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已經處暑了蚊子還是很多,大家都擔心被蚊蟲叮咬,為人父母更是苦惱,似乎蚊蟲更喜歡小寶寶。
作者/余應偉
記得有一次,一個朋友往我的微信上發了個照片,孩子光臉上就被叮了五個大紅皰,胳膊上還有三個。我回復他說看到照片了,他馬上就打電話給我,說奇怪了,夜里睡覺,自己和妻子都沒被蚊子咬到,兒子的臉上身上卻被叮得到處都是紅疙瘩。
我說:“那當然了,成年人的血液沒有小孩子的血液新鮮嘛!另外,嬰幼兒嘛,白白胖胖的,肌膚比較嬌嫩,所以被叮咬后容易起紅皰,而且比較明顯。”朋友聽了說,那可怎么辦?
“不用慌!”我告訴他一個中藥驅蚊的妙招——“余氏驅蚊包”,效果非常好。處方組成:砂仁 10g,山柰 10g,蒼術 10g,艾葉 10g,藿香 10g,佩蘭 10 g,丁香 10g,肉桂 10g,小茴香 10g,石菖蒲 10g,紫蘇 10g,薄荷 6g。
圖:山柰
這個方子里面,有很多中藥都有獨特的香味,也是民間制作香囊的傳統材料。
中醫有“聞香治病”一說,中藥香囊也是一種外治之法。《神農本草經》云:“香者,氣之正,正氣盛則除邪辟穢也。”事實上,聞香治病之法在古代很常見。《紅樓夢》第九十七回中說:“知寶玉舊病復發,也不講明,只得滿屋里點起安息香來,定住他的神魂,扶他睡下。”這里就是用到了安息香來寧心安神。另外,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在農村家家戶戶的房門上都會插上新鮮的艾草,也是用艾草散發的香氣來驅蚊。
上面這個驅蚊香囊中,整個方子芳香化濕,驅蚊防蟲。制法也不麻煩,將以上藥物配齊,用中藥粉碎機打成粗粉。根據香囊大小,把藥粉裝入香囊的內膽中,掛在房間或者小孩的床頭就可以了。
我把這個小驗方發給朋友,朋友當天就讓他妻子做了個香囊,掛在孩子脖子上。一星期后,朋友發微信過來,說真是神奇啊,孩子再也沒被蚊蟲叮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