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5日 星期 一
聽好數學課大有講究
李廣學
專家呼吁,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因為聽課是學習的中心環節,如果我們忽視了這個環節,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聽課有個方法和策略的問題,方法不對頭,不得要領,掌握的知識支零破碎;聽課流于形式,那就是只聽熱鬧不聽門道;我行我素,自以為是,數學課上做外語,那就走得更遠。下面談一談聽數學課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提前預習 有的放矢
預習是聽課的起始,把握好這一環節,就抓住了聽課主動權。一般在預習過程中,我們能夠對新授課的知識和方法有個大致的了解,哪是重點,哪是難點。例如,我們在學習數學歸納法時,對于方法可靠性同學們都感到困難,也表示懷疑,在聽課時就應高度集中注意力,看老師是如何妙例譬喻的,一旦突破了難點,余下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關注開頭 承上啟下
每節課的開頭,老師都會精心設計,有其亮點。需要我們特別關注,一旦走神就會覺得一片茫然,不明老師的意圖,趕不上上課的節奏,下面就會疲于應付,失去信心。
例如:在講對數函數時,老師開頭就給出了一個問題:在動植物的體內都含有微量的放謝性碳C14,動植物死亡后,停止了新陳代謝,C14就不再產生,且原有的C14含量半衰變經過5570年(C14的半衰期),它的殘余量只有原始量的一半。若原始量為a,經過x年后的殘余量為有a有關系:a=a·e-kx。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尸中的殘余量約原來的76.7%,請推算古墓的年代。題目一出,同學們的興趣大增,很迫切地想算出結果,就會帶著渴望進行聽課,必然收到很好的效果。
緊跟進度 有條不紊
對于難點內容,老師都會設置臺階層層突破;對于疑點的地方,老師也會用通俗易懂的例子進行釋疑;對于重點的內容,老師會選用經典的例題進行鞏固和提高。如果不與老師同步,當想聽的時候,就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如果在聽課時遇到困難怎么辦呢?不必急于馬上弄懂,因為在你思索這個問題時,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反而問題成堆,得不償失,事倍功半。應該做好記錄,待課后去搞明白吧!
把握關鍵 提高效率
由于人一般很難整堂課從頭到尾全神貫注,需要亦張亦弛,所以上課抓住關鍵非常重要。
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預習來了解本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在上課時特別留神。另一方面,老師在課堂上反復強調、有的用彩色筆進行勾畫的,必是關鍵地方,理應關注。還有一些典型例題和定理的求解與證明的思路的探索過程,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必須弄清楚。另外,還有因人而異的關鍵,就是對你進一步學習有關鍵影響的知識與方法,也應全力以赴聽個明白。
適當記錄 有備無患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筆記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還可以協調眼、耳、腦、手的功能,提高學習效果。一個學生是否會學習,看一下筆記本就可以了。由于高中數學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筆記可以為我們的溫故知新提供一個書面思路,但是必須處理好聽與記的關系,才達到預期的效果。
記筆記時要詳略得當,有所選擇。教師在課上的補充內容、經典的思路分析、疑難點的實破方法、問題的新穎解題途徑等都應該做好記錄,以便課后整理與鉆研,消化吸收。
積極思考 掌握主動
一個思考被動的同學,上課時總是趕不上節拍,想了來不及聽,聽了來不及記,記了來不及想,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就會信心不足,興致全無,成績下降。所以,聽課時要有超前的意識,積極思考,緊跟老師的思路,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時,應主動探討解法,尋求答案,然后與老師的解答進行比較,若殊途同歸,則加深印象。若思路不同,則對問題的理解更深刻。堅持積極思考,能大大提高聽課的效率。
及時交流 消除隱患
聽課時遇到困惑在所難免,除及時作好記錄外,應及時提出,爭取當堂解決,或課后趁熱打鐵,消除隱患。
教學過程中,同學們共同的學習難點和疑點,老師在備課時已經心中有數,教學時總會在疑難的地方留有思考的時間,但如果是自己個性的疑難,就做好記錄。切記,問題不能積累,一兩個問題向老師求教或與同學教流,從時間或情感上都是能夠接受的,問題太多就不好意思打擾對方了,同時也會挫傷自己積極性,嚴重的會逐漸消沉。
重視總結 畫龍點睛
一節課下來,有經驗的老師都會作當堂內容的總結:主要的知識、方法、涉及的數學思想、需要注意的事項等。
有的總結高度概括,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有的總結引人入勝,發人深思,激勵信心;有的總結拋磚引玉,啟發探究,促進創新。總之必須高度重視總結,關注這場演出的壓臺戲,擴大收益。我們不僅要重視一節課終了時的總結,還要重視定理證明和應用的歸納、典型問題求解的概括等,這樣就可以把課聽懂,把課聽活。
七寶中學 高級教師 李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