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先生:一個重度的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傳送門:市場先生:一個重度的間歇性精神病患者)一文里,我們得出了“市場短期無效,長期趨于有效”的結論。市場的有效性來自于價格對價值的歸回,而無效性是由市場的起源和構成造成的。
市場是由眾多個體組成的集合,既然這種集合導致了市場的無效,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個體一旦融入市場,就會受到集體情緒的影響而變得“無能”?是個體本身的原因還是市場的原因還是兩者兼而有之?我們應當怎樣消除市場加諸的不利影響?
專注研究人類心理學的經典之作《烏合之眾》里,對“群體”給出了一個清晰的定義:群體不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人群的集合,而是一群人在某種共同的特定情況下自覺消除個性,大家的思想和感情朝著同一個方向發展,形成一種新的共有性的集體心理。從這個定義不難看出,股市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群體”,其參與者不是因為性別、職業和國籍等因素而聚集,而是在“獲利”這一明確的目標驅動下集結在一起形成的人的集合。
芒格在《窮查理寶典》里談到“人類誤判心理學”時,也從歷史和生物進化的角度闡釋了人類具有“自覺消除個性”的特點。人類作為群體性的社會動物,在種族發展過程中為了實現更低的生存成本和更高的生存效益,需要自覺消除自身與眾不同的個性,以便更好地融入群體。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也是人類不斷將“避免不一致”和“社會認同”的思維傾向刻入種族基因的過程。同樣,為了更好的參與到股市這一群體中,“求同存異”也成為必修課。
有了市場是群體這一認知,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市場不等于構成其每一個因子的個體相加之和。市場的特性是一種全新的普遍特質,與個體的思想和感情截然不同。
《烏合之眾》作者居斯塔夫·勒龐認為,作為個體,每一個人的心理都由有意識因素和無意識因素共同影響。其中,有意識因素是造成每個個體之所以與眾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遺傳和教育的結果,直接影響人智力的差異。而無意識因素則包括個體的本能和感情,比如在感情范疇內就有宗教、政治、道德等感情。無意識因素是我們這個種族的共性,影響人的性格。在群體里,被吸收進普遍特質的,是人類性格的普遍品質,及受無意識因素影響的那一部分。所以在群體心理里,個人的智力差異是被削弱了,異質淹沒于同質中,無意識的特點占了上風。也正因如此,居斯塔夫·勒龐得出了這一結論:群體永遠無法完成知識水平要求較高的事情。
雖然巴菲特一再強調投資是一項不需要過高智力的事情,但需知這是他站在自身立場說出的話語,而且他一再強調的投資者心態其實是比智力因素要求更高的挑戰,他所說的“簡單”對于很多投資者來說仍是不可企及的目標。尤其是在我國股市里,因為發展歷史較短,多數投資者知識儲備與能力尚且不足,更不用說更高層次上的心態與性格上的成熟了。由這樣的群體構成的市場,表現出盲從、瘋狂、過度樂觀和悲觀等諸多不理性情緒,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以看到,市場的普遍特質在個人獨處時并不具備,這是由諸多原因引起的。一是群體會給人以權威性的錯覺,認為“人多力量大”、“人多的地方安全”,這種錯覺會讓人產生依賴心理,做出單獨一人時不敢做的非理性舉動。而群體的虛擬性造成其不用對任何一個個體負責,當束縛個人行為的責任感消失,會更一步助長個體的肆意妄為。二是群體具有傳染性,這種現象雖然難以解釋,但確實存在,類似于催眠。《烏合之眾》認為,在任一群體中,任何情緒、行為都具有傳染性。只要屬于群體,個體都會“身不由己”。第三點作者歸結于“個體容易受到群體暗示”,阿甘認為這一點更像是第二點的根源。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已經揭示出,失去自己有意識的個性時,身為群體中的一份子,個體會服從引導者的心理暗示(讓人聯想到芒格所說的“權威—錯誤影響傾向”),做出與自身性格和習慣相悖的事情。這種影響比催眠者更為強烈,因為暗示對每一個個體都起作用,并且互相影響。理解了這一點,也就能解釋市場上出現哀嚎一片或者集體狂歡的原因了。
不能逃離市場這一群體,不能規避市場加諸于身的負面影響,就只能“帶著腳鏈跳舞”,在完善自我上下功夫了,唯有如此,才能降低群體對個體的不利影響,實現正能量最大化。
好在《烏合之眾》里也說了,群體對個體的影響是中性的,可能好可能壞,所以還是個體要有能力把控群體對自身的影響往好的方向轉變。
芒格給出了許多具體且操作性很強的建議。比如在認知層面有人類誤判心理學,25種錯誤傾向幾乎涵蓋了人類思想和行為等各個方面的心理誤區。在行為層面,芒格主張通過不斷學習,建立思維格柵,形成適合自己的成熟穩健的投資體系和思維框架。除了這些系統性的主張,芒格還提出了列投資檢查清單、向前輩成功者學習經驗、讀點心理學等“小點子”,都是誠意滿滿的建議。
不受市場影響是一個不簡單的層次,而看到其不好的一面并為我所用就是更高的境界了。事實上,要想在股市里實現超越多數投資者的目標,這一點又是不得不做的功課。至于其方法,仍與強化自身如出一轍。此外,只要看巴菲特、芒格的一些文章和講話等資料,也不難發現兩位投資大師對閱讀、終身學習的重視、提倡和身體力行,因為這才是實現投資成功的正道。正如巴菲特所說的: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投資成就,是依靠自己的自律和別人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