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畢寶魁的博客
140--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頗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譯文】
我十分景仰愛慕您這位孟老夫子,天下早在流傳您的風流儒雅。年輕時便遺世高蹈,不追求富貴榮華;到晚年依然淡泊高逸,隱居在青松之下。月下醉酒經常進入圣人的妙境,迷戀鳥語花香而不肯當官受人管轄。您象巍峨的高山那樣只能仰視而不可超越,我只好向您高揖效仿,以分得一點芬芳和高雅。
【注釋】
[紅顏]臉色紅潤,代指青年。 [軒冕]古代卿大夫之車輿服飾,代指仕宦。 [中圣]謂飲清酒而醉。《三國志·魏志·徐邈傳》:“時科禁酒,而邈私飲,沉醉校事。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圣人’。”徐邈平日謂清酒為圣人,濁酒為賢人。因其飲清酒而醉,故曰“中圣人”,如果是飲濁酒而醉,則當說“中賢人”。 [高山]比喻人道德高尚,難以企及。《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p>
【評析】
李白此詩大約寫于寓居湖北安陸時期(727-736)。李白在這一時期到周圍各處游歷,與孟浩然相識并結下深厚友誼。本詩即表現對孟浩然的無比景仰愛慕之情,也委婉地表現了詩人自己的精神世界。
首聯點題,開門見山,直抒胸臆,從意境上統攝全篇?!皭邸睘槿姷氖闱橹骶€,“風流”二字為孟浩然品格氣質的主要特征,有提綱挈領之妙。中間兩聯具體寫孟浩然的風流。寥寥二十字,勾勒出一位高臥林泉,風流自賞,不為塵物所動的高士形象。“紅顏”對“白首”,從縱的方面來寫,概括出孟浩然大半生的風流情致。他寧肯丟棄達官貴人的車馬冠服,也要高臥于松風白云之下。通過這一棄一取的行為上的對比,凸現出其超凡脫俗的氣度風范。臥字尤精妙,活脫脫地畫出一位瀟灑出塵的隱士神態,確有不食人間煙火的情韻。“醉月”對“迷花”,從橫的方面描寫其隱居生活。兩聯詩各有側重,錯綜有致。前聯詩著眼于時間,即縱向概括,取意上先反后正,先棄而后??;后聯詩著眼于空間,即橫向拓展,取意上先正后反,由隱居而不事君??v橫交錯,筆法靈活。尾聯回應首聯,再度表現對孟夫子的景仰之意。
本詩以情構篇,線索分明。開頭寫吾愛之意,中間寫孟浩然可愛之處,最終表敬愛之情,形成抒情――描寫--抒情的結構,隨情而詠,自然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