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小崔讀書說事 2021-05-10 19:40
導讀:多爾袞在世的時候可以說是威風八面,雖然不是皇帝卻勝似皇帝,但他去世之后卻被他一手扶植起來的順治皇帝掘墓鞭尸,下場不可謂不慘。那么,他唯一的后代東莪(é)格格去了哪里?結局怎么樣呢?
多爾袞一生風流,卻只有一個女兒
多爾袞一生先后娶了六位福晉,側室小妾也有十來個人,不知是多爾袞本人不爭氣還是妻妾們的肚子不爭氣,反正多爾袞一生只育有一女,取名東莪,多爾袞之所以給女兒取這個名字是為紀念他的姐姐東果公主,東莪生于崇德三年,是側福晉李愛淑所生,李愛淑來自朝鮮宗室,父親為李世緒,封義順公主。
多爾袞是清朝時期最為傳奇的親王,也是清朝歷史上權力最大的親王,他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由于其兄清朝第二任皇帝皇太極去世倉促沒有立下遺囑,所以多爾袞和皇太極長子豪格成了皇位最有力的兩大競爭者。
多爾袞本有機會繼承皇位,但由于清朝中忠心于皇太極的重臣如索尼和鰲拜等人不肯臣服于多爾袞,堅持要擁立皇太極的后人為帝,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鄭親王濟爾哈朗提議由皇太極幼子福臨繼位,自己和多爾袞攝政,這個提議得到了努爾哈赤次子禮親王代善的贊同,多爾袞在權衡利弊之下決定擁立了年幼的福臨為帝,是為順治帝,多爾袞則成為攝政王。
多爾袞成為攝政王之后幼年的順治就基本成了傀儡,而多爾袞更是和順治的老媽孝莊傳出緋聞,這些都讓順治對多爾袞十分憎恨,但順治由于年幼只能暫時隱忍。
多爾袞在順治七年(1650年)去世后,順治為了安撫多爾袞的同黨,暫時追謚多爾袞為義皇帝,上廟號為清成宗,但是順治很快就肅清了多爾袞的黨羽,并借機大肆清算多爾袞,順治很快就褫奪了多爾袞的帝號,并將下葬之后的多爾袞掘墳鞭尸,還褫奪了多爾袞生前所遺留下的睿親王爵位,而他的子女也受到了牽連。
多爾袞一生風流成性,他在成為攝政王之后廣納美女,滿、蒙、漢以及朝鮮族很多民族的美女都成為多爾袞的女人,但多爾袞正是由于縱欲過度,反而導致他的生育率極低,多爾袞一生無子,只有與朝鮮皇室女子生下唯一的女兒東莪格格。除了唯一的女兒東莪格格之外,多爾袞的親弟弟多鐸還曾將第五子多爾博過繼給他為兒子傳承香火。
其實拋開根本不太可能的孝莊與多爾袞緋聞,順治與多爾袞的矛盾主要在于權力之間的矛盾,因此順治在將多爾袞進行政治清算開棺戮尸之后并沒有對他的子女趕盡殺絕,畢竟都是堂兄弟妹。
東莪格格的去向
順治對多爾袞進行政治清算之后,他將多爾袞家產抄沒,并將多爾博繼承多爾袞的睿親王爵位褫奪,命多爾博歸宗回多鐸一支,當時多爾袞唯一的女兒東莪格格年僅13歲,多爾博年僅8歲,順治命將二人交由多鐸第二子信郡王多尼看管。
這是史書上最后關于東莪格格的記載,在信郡王多尼府上她的下落如何就沒有記載了。
不過民間關于東莪格格傳聞倒是不少,主要傳聞就是信郡王多尼后來心地寬厚偷偷將東莪格格放出了京城,因此東莪格格就流落到了民間,東莪格格在民間與一漢族書生相戀,最終她嫁給這位書生,由于東莪格格深知官場險惡,所以她沒有讓書生參加科舉步入仕途,最終書生與東莪格格在民間安貧樂道的相伴一生。
其實這個傳聞根本經不起推敲,多尼怎么可能冒著得罪順治的風險放堂妹東莪格格離開,再說東莪格格一個年幼女孩,還出身貴族家庭,獨自一人又怎能在民間生存,所以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民間幻想而已,老百姓傾向于憐憫弱勢群體,于是給慘遭家族變故的東莪格格編排出了這么一個美好結局。
雖然史書上關于東莪格格的最終下落沒有記載,但通過歷史上的一些蛛絲馬跡就能了解東莪格格最終結局,這還得從康熙第六女固倫恪靖公主說起。
固倫恪靖公主是康熙非常喜愛的女兒,也是康熙和親蒙古喀爾喀部的公主,她下嫁了喀爾喀第三代土謝圖汗、博爾濟吉特氏喀爾喀多羅郡王敦多布多爾濟。
