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廣闊無垠的華夏大地上,埋藏著數不盡的文化瑰寶,這也為考古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而陜西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陜西黃土埋皇帝”的說法。除了大家熟知的秦帝王陵群墓之外,還有眾多唐朝帝陵和宗親陵墓。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生活在陜西省咸陽市乾縣一帶的村民,在修建西蘭公路采石的時候,不小心誤入乾陵并炸出了一座唐代公主墓。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座公主墓中的唐代公主是誰?她究竟是怎么死的?墓室內的懷抱金銀枯骨的又是誰?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廣闊無垠的華夏大地上,埋藏著數不盡的文化瑰寶,這也為考古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而陜西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陜西黃土埋皇帝”的說法。除了大家熟知的秦帝王陵群墓之外,還有眾多唐朝帝陵和宗親陵墓。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生活在陜西省咸陽市乾縣一帶的村民,在修建西蘭公路采石的時候,不小心誤入乾陵并炸出了一座唐代公主墓。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座公主墓中的唐代公主是誰?她究竟是怎么死的?墓室內的懷抱金銀枯骨的又是誰?
(唐代公主墓室內的場景)
1958年乾縣當地村民在炸山采石的時候,無意間在乾陵附近發現了一座高規格陵墓,人們都猜測這可能是一座帝王陵。
文物局在得知此消息之后,經過兩年的勘測之后,于1960年8月份,才開始對這座陵墓進行保護性發掘。
原來炸藥只是將乾陵的墓道口炸開了,但卻并未損壞乾陵的主體結構。考古學家在發掘這座時候,發現這座陵墓的規模十雄偉。
(唐代公主墓室內的場景)
乾陵是我國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棲身之地,所以考古學家在發掘這座陪葬墓的時候,都抱著非常大的期待。
但隨著發掘工作不斷深入,考古學家才發現這座陪葬墓的規模和規格,都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這座唐代古墓雖然只是一座陪葬墓,但形制卻堪比唐代帝王陵。面積居然達到了6050平方米,而且封土深度更是逼近16米。
(考古現場)
更讓眾多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詫異的是,這座陪葬墓的四周居然環繞著,長275米、寬220米的“圍墻”,這種形制的古墓十分罕見。
乾陵作為埋葬則天女皇的帝王陵,一共有17座大小不一的陪葬墓。據史料記載乾陵的陪葬墓中,埋葬的全都是皇子和公主。
但卻以地位高低、親疏遠近為限制,分布在乾陵的周圍。墓葬的規模越大、規格越高距乾陵越近。
(唐代公主墓穹頂)
為此考古學家大膽推測,這座陪葬墓中埋葬的人應該是章懷太子,因為只有他才配得上如此高規格的墓葬。
而且這座規模達到了6000多平方米的陪葬墓,已經完全超出了墓葬的規格,甚至可以說就是一座只有帝王才配入葬的“陵”。
不過即使是章懷太子,恐怕在當時社會中,也不具備使用“陵”的資格。考古學家在墓室中發現了一塊墓志銘,才最終確定了墓主人的身份。
(考古學家發掘唐代公主墓現場)
當考古學家進入墓室時,才發現墓室中果然別有洞天,墓道內栩栩如生的巨幅唐代壁畫,各種具有唐代貴族特色的奇珍異寶,簡直讓人眼花繚亂。
除了數量龐大的陪葬品之外,墓室中居然還有大量的“唐三彩”。各類人物俑、動物俑、鎮墓獸可謂應有盡有。
最終考古學家在墓志銘中,找到了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原來墓主人是唐中宗李顯的女兒,“永泰公主”李仙蕙。
(永泰公主李仙蕙復原圖)
李仙蕙出生于公元684年,她是唐中宗李顯的第七女。李仙蕙自幼年時就姿色艷麗、才智聰慧,所以深得父親李顯的寵愛。
李仙蕙15歲時被父親封為永泰郡主,并下嫁于武承嗣嫡長子武延基。后因丈夫和懿德太子“私議內幃”獲罪,因受驚嚇導致難產而亡。
雖然她是武則天的親孫女,但武則天為了權利不惜殺子,更何況是孫女呢?后來唐中宗李顯復位,為愛女李仙蕙上尊號為永泰公主。
(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室內壁畫)
并且重新安葬了李仙蕙,將其墓葬移至乾陵內。至此永泰公主李仙蕙陪葬墓,成為了古代史上唯一一個號墓為陵的貴族墓。
永泰公主墓規格之高,遠超于同時代的其他唐代公主。所以考古學家在剛開始挖掘這座墓葬時,才會誤以為挖到了唐代帝王陵。
《舊唐書》、《資治通鑒》等眾多史料中,都對永泰公主李仙蕙之死,做出了十分明確的記載,看過之后不禁令人感嘆:最是無情帝王家。
(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室內壁畫)
武則天步入花甲之年后,豢養了很多“男寵”,最知名的就是“二張”兄弟。他們依仗武則天的寵愛胡作非為,甚至還擅權專政、打擊異己。
考古學家根據史書中的記載推測,李仙蕙的死可能另有原因。或者說她的死和奶奶武則天,對“二張”的縱容有很大關系。
武則天因為“私議內幃”之事,將孫子和孫女婿杖殺后,又將孫女李仙蕙逼死,這也是非常可能的事情。
(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在發掘唐代永泰公主李仙蕙的墓室時,考古學家又發現了一個意外的情況。原來在眾多金銀陪葬品中,居然出現了一對不和諧的白骨。
這堆白骨“枯坐”在金銀珠寶中,已經度過了一千多個春秋,經過考古學家考證之后發現,他居然是一個只有20多歲的盜墓賊。
這個盜墓賊的身旁,散落著一把斧頭和一根金屬撬棍。他的頭頂上方還有一個被重新封堵的盜洞,考古學家推測應該是同伙所為。
而且即使他變成了一對枯骨,手中還緊緊地握著一個刻滿神秘文字的龜甲。這也從側面證實了,永泰公主墓室中存在大量的珍貴史料。
(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室中的盜墓賊枯骨)
一次偶然的意外“炸”出了唐代公主墓,一座堪比帝王陵的陪葬墓重見天日。這座陪葬墓中埋葬的人,居然是武則天的親孫女永泰公主李仙蕙。
永泰公主李仙蕙墓葬,對于了解唐代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1962年這座古墓發掘工作宣告結束,但卻留下了很多令人思考的問題。
英年早逝的永泰公主,究竟是死于難產還是被武則天活活逼死,從唐宋兩代的史料中不難發現,她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政治犧牲品。
以上內容來自今日頭條>歷史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