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納粹德國陸軍元帥 —— 費多爾·馮·博克

德國陸軍元帥 —— 費多爾·馮·博克


 
Fedor Von Bock

    在參加過二戰的18位德國陸軍元帥當中,在資歷和威望方面唯一可與博克匹敵的就只有比博克大5歲的老元帥龍德施泰特了(在20年代就跨入將官行列的僅有他兩人和勒布),如此煊赫的資歷和地位讓博克成為了二戰初期德軍屈指可數的幾位前線戰區指揮官。因此可以說,德軍在戰爭初期的輝煌戰績是和博克出眾的軍事才能分不開的。博克是一位典型的傳統普魯士軍官,對政治毫無興趣,甚至對于納粹黨1938年對國防軍高層的大清洗也無動于衷。對于部下他的要求極端嚴格,甚至有些時候近似于冷酷,加上他那貴族式的傲慢作風,使得他在軍中的人緣并不好。他實事求是的作風更是讓他的直言不諱非同一般。在軍中他是敢于頂撞希特勒的少數高級將領之一,有一次他還當面向希特勒提出反對在占領區進行集體屠殺的意見。不過他同時又是“軍人的天職是服從”這句話的忠實執行者,曾參加7.20政變的密謀在分子施拉布倫道夫在戰后他所著的《軍官反抗希特勒》一書中,曾記述了博克與他的首席參謀特雷斯科夫(7.20政變后自殺)的一段談話。后者曾想將博克拉進反希特勒的軍官聯盟,但元帥很生氣的拒絕使用武力推翻希特勒。他說:“我不是南美洲的一個叛亂將軍。”為免事態惡化,他又警告說:“我絕不允許使元首遭到攻擊。誰敢攻擊元首,我就要為維護元首而懲辦誰”。這就是博克,一位模范的司令官和參謀官。

軍銜:陸軍元帥
生日:1880年12月3日
出生地:諾伊瑪克的屈斯特林
死亡:1945年5月5日
死亡地:荷爾斯泰因,奧爾登堡海軍醫院
父親:莫里茨.博克(Moritz Bock )
母親:奧爾加.馮.法爾肯海因(Olga von Falkenhayn)

    費多爾.馮.博克1880年12月3日出生于屈斯特林的一個軍人世家,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是軍人,他的父親莫里茨.博克由于在普法戰爭中的英勇表現被封為貴族,最后也官至少將;他的母親同樣出自普魯士將門——法爾肯海因家族。(德軍在一戰時期的總參謀長艾里希.馮.法爾肯海因大將也來自這個家族)同樣是將門之后的博克和前面介紹的布倫堡在早年的經歷很相似——博克從小就向往成為真正的軍人,在軍界大干一番,10幾歲的時候博克就進入普魯士皇家軍官學校接受初級軍事教育,先后在格羅斯利希特菲爾德軍校和波茨坦軍校學習。雖然嚴厲的家教讓博克從小養成了嚴格和一絲不茍的習慣并使他在學校里取得了優良的成績,但他待人和藹也讓他贏得了同學的歡迎,他們都親切的稱他為“小博克”。1898年,18歲的博克就以最優異的成績晉升少尉并被選派到近衛第5團服役。1905年任近衛第5團一營副官,兩年后升任團副官,在近衛部隊里的良好表現使他在1910年上調到總參謀部服役,1913年他重新回到近衛軍,出任近衛軍上尉軍需參謀。在總參謀部服役期間,他嚴肅固執的性格和出眾的軍事才能讓他在陸軍中獲得了“屈斯特林的圣火”的綽號。一戰爆發后,他被任命為近衛軍助理參謀官,此后,在一戰的大部分時間里,博克一直擔任著各級參謀官,曾歷任近衛軍首席作戰參謀;第11集團軍參謀部參謀;第200步兵師首席作戰參謀;近衛軍首席作戰參謀;皇太子集團軍群助理參謀官;皇太子集團軍群首席作戰參謀。在此期間,他積累了豐富的指揮和參謀經驗,尤其是在第11集團軍司令馬肯森元帥及其參謀長澤克特少將——他們是一戰時期德軍最優秀的野戰指揮官和參謀長(可謂是一對黃金組合)——手下任職的經歷使他獲益非淺。1918年4月,由于他在皇太子集團軍群首席作戰參謀任上的出色表現,他還獲得了藍馬克斯勛章。

