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大家都聽過,錢是賺出來不是省出來的。確實,光靠每月工資“摳”出一部分存進銀行,恐怕連一個億的“小目標”都沒法實現(xiàn),畢竟不少人一年工資的漲幅或許還比不上豬肉價格的上漲幅度。但是不存錢卻是萬萬不能的,畢竟日后想要收獲財產(chǎn)性收入,有存款作為本金是基礎。那么,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存款不僅成為其他投資方式的本金,更要讓閑余資金產(chǎn)生豐厚收益。
如果你的存款方式還是在強忍著沒去動用工資卡里的錢,那你可能還沒找到存款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些優(yōu)勢你都能從存款產(chǎn)品中找到
首先,大多數(shù)存款方式的流動性都相對較強。就算不像活期存款一樣可以隨時支取,但即便是定期存款,也可以提前取出,僅僅只損失一部分利息收入,避免了手頭資金因用于投資而周轉不靈的窘境。
其次,錢存銀行風險較低。一般來說最大的風險就是銀行遇金融風險導致本金和利息的損失。在大多數(shù)的人固有觀念里,銀行實力雄厚沒有破產(chǎn)風險,事實上這一觀點是錯誤的,銀行都存在發(fā)生金融風險的可能性,只是風險相對較低罷了。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5月1日起,中國《存款保險條例》正式實施,實行限額償付,在符合相關條件的情況下,可獲得最高人民幣50萬元的限額償付。
最后,也是大多數(shù)人最關心的收益。需要明確的是,收益與風險并存,風險較低的存款所獲的利息與其風險程度相匹配不會產(chǎn)生高額收益,但是,基礎配置也是財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尤其是在部分資產(chǎn)用以追求高收益的同時,需要依靠配置低風險的存款來平衡風險。
選對存款方式收益一樣亮眼
回到大家關心的收益問題上,你覺得存款利息聊勝于無,或許是因為你將“存款方式”與“活期存款”畫上了等號。實則不然,除了活期外,下面那么多的存款方式都在等你開發(fā)——
定期存款,即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存期最短3個月,最長5年。一般來說,存期越長,利息收入越高。根據(jù)現(xiàn)行的基準利率,3個月定存的年利率為1.1%,3 年的則高達2.75%。在此基礎上,銀行還有自主定價權,可在基準利率上進行上浮和下降的調(diào)整。同時,由于央行取消了5年期定存的基準利率,因此這一區(qū)間的利率制定也給了銀行更大的自主權。
大額存單,作為一種大額存款憑證,在到期之前可以轉讓,期限不低于7天。一般來說,大額存單比同期定存有著更高的利率,也就是能獲得更高的利息收入。然而,大額存單的投資門檻較高,根據(jù)央行指定的《大額存單暫行管理辦法》,個人投資人認購大額存單起點金額不低于20萬元,機構投資人認購大額存單起點金額不低于1000萬元。
通知存款,是一種不約定存期、一次性存入、可多次支取,支取時需提前通知銀行、約定支取日期和金額方能支取的存款。不論實際存期多長,按存款人提前通知的期限長短劃分為一天通知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兩個品種。這種存款方式,對于未來有大額資金需求,但是又不確定具體使用日期的人來說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避免資金閑置的同時獲得了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不過,通知存款同樣有起存金額限制,人民幣通知存款最低起存金額5萬元、單位最低起存金額50萬元。
外幣存款,簡單來說就把存人民幣變成了存外幣,活期、定期以及通知存款都有對應的外幣存款方式。近年來,我國居民手中外匯存款余額增長越來越快,盡管外幣存款利率普遍低于人民幣,但對于手中持有外幣的人來說同樣不能懈怠。盡管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手中外幣的持有量和人民幣的金額相比必然較少,但是“蚊子腿再細也是肉”?。?/span>
牢記小貼士存款更無憂
具體怎么存款才能更大程度的降低風險、收獲利息,我們以定存為例介紹以下這些小貼士:
1.貨比三家。正如上文所言,現(xiàn)在銀行的自主定價權進一步擴大,大多數(shù)銀行的各類存款利率會在基準利率基礎上進行上浮,但是其浮動比例卻是不同的,不妨擦亮雙眼,在比較后進行選擇。
2.部分提前支取。定存的一大風險其實就在于提前取出會損失定期利息,只能按照活期利率進行結算。但是如果不是全部取出,僅僅部分提前支取,那么剩余部分仍然按照原定定期利率。
3.分段存款。這一招其實同樣是為了防止提前支取的情況出現(xiàn),舉例來說,如果是定存10萬元,不妨分為1萬元、3萬元、6萬元,分別存入3筆金額(具體分法按實際需求來定),這樣同樣可以避免在手頭資金周轉不靈時帶來的全部利息收入的損失。
附:1980-2016年中國通貨膨脹率
來源:好金貴財經(jīng)《1980-2016中國通貨膨脹率歷年數(shù)據(jù)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