習內容的掌握不一定面面俱到,也會留下“死角”,通過同學間的互相提問,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效果。
七寶中學 高級教師 李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