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營業收入:
解讀:1、營收榜單:整體榜單無意外,順鑫農業、維維股份、豐聯集團的酒業數據暫未納入。
2、陣營分化:
第一陣營,繼續鞏固。茅臺,作為高端酒的帶頭大哥,對整個白酒市場的人氣恢復,起到引領作用。五糧液,順勢而為,水漲船自高。 洋河,很穩健,也可以說更趨于保守了。
第二陣營,亮點不多。國窖1573的恢復性增長,打開了瀘州老窖產品體系的上升空間,明年特曲類中檔酒能否接上力,尤其關鍵。將黃鶴樓納入懷中的古井貢,在營收上,暫沒看到明顯變化。 傳聞啟動IPO的郎酒、近期愈發低調的劍南春,庖丁解酒對其數據了解甚少,但更值得重視。在此輪高端酒復蘇引領的過程中,醬香紅花郎、水晶劍南春也可能恢復更快。
三四陣營,區域盤整。三四線品牌在盤整、萎縮, “區域性” 特征更加明顯,盤踞在一個省,面臨著利潤下滑、地盤縮小、處處被動的局面。亂世出英雄,在最應該脫穎而出的時間沒顯露出來,也意味著可能再無機會,以徽酒、鄂酒、魯酒為代表的三四白酒品牌,卻呈現出崛起乏力的疲態。當然,不排除像毛鋪苦蕎酒或個別品牌成功的可能性。
3、2017年,或中高端酒之年。
高端酒,因漲價過快、渠道提前備款備貨(透支未來)、產能逐步釋放、政經輿論環境的約束,不可能無限上漲或持續性時間不會長,預計高峰在2017年Q1。
中端酒,信心得到修復的品牌廠商,在高端酒強勢反彈的刺激下,會逐漸加大中高端酒的投入與引進。近期經濟數據有好轉的跡象以及溫和通脹預期、 國企混改力度,民間商務、投資會逐步活躍起來,這些均會有力的推動中高端酒市場的恢復。若中高端酒沒能接力成功,則此輪白酒行業的恢復,也只能定性為階段性反彈。
低端酒,產能、庫存龐大且分散,去產能、去庫存還需要一個漫長過程。庖丁解酒重申2014年拋出的觀點:(1)并購、重組,不是中國白酒行業的必然路徑,啤酒行業不能作為我們的對照樣本。(2)低端酒的產能,唯破產才能化解。垂直掙扎的地方小酒廠或液態法為主導的酒,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千萬不要奢望有人來收購。(3)低端酒市場,應有或必將誕生全國性品牌,肯定不會超出10個。當前,幾大勢力在醞釀,名酒派(博大酒業、五糧液系列酒、茅臺系列酒)、東北派(老村長、東北坊)、京酒派(牛欄山、紅星)、鄂酒派(稻花香、枝江、勁酒)等,未來誰主沉浮,只有拭目以待。
解讀:1、在18家企業中,同比16家有正向增長,表明行業復蘇的力量在擴大,是個好跡象,但尚需繼續觀察。
2、從前三季營收同比看,沱牌舍得、水井坊同比增幅較大,排第一、二位。 原因分析:新團隊主動釋放業績以迎合市場預期。沱牌、水井坊,屬去年做個大底、高端酒行情帶動、新團隊激情的多方提振效果。
3、以五糧液、瀘州老窖、茅臺為代表傳統川貴板塊的增幅,較以洋河、今世緣、古井貢等為代表的華東新貴板塊的增幅明顯大一些,值得玩味、觀察。
4、金種子、青青稞酒、迎駕貢酒,增速下滑或接近零增長,其中:多項庖丁解酒分析指標顯示金種子很危險、下滑態勢仍無法止住,料2016年全年虧損。青青稞酒,近兩年,投資中酒網、威士忌、紅酒,動作太多、零亂,曝露在經營戰略上的搖擺不定。
二、扣非凈利潤:解讀:
1、白酒市場的強分化特征,在凈利潤上體現最明顯。
2、前四名的營收,可能占全行業20%不到,但利潤可能占據全行業90%,茅臺一家可能占40%。
3、古井貢,扣非凈利潤與其營收排名不一致,顯示低于主要競爭對手口子窖以及今世緣。收購黃鶴樓、啟動全國化,當然這都是要花錢的。
4、金種子凈利潤僅100萬,ST皇臺才摘掉的帽子,估計又要戴上。
解讀:1、扣非凈利潤同比,沱牌舍得同比8000%,非常嚇人,但實際僅5400萬元左右,并還不能說明沱牌在業績層面上有重大改善。
