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畢寶魁的博客
142--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譯文】
綿延起伏的青山,橫亙在城郭之北;清澈透明的白水,環繞在城郭之東。我們即將在此處分手,您將要踏上萬里征程,仿佛隨風飄轉的孤蓬。空中的浮云漂浮不定,仿佛您行無定蹤;將落的紅日不忍遽下,宛如我的依戀之情。我們揮手告別,將從這里各奔前程。兩匹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離別同伴而蕭蕭長鳴。
【注釋】
[郭]外城。此處與下句的城互文見義,泛指城郭。 [孤蓬]蓬草常常被風吹起,飛轉無定,常用以比喻游子。 [蕭蕭]馬鳴聲。《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 [班馬]離群的馬。
【評析】
李白的律詩自然流動,不為格律所拘,透出一股飄逸靈動之氣。前人評曰:“李白于律,猶為古詩之遺,情深而詞顯,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歸,開郁宣滯,特于風騷為近焉。”(《李詩緯》)本詩即有這種特色。
首聯對起,點明送別的地點。“青山”、“白水”、“城”、“郭”兩組詞均是互文見義,意謂青山白水環繞著城的東北方向,不必拘泥。頷聯用流水對法,自然流動。頸聯對仗工穩,比喻妥帖,絕無斧鑿痕跡。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無定跡,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銜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甚為精到。末句以馬寫人,用側面烘托之法表現兩人的離愁別緒,情意深婉。“蕭蕭班馬鳴”借用《詩經》中的成句,只增加一“班”字,卻增加了無窮意蘊,使其完全融化在自己的詩境之中,尤能顯示詩人用典的巧妙。
小詩寫得靈動跳脫,新穎別致,不落俗套。詩中形象生動,色彩鮮明,青山白水相襯,紅日白云互映,境界全出,長鳴的班馬更增加畫面的生氣。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