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房子是女主人劉勇敢在經濟緊張、同時全職照顧1歲寶寶的時期完成的。165㎡、三居室,她擔任軟硬裝設計、監理和采購。本文便是她在裝修房子時總結的經驗,并選擇了幾條療程短、見效快的家裝急救指南,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下面就看看我們的女主人劉勇敢怎么說吧~
對你不熟悉的風格也不必有偏見,任何一種風格都能美到喚醒你對裝修的熊熊欲火和對生活的憧憬。所以沒必要再顧慮哪種風格更入時,哪種更洋氣,哪種看起來更有品位了,把家留給內心,喜歡什么整什么,家不就該是無數個一見鐘情的集合么?
不同于商業空間,住宅通常大的功能分區是由戶型基本確定了的。但家是個及其細膩綜合的空間,在每個房間做好進一步的分區規劃和合理動線,會讓舒適度倍增。我在這套房間內所做的最重要的分區和動線設計體現在客餐廳,最主要的手段是利用地臺和半墻隔斷來引導視線的聚焦和走向。
原本的客廳和餐廳共用一個面積較大的長方形空間,周邊連接著入戶門、廚房、客衛、陽臺,如果不做改動直接用家具分區當然可以,但過于平淡,所以我首先在客廳區地面起了個地臺,沙發茶幾座椅之類都集中在這個區域,又用同色木地板在與之相連的墻面及頂面作強化,立體的造型和木材質感令這個休閑空間更顯生動舒適。▼
做客廳地臺的另一個考慮是順便用它的邊界把開放式陽臺劃分出一個功能區域,因為當你不把陽臺當做晾衣服或儲存雜物的空間時,它就能立刻化身為你的第二客廳,我把這里劃作孩子的游樂區了。▼
為了讓這個區域劃分更自然,我在客餐廳之間設計了一個隱形的走廊,用一道弧形半墻勾勒出邊界,和客廳地臺的弧形邊界相互呼應,而半墻的走向又兼顧了視線上遮擋開放式洗手間的需求,這樣整個客餐廳的分區和動線就基本成形了。▼
與此類似的,我還在主臥開放式陽臺處用地臺劃分出了一個可以畫畫和閱讀的的半工作間,擴大了臥室的適用范圍。這種方式在硬裝上不會增加多少成本,卻很自然地把房間的邊邊角角都利用起來,且制造出視覺上的層次感,這么好用,你們不要上癮哦!▼
在衛生間的浴缸下做了與浴缸背景墻同色的地臺,視覺上呈現出干濕分離,錯落的立體感。▼
我因為多處采用了地臺,相當于局部抬升了地面,這樣考慮到層高吊燈就不合適了。而我對吸頂燈又一貫持有一棍子打死的偏見,所以軌道燈就成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它有多個燈頭且方向可調,能夠滿足整個空間的照明需求,同時它的點狀光源打到墻面或家具上,形成的漸變的光暈,又給整個畫面加持了lomo效果。你的臥室和五星級酒店的房間總是差那么一點感覺,原因就在燈光上。▼
同理,以前那些需要吊頂藏射燈做燈帶的墻面,比如電視墻、照片墻、沙發靠背掛畫墻,都可以改用軌道燈,不僅省了一平一百多的吊頂費用,還分分鐘把淘寶買的裝飾畫烘托出博物館藏品效果。走北歐、工業、現代風格的房間,黑色外露的軌道和燈頭可增加幾何結構感,其他古典風格以外的風格可以選擇與天花板同色的軌道燈,同樣適配度很高。▼
地毯的功效就像是照片的濾鏡,換不同色號給你不同氣質——變漂亮就這么簡單。當你覺得顏色單調,只肖一塊花色漂亮的地毯補充;當你覺得顏色龐雜,只肖一塊包羅主要顏色的地毯去統一;當你覺得光線暗了,只肖一塊色彩明快的地毯去平衡;當你覺得家具質感太冰冷,只肖一塊長毛皮毯制造溫暖;總之除了可以在地上打滾的舒適感,地毯絕對是裝飾的好手!我偏愛有異域風情的kilim紋樣以及它的圖騰的變形。▼
補充一點,地毯還有一種很妙的用法,就是把兩塊(或更多塊)圖案、大小各不相同的地毯摞在一起疊搭或拼接搭配,不僅能夠組合出更出彩的花色,而且能渲染出更慵懶、溫柔的氛圍。我自己還沒來得及入手疊搭用的地毯,就先用上個月我在紐約住過的一間民宿拍的照片當做例子感受下吧!▼
一面白墻,除了掛畫、做照片墻,還可以掛毯子啊!特別是拿它去調節色溫,或者去跟點綴色呼應,都是很簡單易用的技巧。重點是,毯子是有肌理有觸感有分量的,因而在混搭時往往比畫框更出彩。面積大點的掛毯,直接掛在臥室床頭做背景,效果也很棒。▼
你在櫥窗里看到的沙發和床就是比家里的舒服比家里的美,是因為層次感啊,那不經意的effortless chic就像女生給基礎款搭上圍巾一樣,毯子、抱枕都是給沙發床鋪疊搭的利器。不僅在色彩上更豐富了,在質感和呈現出的褶皺線條上也更慵懶舒適,給原本傻乎乎的大墊子賦予荷爾蒙的就是它們啦!▼
小朋友需要的不是一個大人家具的縮小版,而是個像積木樓房一樣可鉆可爬可抽拉可拼接的有趣的地方。想要買成品家具實現一個稱職媽媽的心愿并不容易,那就自己改造咯!茉茉的臥室里那個屋檐一樣的小空間,她的操作臺,她的書柜收納柜,她芭比娃娃的家,看上去結構復雜,其實就是由宜家的四格柜和單層隔板組合拼裝改造而成的,無非敲敲釘釘。像這樣的巧思還有很多,便宜實用又有愛的兒童房是需要家長擼起袖子撿回童心來搭積木噠!▼
編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