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騰
(2015-03-02 08:00:13)
標簽:
圖騰狼圖騰蒙古雜談分類:
2015年我們今天老把“圖騰”一詞掛在嘴邊,其實這個詞匯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并沒有,所以大部分人說不清“圖騰”為何物。圖騰(totem)一詞原出自印地安語,有“它的親族”之意,我們一般理解為“與原始社會氏族有神秘關系的物”,這個物包括動物、自然物或想象物,它可以漸漸成為本民族(氏族)的文化標志。
圖騰一詞是嚴復先生首譯,譯得信雅達,距今不過百余年。對于漢民族而言,龍鳳是我們的圖騰。《史記》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周易》說:“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因而學者們基本認可龍是殷商的圖騰,鳳是禹夏的圖騰。這圖騰幾千年以來無論如何演變,也沒逃出神獸的巢臼。
這些日子電影《狼圖騰》賣得不錯,估計看客們看完電影仍弄不清何為圖騰,是那個在電影中反復出現迎風招展的狼皮筒子,還是蒙古老爺子不合時宜念念叨叨的那些哲語?《狼圖騰》的制造者們把狼作為蒙古民族的圖騰極力渲染,引發了蒙古族學者的許多人反對,甚至還有人表示了憤怒,這可能是始作俑者始料未及的。
從文物角度看這一現象可能另辟蹊徑。蒙元時期沒有文物支持狼為蒙古民族圖騰的說法。作為文學創作,可以虛構但不可以胡說,尤其不能允許破壞民族情感的胡編亂造。蒙古族作家郭雪波說,《蒙古秘史》中記載的蒼狼白鹿僅是一對夫妻名字,以此為據說成圖騰實在荒唐,對漢族人正如趙子龍不是龍,潘金蓮不是花一樣容易理解。
至于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沖突或孰優孰劣不在本文涉及,可以涉及的是電影我看了,狼很好,人一般;風景很好,故事一般;再多說一句,理念貌似很好,表達實在一般。
2015/3/1
本帖來源:馬未都的新浪博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