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瑞虎探秘
了解中國歷史的人,對于古代的四大美女都有耳聞,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但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卻知之甚少。比如:四大美女,為啥稱之為“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有什么歷史背景?還有,就是他們都是怎么死的?結局如何呢?又有幾人知曉呢?接下來,編者將就此問題給大家一一解讀,請坐穩扶好!
“沉魚”西施
西施,春秋戰國越國人,因居住在村西,稱之為“西施”。在四大美女中,她的容貌是最姣好的,一直以來被評為四大美女之首。關于名號“沉魚“的故事,話說,有一天西施在河邊洗衣服,因為她粉面桃花,相貌過人,魚兒看到她河水中的倒影,都被迷醉的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所以人們稱她有“沉魚之貌”。
西施原本是越國人,越王勾踐為了復仇,最后使“美人計”將西施送到吳國,讓西施蠱惑吳王,最后吳國滅亡,勾踐得以復國。關于之死,歷史上說法眾多,有人說西施在勾踐滅吳后,被吳人沉入江中;有人說被范蠡沉入江中;有人說西施最終自縊。總之,由于年代久遠,史料缺乏,西施的歸宿成為千古之謎。
“落雁”王昭君
王昭君,本來是西漢漢元帝從民間選入宮的宮女,舉止端莊,姿容絕美,因沒有給畫師毛延壽塞紅包,被畫的很丑,不得漢元帝寵幸,后來為了巴結匈奴,出塞和親,遠嫁邊關。遠嫁途中,王昭君停車彈奏《琵琶怨》,琴聲凄婉悅耳,使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于平沙之上。故人稱昭君有“落雁之美”。據記載,王昭君剛嫁過去兩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就病故了。按照匈奴習俗,夫死從子,昭君又嫁給了單于的兒子; 12年后,單于又死了,王昭君自此寡居匈奴,不能歸國,最后郁郁而終,留下一座“青冢”。
“閉月”貂蟬
據《三國志平話》記載,貂蟬原本是山西一村姑,呂布的原配妻子,后來戰爭失散后,淪為王允的婢女。話說,一天晚上,貂蟬在后花園拜月,忽然,輕風吹來,一片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原來明亮的月亮黯淡了不少,故人稱貂蟬有“閉月之姿”。
自古紅顏多薄命,貂蟬是三國的第一美人,也是四大美女中死的最慘的一位。她被一次又一次的利用,為完成使命,多次犧牲自己。先是獻身呂布,除掉董卓;呂布死后,被曹操占有,后送給關羽,關羽沒有接納。關于貂蟬的結局,一說是呂布死后,曹操強納為妾,貂蟬寧死不屈而自殺;一說是貂蟬被送給了關羽,關羽認為她水性楊花,將其斬殺,真假難辨。
“羞花”楊貴妃
楊貴妃,山西河東人(山西永濟)。本名玉環,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據說花兒見了她都要含羞閉合。人稱其有“羞花之容”。本是李瑁的妃子,被李隆基奪取后封為貴妃。
關于楊貴妃的死,還要從她自身說起。話說,楊貴妃被唐玄宗李隆基封為貴妃后,受到唐玄宗百般恩寵。由于過于寵信楊貴妃,重用他的哥哥楊國忠,致使國政荒廢,安祿山趁機作亂,唐朝陷入動亂之中。唐玄宗趁亂出逃,跑到一個叫馬嵬坡的地方,唐玄宗的衛隊提出要挾,要求下旨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否則就不保護皇帝西行了。迫于形勢危機,又聽信身邊人說,此次災難全是楊貴妃的過錯。唐玄宗迫于無奈,下旨用白綾把她吊死了,終年38歲。一代美人,在馬嵬坡香消玉殞...
內容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