    1918年德國在一戰中的戰敗后,由于凡爾賽和約的顯示,德國的軍事力量被迫大量裁減,這曾讓很多德軍軍官的軍事生涯由此嘎然而止,不過,這并沒影響到博克的前途,在老上級澤克特將軍的提攜下,1920年他被任命為柏林第三軍區參謀長和第3師參謀長,并在當年被提升為中校。1924年調任第4步兵團第2營營長(隸屬于第2步兵師,駐考爾堡),2年后升任第4步兵團上校團長。1929他接替格奧爾格.勃蘭特中將出任第1騎兵師少將師長(駐扎在法蘭克福)。1931年升任斯德丁第二軍區中將司令兼第2步兵師師長。1935年,博克再次獲得提升——接任第3集群司令。1938年第3集群改編為第3集團軍(駐德累斯頓),博克的職務也變為第3集團軍司令。在德國吞并奧地利后,曾短暫擔任過當地駐軍(第8集團軍,由博克的第3集團軍臨時改編而成)司令。不久后,倫德施泰特將軍退役,博克受命接替他出任第1集團軍大將司令。兩次大戰之間的這20年時間里,博克幾乎一直在各級部隊擔任著指揮職務,從營長,團長一直做到軍區司令,集團軍司令,可以說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當時的德軍高級將領中有像他這樣多經歷的并不多見,因此,他自然成為了擔任更高一級前線指揮官的當然人選。

    1939年波蘭戰役的打響終于給了博克這個機會:8月26日,博克大將被任命為新組建的“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下轄兩個集團軍:屈希勒的第3集團軍(駐東普魯士)和克盧格的第4集團軍(駐東波美拉尼亞),共計21個師。(這個集團軍群的規模在當時是僅次于倫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團軍群的德軍第二大戰略兵團,約占當時德軍陸軍師總數的1/5。希特勒將如此多的軍力交由博克指揮,足見希特勒對他的信任)博克“北方”集團軍群的任務是從北面向華沙實施進攻,首先應打通“波蘭走廊”建立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的聯系。爾后以全部兵力實施協調行動,粉碎在維斯瓦河以北地域防守的波軍,接著與南方集團軍群合作,圍殲在波蘭西部的守軍。9月1日,德軍突然向波蘭發動進攻,博克手下的第19軍(軍長古德里安)迅速突破波蘭走廊,很快將波蘭“波莫瑞”集團軍合圍并于5天后全殲該部。接著博克命令右翼第4集團軍向華沙挺進,令第19軍從第3集團軍左翼向波軍右翼實施大縱深迂回,企圖將波軍合圍于華沙以北。9月17日,博克占領波蘭東部重鎮布列斯特,在那里與南方集團軍的裝甲部隊順利會師,完成了對波軍主力的戰略包圍。隨后在庫特諾地域殲滅了波軍主力。9月27日,華沙被德軍攻克,波蘭淪亡。由于在波蘭戰役期間的卓越戰功,9月30日,他被希特勒親自授予新設立的騎士鐵十字勛章。