固倫恪靖公主下嫁蒙古喀爾喀部之后對喀爾喀進行了很強的政治干預,由于固倫恪靖公主政治地位很高,所以歷史上關于她的記載非常多。
根據地方志《固倫恪靖公主府志》記載,在當時固倫恪靖公主府上曾經居住過一位愛新覺羅氏的皇族后裔女孩,據記載這位皇室女孩是睿親王多爾袞曾外孫女,這也意味著多爾袞唯一的女兒東莪格格最后是和親到了蒙古。
其實想一想歷史上順治這么做也很合理,順治沒有對多爾袞的后人趕盡殺絕,但是東莪格格常年留在京城也讓順治看著煩得慌,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她作為宗室女子和親到蒙古去,這樣東莪格格有了不錯的歸宿,順治也眼不見心不煩了,是非常不錯的辦法。
那么東莪格格是什么時候嫁到蒙古喀爾喀部的呢?這就得從史書中尋找自順治七年多爾袞去世之后清朝都有哪些公主和親到蒙古。
順治七年之后清朝共有兩位公主和親到蒙古,一位是在順治十三年(1656年)下嫁科爾沁土謝圖親王巴雅斯護朗,史書上對于這個記載只是一筆帶過,并沒有交代這位和親的格格出身,只稱其是以多羅格格身份和親科爾沁。
另一位是在順治十五年(1658年)也是和親到科爾沁,這位格格下嫁的是孝莊的侄孫科爾沁臺吉鄂齊爾,但是這位和親格格任何身份信息都沒有被記載,甚至連她的封號都沒有記載,只稱之為格格。
那么這兩位和親的格格究竟誰才是東莪格格呢?
雖然史書上關于東莪格格后續事跡沒有任何記載,也并不知道她是什么時候去世的,但卻記載了她是什么時候來的。
東莪格格出生于皇太極崇德三年(1638年),按照這個出生年份推算,東莪格格在順治十三年的時候是18歲,在順治十五年的時候是20歲了,按照清朝婚嫁年齡來看20歲結婚算是老姑娘出嫁,所以順治十三年下嫁巴雅斯護朗的多羅格格很可能就是東莪格格。
這個巴雅斯護朗是清朝皇室的老駙馬了,在此之前他曾經娶了皇太極第八女固倫端貞公主,這位固倫端貞公主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才去世,她也是巴雅斯護朗的正妻嫡福晉。
而根據順治十三年出嫁的這位多羅格格記載很簡短來看,她出嫁肯定并不是做巴雅斯護朗的嫡福晉,她嫁給巴雅斯護朗肯定是做側福晉,因此這也很符合東莪格格的身份,她與固倫端貞公主本來就屬于堂姐妹,身份上也低于皇太極之女出身的固倫端貞公主,所以她嫁給巴雅斯護朗做小妾,地位低于出身更高的固倫端正公主也是合情合理。
還有就是在順治十三年這同一年,巴雅斯護朗親自護送妹妹到北京與信郡王多尼成婚,也就是說巴雅斯護朗的妹妹嫁給了多尼,而這很可能是一場政治交換婚姻,巴雅斯護朗的妹妹嫁給多尼,作為回饋,多尼也把自己堂妹東莪格格許婚給大舅哥巴雅斯護朗做小妾。
而且據《固倫恪靖公主府志》記載,曾經在固倫恪靖公主府上居住過的多爾袞曾外孫女的身份是和碩格格,按照和碩格格的身份來說,只有是親王后裔的女子才有資格晉封為和碩格格。
鄂齊爾的身份是科爾沁臺吉,巴雅斯護朗的身份才是科爾沁親王,所以巴雅斯護朗的身份比鄂齊爾高一些,也只有巴雅斯護朗的后人女子才能獲得和碩格格身份,因此從這些都能推斷出來多爾袞唯一的女兒東莪格格最終下嫁給了科爾沁親王巴雅斯護朗做了側福晉。
寫在最后
其實這么一看東莪格格的結局歸宿還算是不錯,雖然是給巴雅斯護朗做小妾,但在父親多爾袞遭到政治清算之后,順治沒有對東莪格格進行深度報復還給她找了一個比較好的夫家,這對于孤苦無依的皇室孤女來說已經是很完美的結局了。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為宗室進行了大規模的平反,乾隆不但為他八叔允禩和九叔允禟昭雪平反,捎帶著也為將近沉寂了一百年的多爾袞平反,命多爾袞養子多爾博的后人承襲了睿親王的爵位。
小崔拙見,歡迎關注點評,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