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畫]
<一>
耒陽 湖南耒陽。
邞縣 山東膠西南六十余里。
鞏縣 河南鞏縣西南十三里,洛水北岸。
共縣 河南輝縣。
芒縣 河南永城北大睢城。
西于 越南河內西北。
西鄉 河北涿縣西北。
西平 河南舞陽東南約十里師靈鎮。
西華 河南西華西南二十余里。
西安 山東桓臺東。
西安平 遼寧丹東東北約三十里。
西安陽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約六十里。
西陽 河南光山西。
西防 山東金鄉西南。
西縣 甘肅天水西南約百里。
西城(或“成”) 陜西安康西北郊。
西陵 湖北新洲西。
西梁 河北束鹿南六十里。
西鄂 河南南陽北偏東。
西捲 越南廣治西北十余里。
西隨 云南金平等地。
西河郡 轄境為山西西部、陜西東北部及內蒙古一部分。
治所平定(今內蒙古準格爾旗西南約百里)。
西蓋馬 朝鮮慈江道渭原南。
成鄉 山東安丘東北。
成平 河北交河東北約五十里。
成樂 內蒙古格林爾西北上城子。
成安(屬陳留郡) 河南民權東北。
成安(屬潁川郡) 河南臨汝東南。
成陽(屬汝南郡) 河南信陽北約五十里。
成陽(屬濟陰郡) 山東鄄城東南,距菏澤東北六十里。
成紀 甘肅莊浪西北。
成武 山東成武。
成固 陜西城固東郊。
成宜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約百里。
成都 四川成都。
成皋 河南滎陽汜水鎮。
成德 安徽壽縣東南。
戎邑道 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西。
列人 河北肥鄉東北。
列口 朝鮮黃海南道般栗。
夷安 山東高密。
夷陵 湖北宜昌東南。
夷道 湖北宜部。
夷輿 北京延慶東。
朸(或作“扐”)縣 山東商河東北。
揚州 轄境在安徽淮水和江蘇長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 建三省,湖北英山、黃梅、廣濟、河南固始、商城 等地。
邪龍 云南巍山縣境。
邪頭瞇 朝鮮北江原道高城西北。
<丨>
當陽 湖北荊門南。
當利 山東黃縣西南。
當城 河北蔚縣東北七十余里。
當涂 安徽懷遠東南。
曲成 山東掖縣東北約八十里。
曲江(屬桂陽郡) 廣東韶關市東南數里。
曲陽(屬九江郡) 安徽淮南東。
曲陽(屬東海郡) 江蘇沐陽東偏南。
曲阿 江蘇丹陽。
曲周 河北曲周東北。
曲易 越南河內以東。
曲逆 河北完縣東南。
曲梁 河北邯鄲北永年鎮。
呂縣 江蘇徐州東南約五十里。
呂都 山東菏澤西南二十里呂陵集。
同并 云南彌勒等地。
同勞 云南陸良西。
回浦 浙江臨海東南約五十里。
剛縣 山東寧陽東北三十五里。
剛氏道 四川平武道東。
<丿>
朱吾 越南洞海城南約三十里。
朱 越南河內東南,紅河西。
朱虛 山東臨朐東南。
朱提 云南昭通。
竹縣 安徽宿縣北符離集。
遷陵 湖南保靖東北十余里。
喬列 朝鮮平安南道孟山城北。
延鄉 山東桓臺西南。
延陵 山西夭鎮北約六十里。
休屠 甘肅武威北約六十里。
任縣 河北任縣東。
任城 山東濟寧東南約四十里。
華陰 陜西華陰東南五里。
華麗 朝鮮咸鏡南道永興北。
華縣 山東費縣東北六十里。
華容 湖北監利北。
全椒 安徽全椒。
會無 四川會理。
會水 甘肅金塔東南約八十里。
會(guì)稽郡 轄境在江蘇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大部及福建 全省。
治所吳縣(今江蘇蘇州)。
合鄉 山東滕縣東北。
合肥 安徽合肥。
合浦 廣西合浦東北約百里。
合浦郡 轄境在廣西欽州地區及玉林地區一部分,廣東湛江 地區及新興、恩平等縣。
治所合浦(今廣西合浦東北約百里)。
向縣 安徽懷遠西北四十五里。
獷平 北京密云東北古北口內。
旬陽 陜西旬陽。
鄔縣 山西介休東約四十里。
<丶>
交趾(部) 轄境約當今兩廣及越南部分地區。
交趾郡 轄境相當今越南北部。
治所贏(今河內西北郊)。