    波蘭戰役后不久,希特勒即開始著手籌劃對西方國家的進攻,參與波蘭戰役的部隊開始陸續西調。1939年10月,以原“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的班底在西線新組建了B集團軍群,總司令仍由博克出任,準備在西方攻勢中充當進攻的主力,最初下轄三個集團軍即克盧格的第4集團軍,賴歇瑙的第6集團軍(新建)和屈希勒的第18集團軍(新建)。不過,由于冬季的到來和準備工作進展緩慢,進攻西歐的時間被迫推遲到1940年。和當時許多陸軍前線指揮官一樣,博克也對陸總最初提出的“黃色方案”持反對意見:一方面,他認為在1939年東自己部隊的準備還不充分,對自己手下的那點兵力能否獨自完成對英法聯軍的主攻保有疑慮,另一方面,他認為將主攻方向選在比利時不妥,很可能出現德軍還未占領比利時,聯軍就已經在比利時境內駐防并在安特衛普登陸的困難局面。博克的意見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希特勒慎重對待黃色方案,并最后指定出以曼施坦因方案為基礎的“鐮刀閃擊”計劃。根據新的計劃,B集團軍群將被大量縮編,第4集團軍轉隸A集團軍群,主攻任務也轉交由A集團軍群完成。B集團軍群則負責在傘兵的支援下迅速占領荷蘭并盡可能牽制比利時境內的聯軍。這里多羅嗦兩句,在對待新計劃的問題上,博克并沒有將目光局限于自己集團軍群的利益,而是放眼全局來考慮。雖然博克生性高傲,但在這一點上,卻頗具大將之風。1940年5月10日,德軍發起了向西歐四國的進攻,博克令手下唯一的一個裝甲師——第9裝甲師以最快的速度沖向荷蘭東部,以接應在那里的傘兵部隊。德軍在荷蘭實施的空降作戰收到了奇效,5天后,德軍便攻占了鹿特丹,迫使荷蘭投降。2天后,博克的部隊再建奇功,占領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博克在荷蘭,比利時方向上的猛攻果然讓聯軍中計——將主力調往比利時中部迎戰——這正中德軍下懷。博克的攻勢為A集團軍群從阿登山區躍出向英吉利海峽實施決定性突進創造了良好的契機。6月4日,博克的第18集團軍攻克了敦刻爾克,俘虜了擔任后衛的4萬法軍。盡管有33萬聯軍趁德軍的大意而從敦刻爾克撤回英國本土,但這已無法改變德軍取得勝利的大局。在戰役第二階段,博克指揮第4集團軍,第6集團軍,第9集團軍,第18集團軍和克萊斯特裝甲集群,霍特裝甲集群,突破法軍倉促設置的“魏剛防線”,6月14日,博克部第18集團軍的第87步兵師開進了巴黎。8天后法國政府簽字投降。法蘭西戰役是德軍在二戰軍事行動中的第一次顛峰之作。德軍中很多將領都在這次戰役中大放異彩,登上了他們個人軍事生涯的頂峰,博克也不例外,1940年7月19日,他和12名陸,空軍將領一道被希特勒擢升為元帥。此后的一個多月里,他仍舊率領他的B集團軍群負責警戒從布雷斯特到西班牙邊界的大西洋海岸線。

