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翻開中國的古代文學史,從先秦文學到明清文學,能在這五千年的文學記載中留下姓名的女詩人、女詞人屈指可數。對于女性詩人、詞人來說,她們并不是活躍在歷史的舞臺上,僅僅是走動在男性的目光中。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清代的文化氛圍所啟迪的是才德兼備的淑媛才女,以女性詩歌在歷史上留下足跡的,比任何一個朝代都多。她們的文學書寫,形成中國封建社會最后卻最華麗的盛宴。清代女性創作的成就,主要反映在詩歌創作上,而清代女性詩歌創作主要反映在閨秀詩歌別集和總集中,另外還反映在清代閨秀詩歌中。鳳凰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的《清代閨秀詩話叢刊》(精裝全三冊),網羅了《婦人集》、《袁枚閨秀詩話》、《閩川閨秀詩話》、《名媛詩話》、《燃脂余韻》等十四種相關著作,并附錄六種作為補編,保留了清代閨秀詩話的精華和大致風貌。
所謂“清代閨秀詩話”,是指記載、反映清代女性詩歌創作的著作,而不是指女性撰寫的詩話。清代閨秀詩話保存了大量反映女性文學創作的歷史資料,是研究中國婦女文學史與中國古代文學史不可或缺的文獻,是一筆寶貴的文學遺產。其文獻與文學價值自不可低估,但迄今未引起學界的重視。作為一個創作群體,清女性創作者在當下流行的文學史中還是空白之頁,重新探究清女性創作的真相,我們重視的不僅僅是“文學”中的故事,更看重她們在女性“文化”上的價值。清代女性的文學創作和現代意義上的中國女性文學一樣,是女性文學發生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她們占據了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存在空間。如果說今天的女性寫作已經有了某種意義上的繁榮,在女性寫作這樣一個作為“人”而非“女性”的徹悟過程中,清代女性有一個屬于她們的位置。
清代女性詩歌創作是中國女性文學創作的高峰期,關于女性的詩話也是歷代最多的。隨著清代詩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清代女性詩歌的創作與批評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目前一方面清代女性詩集缺乏整理,另一方面清代閨秀詩話的整理與出版基本上是塊空白(只有個別如施淑儀《清代閨閣詩人徴略》出版過影印本)。如今不少清代閨秀詩話已經失傳。現存不到20種也深藏各地圖書館,有的是作為善本書保存的,一般研究者很難看到。蘇州大學王英志教授等依托蘇州大學明清詩文研究室,將近20種清代閨秀創作資料匯集一編,進行校點,為讀者提供了極大方便。整理與出版《清代閨秀詩話叢刊》,既是對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也適應了研究者與讀者的需要,必將推動清代女性文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清代閨秀詩話叢刊》匯集了反映清代女性詩歌創作風貌的詩話著作,其正編14種,作者既有男性,也有女性:《婦人集》(陳維崧)、《袁枚閨秀詩話新編》(袁枚)、《閩川閨秀詩話》(梁章鉅)、《閩川閨秀詩話續編》(丁蕓)、《名媛詩話》(沈善寶)、《燃脂馀韻》(王蘊章)、《閨秀詩話》(雷8等)、《青樓詩話》(雷8)、《閨秀詞話》(雷8等)、《清代閨閣詩人徵略》(施淑儀)、《小黛軒論詩詩》(陳蕓)、《閨秀詩話》(苕溪生)、《香奩詩話》(金燕)、《閨秀詩評》(淮山)……詩話內容范圍廣泛,涉及清初至民國初期的閨秀詩人,數以千計。其內容一是介紹有清一代閨秀詩人的生平履歷,才學素養,創作特色;二是選錄不同朝代閨秀詩人的佳作,多有總集、別集所未收,或無詩集作者的零散之作,可作為總集、別集的補充;三是對閨秀作品進行評點;四是記載閨秀結社、倡和的詩歌活動:可視為具體生動的清代女性詩歌史。書前有總序,全面介紹閨秀詩話的特點與成就。每種詩話均新撰《前言》,簡要介紹作者、內容、版本等。
《叢刊》搜集附錄6種:《閨秀詩評》(江盈科)、《列朝詩集》(閏集)閨秀詩人小傳(錢謙益)、《梧門詩話》節選(法式善)、《國朝閨閣詩鈔》序、小傳(蔡殿齊)、《安徽名媛詩詞徵略》序、小傳(光鐵夫)、《歷代婦女著作考》序跋選(胡文楷)。其中《閨秀詩評》是與清代接近的晚明閨秀詩話,可與清代閨秀創作相參照。其余5種是從非詩話著作中選取的具有清代閨秀詩話的內容,為更全面了解清代閨秀創作提供參考。
清代閨秀詩歌創作的繁榮,使得整個中國古代婦女文學發展過程中多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編輯:李華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