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起點歷史 (2021-12-03 08:16:34)
說到三國著名的戰役,我們不得不提到赤壁之戰,當時蜀吳兩國聯合抵擋曹操的進攻,在赤壁打了一仗。蜀吳巧妙利用天時地利人和使用火攻打敗了曹軍,華容道是曹軍撤退的必經之地,諸葛亮也是算準了曹操肯定會從華容道走,就命令關羽把守著華容道。
看過三國的讀者也都知道最后關羽就算吃軍令狀也要放走曹操。那么這是為什么呢?在赤壁大戰之前,建安五年,曹操率軍攻打徐州,大敗后的劉關張三兄弟便分開了,關羽無奈只得歸順,曹操非常愛惜人才,格外的器重關羽,但是關羽在得知大哥劉備的消息后就要走,不得已殺了曹操手下的六名將領。
聞訊趕來的曹操非但沒有殺了關羽反而給了他一些銀兩。在后來的赤壁大戰當中,諸葛亮算中曹操會走華容道,便讓關羽率領五百雄兵攔截,關羽立下軍令狀,守在了華容道。不善水戰的曹軍大敗后,曹操領著二百殘兵進過華容道。
起初沒看到有堵兵,曹操便說:我若是諸葛亮我定會派人守在這華容道,這樣就肯定能殺了我曹操了。曹操大笑兩聲,關羽便率兵走了出來。曹操一下驚了,雖說地方兵力不多但是自己的手下都沒有力氣了。不得以曹操只得提起昔日放走了關羽,懇求念舊情放走自己。
其實諸葛亮命令關羽守在華容道一是知道關羽重情義肯定不會殺了曹操。二是當時曹操還不能死,曹操一死北方各大勢力肯定會大亂,加上當時吳國勢力雄厚,蜀國根本不能抗衡,聯手把曹操打的元氣大傷,這是最好的緩兵之計。
本帖內容來自新浪博客>文史博客板塊
(讓關羽來守華容道是基于諸葛亮深邃的戰略眼光,關羽出于義氣會放曹操一碼的結局諸葛亮應該是預知的,只是當時不能說破。曹操之前對關羽的厚愛在關鍵時刻居然起到了保命的奇效,這個結局估計當初曹操也沒有料到,正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一林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