    1940年秋,作為“巴巴羅薩”行動的前期準備之一,9月20日,博克和他的B集團軍群被調往波蘭。博克調任東線德軍總司令,10月博克出任新編成的B集團軍群總司令,此后曾因胃潰瘍而離職休養。在這次對蘇戰役中,終于輪到博克和他的集團軍群做主角了,在德軍的計劃中,博克將奉命直插蘇聯的心臟莫斯科。因此他將得到最充足的兵力分配和最強大的裝甲兵團。開戰前夕,B集團軍群被改編為中央集團軍群,下轄第4,第9集團軍,第2和第3裝甲集群。共計56個師(其中有9個裝甲師和6個摩托化師)約1770輛坦克,占投入“巴巴羅薩”行動德軍坦克總數的一半以上。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開戰之初,德軍三個集團軍群的進展異常順利,這其中又以博克的中央集團軍群的戰績最為輝煌,到9月,中央集團軍群連續在白俄羅斯和斯摩棱斯克連續發起了數次非常漂亮的圍殲戰,蘇軍西方面軍在中央集團軍群摧枯拉朽般的一系列打擊下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據近年最新的統計數字,僅在白俄羅斯戰役(6.22-7.9)和斯摩棱斯克戰役(7.10-9.10)期間,蘇軍就損失了近118萬人(純減員+傷病)。斯大林為此震怒不已,處死了包括西方面軍司令巴甫洛夫大將在內的一大批前線指揮官。而在6-8月間,整個東線的德軍三個集團軍群才僅付出陣亡13萬人的代價。中央集團軍群在戰爭初期可謂戰果輝煌,不僅達到了殲滅蘇軍有生力量的目標,而且攻取了大片蘇聯國土,到8月底,博克的部隊已突入蘇聯縱深500英里,距離蘇聯首都莫斯科僅有250英里。在博克眼里,莫斯科可以說是唾手可得,但此刻希特勒的干預卻使中央集團軍群的突進停了下來。因為這時,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向東突擊的兩支先頭部隊已形成齊頭并進之勢,幾乎成了一條直線,兩者間相距約550公里,直線中心距后方也大約550公里。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幾乎等邊的三角形地區,而蘇軍整個西南方面軍便位于這個三角區之內。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合圍之勢,希特勒提出了盡快拿下盛產糧食的烏克蘭和頓涅茨工業區在經濟上的必要性。此外北方集團軍群在列寧格勒地區的躊躇不前也讓希特勒下決心增兵北方,爭取在芬蘭軍隊的配合下一舉拿下這座蘇聯的“圣城”。基于這些考慮,希特勒在8月下旬決定南北分兵,命令博克的部隊就地轉入防御,,并從中央集團軍群抽出裝甲部隊加強給南方集團軍群和北方集團軍群。這引起了自侵蘇戰爭爆發以來希特勒與德軍高級將領之間第一次嚴重分歧,在博克和陸總的將軍們看來,放著近在咫尺的莫斯科不去奪占而分兵南北去爭奪那些經濟目標,這簡直不可想象。因此博克堅決反對這個計劃,認為分散兵力無異于坐等失敗。不過希特勒仍然堅持己見,反而諷刺博克不懂戰爭經濟學。這讓博克非常惱火,他質問希特勒對蘇戰爭的直接目的到底是軍事征服還是經濟開發?希特勒回答兩者皆是并且不分先后,仍然堅持南北分兵。博克只得無奈的接受,下令全軍在斯摩棱斯克以東全線轉入防御,這一等就使中央集團軍群的戰線停止了近2個月之久。后來的二戰史家對南北分兵的決策爭議頗多,姑且不論到底是莫斯科重要還是基輔重要,至少有一點對后來的莫斯科戰役產生了重大影響:南北分兵讓中央集團軍群損失了至少1個半月的時間,要知道在寒冷的俄羅斯嚴冬到來之前,這1個多月時間是多么重要。此外,蘇軍趁機迅速加強了莫斯科的防御力量,給爾后進攻莫斯科的德軍帶來了更大的困難。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博克的反對并非毫無道理。可惜歷史不能重演,所以關于莫斯科和基輔的爭論仍將繼續下去。

    9月下旬,基輔戰役完美謝幕,德軍取得了戰爭爆發以來最輝煌的勝利,蘇軍西南方面軍幾乎遭到了全殲,僅被俘蘇軍一項,就超過了60萬。這時,德軍上下的焦點終于轉向了莫斯科。10月初,對莫斯科發起最后一擊的“臺風”計劃終于被批準,在月前被暫時劃歸到南北兩個集團軍群的裝甲部隊也陸續回歸完畢。為完成這致命的最后絕殺,中央集團軍群的實力在戰前得到空前加強,到10月2日,共轄76個師3個旅(其中有14個裝甲師,8個摩托化師,1個騎兵師和1個摩托化旅),約193萬人(連同負責支援該集團軍群的空軍在內)。這其中,裝甲部隊的數量占中央集團軍群總兵力的近1/3,這是二戰以來,德軍在歷次戰役中投入裝甲部隊比例最高的一次。由此可見德軍力圖取得速勝的決心,畢竟冬季已經到來。

    果然,在戰役初期,投入重兵的德軍再次取得大勝,殲滅蘇軍7個多集團軍。10月19日,博克宣稱在布良斯克戰役和維亞茲馬戰役中一共俘獲蘇軍67萬3千人。11月間,隨著道路泥濘狀況的好轉和首次冰凍的出現,德軍的進攻已越來越逼近蘇聯首都,其前鋒距離莫斯科已不足50公里。到12月初,中央集團軍群北翼越過克林向伏爾加河挺進,進至距離莫斯科西北不足20公里的亞赫羅馬,克留科沃。其先頭部隊已抵近莫斯科近郊,用望遠鏡已經能看到克里姆林宮的尖頂了;在南翼,古德里安的部隊正在向圖拉實施猛攻,企圖從南面迂回莫斯科,戰斗已達白熱化;在中路,德軍已經在納羅明斯克突破了蘇軍的防御。不過,此時的德軍經過近2個月的鏖戰已經傷亡嚴重,疲憊不已,士氣開始急劇下降,加上氣候惡劣,補給不足。用博克自己的話說,此時的中央集團軍群“已經山窮水盡了”。可是原以為同樣已經精疲力竭的蘇軍卻在12月5日突然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反擊。博克急忙下令撤退,以避免更大的損失。但希特勒聞訊后堅決反對候車,并派他的副官長施蒙特到博克的司令部調查情況。博克堅持道:“元首必須從兩者之中選擇其一,如果敢冒使自己部隊徹底崩潰的危險,那么就重新進攻莫斯科,否則就實施防御。”同時深受胃病折磨的博克以健康原因向希特勒提出辭職。12月19日,希特勒批準了他的請求,由第4集團軍司令克盧格元帥接替博克的職務。