2、讓人意外的,茅五洋瀘的凈利潤較同期增幅在10%上下,但是沱牌、老白干、水井坊、金徽酒等都呈現30%以上的驚人增幅。如果,你對照凈利潤額來看的話,這些驚人的增幅,并沒有多少的含金量。
3、當然,這或從另一方面佐證,三四線品牌也在慢慢進入恢復期。
解讀:1、扣非凈利潤率,是衡量企業持續創造力、真正造血的最重要指標。
2、茅臺、洋河的,非常符合預期。五糧液,略低于預期,延續近三年表現,原因在于要持續加大市場投入,以甩開洋河的貼身緊逼。
3、古井貢,簡直讓人大跌眼鏡。這個全國化進程,若完全靠輸血去支撐,那肯定也是有問題的。并購黃鶴樓,目前并表的信息相當有限,還看不出是否需要輸血。若非如此,古井貢自身板塊存在失血過多問題。
4、沱牌舍得、老白干,隨時有虧損的可能。
5、金種子、皇臺,是對難兄難弟。
三、經營性活動凈現金流余額:
解讀:1、經營性現金流凈值,代表企業經營過程中外部資金的流入、流出情況,凈額越高,則企業吸引力越強。
2、茅臺,是真的逆天,據庖丁解酒分析這應該是創了茅臺的歷史新高,由此推演:茅臺2016年銷售額,將肯定是再創歷史新高。
3、金種子又墊底,危機程度似要趕超ST皇臺。沱牌舍得,好像也不是太妙。
四、應收票據:
解讀:1、應收票據,五糧液延續近3年表現,以近85億金額,繼續排第一。洋河,仍然是一慣的高冷,應收票據非常之少。
2、茅臺,有點意外,居然掉到第四位。估計是茅臺近期對票據結算有所限制,也可能是大量承兌到期結匯所致。
五、預收款:
解讀:1、預收款,是是企業下季營收的風向標,通俗說也是蓄水池、余糧。
2、在上圖中,預收款前五位排序,與行業地位、營收規模,保持著驚人的一致。 洋河、瀘州老窖、古井貢三家的非常接近,應該也是首次發現。
3、五糧液的預收款,67.23億元。庖丁解酒從此數據可得出一個推論:五洋之爭話題或將告一個段落。 原因: 五糧液營收177億、預收67億,遠超洋河營收146、預收13億之和,超出洋河的比例達到53%,估計也是近五年來最大的營收差距。庖丁在2015年曾指出《洋河可能錯過超越五糧液的最好時機》。
4、最搶眼的,還是老白干。三季度預收款達到8.46億元,排在18家酒企中的第6位。在中報分析時,庖丁解酒還挺擔心老白干的狀況(利潤持續下滑、凈現金流凈值負、預收款下降較快至3.81億),這第三季度預收款就一下子凈增了4.89億(營收只增長了8.92%),庖丁解酒只能表示:奇怪,一時還參透不了這其中邏輯,難道有什么重大利好、渠道政策在刺激。
解讀:1、預收款較期初比,迎駕貢的數據,沒有任何參照意義,預收款額只有1200萬元。
2、五糧液、茅臺同比增長237%、110%,兩家都是在較大的基數上實現的,只能說明茅五的市場地位在繼續強化,渠道資金在追飛天、普五。庖丁解酒認為,在飛天茅臺產能不足時,普五將會得到越來越多渠道的關注,一旦普五漲價預期持續強烈,并自然的打開了渠道價差空間,則2017年五糧液業績表現或也將讓人吃驚。
漲或不漲、何時漲、漲多少,這個節奏與細節的掌控,將非常考驗老板們智慧。
3、從上圖看,18家企業中近11家的預收款較期初是在下滑,似乎表現三季度銷售表現低于預期,都在靠之前的預收款(余糧)來調節、補缺。
4、沱牌舍得,預收款居然下滑了64.42%,與之前非常搶眼的 “ 營收增幅34.72%、排第一位” 形成巨大反差。庖丁解酒推測沱牌舍得實際的銷售情況,可能并沒有多大改觀,前面的靚麗的營收數據,相當部分是來自去年的預收款調劑貢獻出來的。 有待觀察。
解讀:
1、預收/營收比,反映出預計收款的對對未來營收的潛在貢獻能力。
2、茅臺,手握173.93億巨額預收款,這個蓄水池挖得是真的很深。這也印證了庖丁解酒半年報中分析結論:茅臺9月份即可完成全年任務。
3、最要關注的是老白干,預收款/營收比為51.09%,僅次于茅臺、還高過五糧液。庖丁解酒通過連續季報分析發現,老白干,估計是白酒上市公司中最會使用預收款項來調節營收的,待有機會再重點剖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