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評價
魯肅:①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②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孫權:①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并作國士,不亦休乎!②鷙鳥累百,不如一鶚。③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于子敬。
陳壽: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擒關羽,最其妙者。初雖輕果妄殺,終于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
陸機:周瑜、陸公、魯肅、呂蒙之儔,入為腹心,出為股肱。
鄧騫:武昌既定,據其軍實,鎮撫二州,施惠士卒,使還者如歸,此呂蒙所以克敵也。
張駿:且韓信之舉,非舊名也;穰苴之信,非舊將也;呂蒙之進,非舊勛也;魏延之用,非舊德也。蓋明王之舉,舉無常人,才之所能,則授以大事。
慕容廆:不知今之江表為賢俊匿智,藏其勇略邪?將呂蒙、凌統高蹤曠世哉?
王嘉:呂蒙讀書,開西館以延杰髦,共相扢揚,識見日進。
魏元忠:若陳湯、呂蒙、馬隆、孟觀,并出自貧賤,勛濟甚高,未聞其家代為將帥。
孫元晏:幼小家貧實可哀,愿征行去志難回。不探虎穴求身達,爭得人間富貴來。
張預:孫子曰:“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蒙料賊必遁而柴險得馬。又曰:“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蒙因鄧元之而降郝普。又曰:“攻其無備。”蒙令關羽撤兵而襲南郡。又曰:“法令孰行?”蒙鄉人盜笠而斬之是也。
洪邁:孫吳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權之雄略,然一時英杰,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人者,真所謂社稷心膂,與國為存亡之臣也。自古將帥,未嘗不矜能自賢,疾勝己者,此諸賢則不然。孫權初掌事,肅欲北還,瑜止之,而薦之于權曰:'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后瑜臨終與權箋曰:'魯肅忠烈,臨事不茍,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肅遂代瑜典兵。呂蒙為尋陽令,肅見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蒙遂亦代肅。蒙在陸口,稱疾還,權問:'誰可代者?’蒙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無復是過也。’遜遂代蒙。四人相繼,居西邊三四十年,為威名將,曹操、劉備、關羽皆為所挫,雖更相汲引,而孫權委心聽之,吳之所以為吳,非偶然也。
程公許:蜀將如關、張、龐統,吳將如周瑜、魯肅,志長命短,天下重惜之。而馬超、黃忠、趙云、費祎、呂蒙、程普、步騭、甘寧輩皆智勇絕倫,足以當一面。
陳亮:①又二百余年,遂為三國交據之地,諸葛亮由此起輔先主,荊楚之士從之如云,而漢氏賴以復存于蜀;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陸抗、鄧艾、羊祜皆以其地顯名。②彼亦知呂蒙之徒止足以保據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
郝經:①云長萬人之敵而呂蒙襲取,昭烈一世之雄而陸遜摧破,漢之義師不復東征。祗保梁益吳,遂蹈跨荊揚,操不可圗丕乃禪代,曺氏遂有中國,而天下三分殆。非人謀亦天意也。蒙好謀能斷軍旅之間,折節問學,終于文武備,足有國士之風。遜一旦為大帥,能昭果毅使諸將聽服,獨當一面遂成雋功。非有過人之材能若是乎?②子明識斷,骎骎遒敏學。問畧竒足繼公瑾。伯言靜鷙,卻敵安疆,虎臥國門,威深大江。
陳元靚:烈烈子明,乘時奮武。志在取鱗,心期探虎。智屈曹人,力擒關羽。遂使孫吳,鼎分中土。
胡三省:呂蒙所以禽關羽者,摧之而已。
高啟:何處吹愁角一聲,大江東岸呂蒙營。天隨流水茫茫去,月共長庚耿耿明。敵意有圖秋暫息,客魂無定夜還驚。欲陪釃酒樓船座,借問風潮早晚平。
羅貫中:①養子當如孫仲謀,呂蒙談笑便封侯。白衣搖擼真奇計,一舉荊襄取次休。②一笠覆官鎧,猶然遭重刑。荊州萬民心,從此俱安寧。③勢去人離奈若何?休言百萬甲兵多。呂蒙預定招降計,絕勝張良散楚歌。
李贄:呂蒙、陸遜妖魔耳!縱然奸計得行,亦一時勝負,何足夸戰?汝不見蒙與遜與當年草木同朽腐矣!
李安溪:人之識見意計不同如此,若專為割據竊號謀者,則蒙為忠矣。
曾國藩:呂蒙誅取鎧之人,魏絳戮亂行之仆。古人處此,豈以為名,非是無以警眾耳。
蔡東藩:關公之敗,失之過剛,呂蒙雖勝,不能無罪;親漢賊而仇漢裔,蒙亦何心?此后人之所以深嫉呂,而不能忘懷于魯子敬也。
毛澤東:呂蒙如不折節讀書,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當東吳統帥?我們解放軍許多將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讀《呂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