    但不久后,博克的軍事生涯又有了新的轉機。1942年1月17日,新上任不久的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陸軍元帥賴歇瑙突然中風去世,正在家休養的博克再次被起用,接替賴歇瑙的職務。博克上任后迅速采取措施,阻止了蘇軍在東線南翼發起的攻勢,穩定了戰線南翼的穩定。在新的任上,博克似乎又找回了過去的常勝狀態:在擊退了蘇軍的冬季反擊后,5月,博克的部隊在哈爾科夫戰役中再次取得大勝,重創了冒進的蘇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使這兩個方面軍在戰役期間(5.12-5.29)總共損失了近28萬人(純減員+傷病)。與此同時,南方集團軍群下屬的第11集團軍(司令曼施坦因)在克里米亞也取得佳績。這一系列勝利使1942年德軍的進攻重點轉向了東線南翼——直指蘇聯南方要津斯大林格勒和石油產地高加索。為同時達成這兩項目標,6月間,德軍調整部署,將南方集團軍群分為A,B兩個集團軍群,分別負責高加索方向和頓河-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進攻。博克被任命為B集團軍群總司令。6月28日,博克的B集團軍群從庫爾斯克地區出發向頓河發起了進攻(代號:藍色方案)。7月6日,博克的部隊攻克了頓河河畔的重鎮沃羅涅日。雖然德軍的進攻依舊犀利,不過這次卻沒能捕捉到蘇軍的重兵集團。究其原因,一方面,蘇軍在從年前和年初的幾次災難性損失中吸取了教訓,不再死板的講求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更多的是確保保存有生力量。很多即將陷入合圍的蘇軍部隊得到命令大踏步后撤,從而得以逃脫德軍的包圍圈。另一方面也與博克的謹慎有關,他傾向于先將部隊整頓一下,而不急于向頓河彎曲部發起進攻(這與德軍的補給不力有直接關系)。為此德軍統帥部內部內部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希特勒指責博克不應對他的命令置若罔聞,而將裝甲部隊陷于爭奪沃羅涅日的混戰,從而失去了包圍蘇軍重兵集團的機會。為此,7月15日,博克第二次被免職并被勒令退出現役,此后他再未被起用。事后,希特勒曾對施蒙特說,他仍然欽佩這個人,然而在目前這個緊要關頭,他只能同那些不折不扣執行他的命令的將軍們合作。這也許才是博克失寵的真正原因吧。

    雖然博克已經退役,但戰爭對于他來說注定還沒有結束,1945年5月5日,博克的座車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的基爾公路上遭到英軍飛機的襲擊,博克的夫人和女兒當即被打死。受重傷的博克被立即送到臨近的奧爾登堡海軍醫院,不過經搶救無效還是于當晚去世。和千千萬萬戰爭的受害者一樣,博克及其家人最終也成為了這場戰爭的犧牲品。

 
職務

1920年5月16日-1920年10月1日   第三軍區參謀長
1920年10月1日-1924年4月1日    第3師參謀長
1924年4月1日-1926年2月1日     第4步兵團第2營營長
1926年6月1日-1929年11月1日    第4步兵團團長
1929年12月1日-1931年10月1日   第1騎兵師師長
1931年10月1日-1935年4月1日    第二軍區司令兼第2師師長
1935年10月15日-1938年2月4日   第三集群司令
1938年2月4日-1938年11月10日   第3集團軍司令
1938年11月10日-1939年8月26日  第1集團軍司令
1939年8月26日-1939年10月10日  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1939年10月10日-1941年6月22日  B集團軍群總司令
1941年6月22日-1941年12月19日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1942年1月17日-1942年7月9日    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1942年7月9日-1942年7月15日    B集團軍群總司令
1942年7月15日                 退出現役