交黎 遼寧義縣。
齊郡 轄境在山東北部(淄博和益都、廣饒、臨朐等地)。
治所臨淄(今淄博東古城店)。
充縣 湖南桑植。
充國 四川南充西北。
壯武 山東即墨西約六十里。
州鄉 河北河間東北四十里。
州縣 河南博愛東南約四十里。
州陵 湖北嘉魚西北。
并(bīng)州 轄境約當今山西大部和內蒙古、河北之一部分。
關縣 河北來城西北十里董保丘。
江州 四川重慶嘉陵江北。
江陽 四川滬州。
江都 江蘇江都西南,接儀征東界。
江原 四川崇慶東南約三十里。
江乘(shèng) 江蘇句容東北。
江陵 湖北江陵。
江夏郡 轄境在湖北東部及河南信陽部分地區。
治所安陸(今湖北云夢)。
汲具 河南汲縣西南二十五里。
池頭 甘肅安西東疏勒河鎮附近。
池陽 陜西涇陽西北二里。
汝南郡 轄境在河南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 東,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區。
治所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數里)。
安廣 廣西橫山西北。
安鄉 河北晉縣東。
安豐 河南固始東南四十余里。
安風 安徽霍丘西南二十里。
安平(屬涿郡) 河北安平。
安平(屬豫章郡) 江西安福東南約四十里。
安丘 山東安丘東南約十余里。
安市 遼寧海城南營城子。
安漢 四川南充東北郊。
安樂 北京順義西北郊。
安成(屬汝南郡) 河南汝南東南七十里。
安成(屬長沙國) 江西安福西約六十里。
安夷 青海西寧東南七十里。
安眾 河南鄧縣東北。
安次 河北安次西北。
安陽(屬漢中郡) 陜西城固北。
安陽(屬汝南郡) 河南正陽南五十余里。
安邑 山西夏縣西北。
安陸 湖北安陸西北。
安武 甘肅鎮原西南約二十里。
安國 河北安國東南。
安昌 河南確山縣西二十余里。
安定(屬安定郡) 甘肅涇川北約六十里。
安定(屬巨鹿郡) 河北束鹿東北。
安定(屬交趾郡) 越南興安城。
安定郡 轄境在甘肅東部、寧夏南部以及內蒙古騰格里沙漠 一部分。
治所高平(今寧夏固原)。
安險 河北定縣東南三十余里。
安故 甘肅臨洮南四十余里。
安陵(屬平原郡) 河北吳橋東北。
安陵(屬右扶風) 陜西咸陽東北。
安陶 內蒙古卓資西南約百里。
安德 山東陵縣東南。
字縣 河北平泉東北。
軍都 北京昌平南。
祁鄉 河南夏邑北祁邑鄉。
祁縣 山西祁縣東南五里。
許縣 河南許昌東。
講邯 朝鮮平壤西北。
<>
尋陽 湖北廣濟東北。
陽山 廣東陽山東約四十里。
陽鄉 河北固安西北。
陽平 山東莘縣。
陽石 山東掖縣東南。
陽丘 山東章丘北。
陽樂(屬東萊郡) 山東掖縣西南。
陽樂(屬遼西郡) 遼寧義縣西南約五十里。
陽曲 山西定襄東。
陽安 河南確山東北。
陽壽 內蒙古托克托。
陽邑 山西大谷東北。
陽阿 山西陽城西北四十里太陽鎮。
陽武 河南原陽東南二十八里。
陽周 陜西子長西北約八十里。
陽城(屬汝南郡) 河南源河東。
陽城(屬穎川郡) 河南登封東南三十五里告成鎮。
陽信 山東無棱東北十五里。
陽泉 安徽霍丘西北九十里。
陽都 山東沂水南約五十里。
陽原 河北陽原西南約三十里。
陽夏 河南太康。
陽陵 陜西咸陽東北,涇渭二水之間。
陽羨 江蘇宜興南五里。
陽翟 河南禹縣。
陰山(屬西河郡) 陜西宜川東北約十里。
陰山(屬桂陽郡) 湖南攸縣西南約二十里。
陰鄉 北京大興附近。
陰平 山東棗莊南偏西。
陰平道 甘肅文縣西北郊。
陰安 河南清豐北二十里。
陰縣 湖北光化西北。
陰陵 安徽定遠西北。
陰館 山西朔縣東南約七十里。
陰密 甘肅靈臺西五十里。
陰槃 甘肅寧縣南。
羽縣 山東齊河西北。
觀陽 山東萊陽東六十里。
觀縣 河南清豐城東南。
觀津 河北武邑東南。
丞縣 山東棗莊東南嶧城附近。
好畤 陜西乾縣東十里好畤村。
牟縣 山東萊蕪西北四十里。
牟平 山東福山西北。
紅陽 河南葉縣南,北有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