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這樣的人,每次與人交往時,總是特別在意別人的感受與看法,每說出一句話都擔心是否會讓別人不高興。即便被別人的語言攻擊了,還會覺得是自己的錯。如果是這樣,那可以肯定的說,你的命是不會太好。
你總在意別人的感受如何,并不代表你善良,你溫柔。相反這代表著你心中存有一種欲望,一般來說總是想照顧別人的情緒,都是出自三個出發點:
一是、我照顧你,是為了滿足自己要為別人好的那種欲望。
二是、如果我說話讓你難堪,那我會感到愧疚。
三是、我曾經有過給別人難堪的經歷,當時我感到很是尷尬,很是難堪,也很痛苦,所以不想再一次感到尷尬,難堪,痛苦。這些情況都是以我為出發點的得失之心而衍生出來的。
對此我們一定要記住一句話,那就是你想一味的做好人,但是不一定就會讓你的關系變好。只有做善人才會讓關系變好。所為“善”指的就是符合人性的規律,符合人道。客觀的說你與別人的關系到底是應該怎么樣去做呢?
那就是說當關系需要一場難堪時,就毫不猶豫來他一場難堪。需要一場戰斗,就來他一場戰斗。比如當你遇到一件事情,你給了他情份,給了他幫助。但是他卻認為是本份,是應該的時候,這時你就需要一場難堪,讓他回歸到正確的人性上。
我們維持一段關系的方法,從來都不是應該滿足自己而有?!叭诵浴钡囊环N欲望,而是要滿足這段關系本身需要的條件,就是要符合人性的客觀規律。因為你需要的是你心中存有一種欲望,而關系的需要確是應該滿足符合人性的客觀規律。只有這樣的認知,你的人生才能活得簡單而不累,通透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