晉升

中尉:1908年9月10日
上尉:1912年3月22日
少校:1916年12月30日
中校:1920年12月18日
上校:1925年5月1日
少將:1929年2月1日
中將:1931年2月1日
步兵上將:1935年3月1日
大將:1938年3月15日
元帥:1940年7月19日

榮譽

騎士鐵十字勛章:1939年9月30日獲頒
藍馬克斯勛章:1918年4月1日獲頒
普魯士馮·霍亨佐倫皇家佩劍騎士十字勛章:1916年10月25日獲頒
1914二級鐵十字勛章:1914年9月18日獲頒
1914一級鐵十字勛章:1914年10月30日獲頒
1939二級鐵十字勛章:1939年9月22日獲頒
1939一級鐵十字勛章:1939年9月22日獲頒
普魯士四級王冠勛章:1911年9月13日獲頒
霍亨佐倫三級王冠佩劍榮譽十字勛章:1914年獲頒
奧匈帝國三級戰功十字勛章:1915年6月24日獲頒
奧匈帝國三級鐵冠勛章:1917年2月9日獲頒
梅克倫堡二級佩劍戰功十字勛章:1917年8月3日獲頒
符騰堡王冠佩劍騎士十字勛章:1918年1月25日獲頒
巴登雄獅一級佩劍騎士十字勛章:1918年1月10日獲頒
布萊梅漢薩同盟十字章:1918年1月30日獲頒
1918黑色戰傷勛章
普魯士榮譽服役十字章:1920年3月獲頒
前線戰斗榮譽十字勛章:1934年12月14日獲頒
國防軍一級榮譽服役獎章:1936年10月2日獲頒
國防軍二級榮譽服役獎章:1936年10月2日獲頒
國防軍三級榮譽服役獎章:1936年10月2日獲頒
國防軍四級榮譽服役獎章:1936年10月2日獲頒
合并奧地利紀念章:1938年11月21日獲頒
南斯拉夫一級王冠勛章:1939年6月1日獲頒
合并蘇臺德區紀念章
國防軍一級橡葉榮譽服役獎章:1939年9月12日獲頒
意大利王冠大十字勛章:1940年8月27日獲頒
東線冬季作戰獎章
羅馬尼亞三級米哈伊爾勇敢勛章:1942年7月29日獲頒
羅馬尼亞二級米哈伊爾勇敢勛章:1942年7月29日獲頒
羅馬尼亞一級米哈伊爾勇敢勛章:1942年9月1日獲頒
匈牙利佩劍戰功大十字勛章:1942年11月27日獲頒
國防軍公報嘉獎:1941年8月7日,9月19日,10月18日。1942年5月30日
[ 此帖被長空英豪在2012-12-30 17:47重新編輯 
轉自兵戎軍事社區 著名人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沒有權杖的元帥、二戰德國悍將舍爾納
二戰名將一德國篇著名將領(一)帝國老帥
德國的計劃:“臺風”行動
二戰中唯一死于盟軍槍炮下的德國元帥馮·博克 戰功赫赫
戰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始末(35)德軍重新部署進攻莫斯科
二戰名將風云錄德國元帥篇:卓越的戰略指揮藝術家費多爾·馮·博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昌市| 舒兰市| 澄江县| 浠水县| 苏尼特右旗| 阿拉善右旗| 柳州市| 辽源市| 建瓯市| 玛多县| 焦作市| 敦煌市| 二连浩特市| 即墨市| 凤庆县| 清河县| 靖西县| 保山市| 天柱县| 东乌| 陇南市| 平定县| 宁都县| 枣阳市| 武宣县| 兴仁县| 疏勒县| 佛教| 鹿泉市| 肇源县| 龙游县| 岳西县| 赣州市| 贵溪市| 侯马市| 赤城县| 河西区| 嘉黎县| 南江县| 旺苍县| 南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