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喜歡吃肉。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肉類的消耗——或者更廣泛一點說動物性食物的需求,就會越高。按照肉、蛋、奶的全球總產量來估算,世界范圍內每個人平均每年消耗大約40公斤肉、9公斤蛋和90公斤奶。當然,具體消耗量跟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比如美國人每年消耗肉類超過120公斤。不過,即使在肉食消耗量高的地區,動物性食物也只占食物總量的一部分。這個比例在發達國家中平均超過25%,而發展中國家平均只稍高于10%。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06年公布的數據,全球畜牧養殖排放的溫室氣體占整個農業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額的78%。如果我們把20%當作全球范圍內動物性食物占總食物的比例,那么結論就很明確了:占食物總量20%的動物性食物,排放了近80%的溫室氣體;而占總量80%的植物性食物,只排放了20%。
全球牲畜養殖排放的溫室氣體大約71億噸,世界人口大約65億。也就是說,為了獲得前面所說的40公斤肉、9公斤蛋和90公斤奶,平均向自然界排放了1100公斤溫室氣體。
這個量,到底有多大影響呢?為了簡化計算,我們把這些溫室氣體都當作二氧化碳來考慮。雖然這是一個比較強的“簡化”,不過對討論什么食物更低碳這個問題來說也并不算過于粗略了。
讓我們來與汽車的碳排做一個比較:在計算汽車排放的時候,美國采用的數據是1升汽油產生2.3公斤二氧化碳。一般的家用汽車,每百公里耗油在8到12升之間。也就是說,產生1公斤二氧化碳,家用汽車可以開的距離在3.6到5.4公里之間。為了生產40公斤肉、9公斤蛋和90公斤奶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相當于一輛家用汽車開4000到6000公里!
當然,如果不吃這些動物性食物,那么就得吃植物性食物。不過,考慮到占食物總量80%左右的植物性食物只產生約20%的碳排,生產植物性食物的碳排差不多可以忽略了。
也就是說:植物性的食物,遠遠比動物性的食物要“低碳”!
但是,追求更舒適的生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對于多數人來說,吃肉吃蛋還是比吃素是更加幸福的事情。就像我們不能為了“低碳”要求人們長途步行一樣,“為了低碳而吃素”作為一種個人選擇固然值得贊賞,但卻不能用來要求別人。“低碳生活”,說到底還是在“生活舒適”與“地球可持續發展”之間尋求一個平衡。
另一方面,就肉類而言,不同的肉類生產所產生的碳排也大不相同。如果我們把“低碳”的含義擴展一下,理解成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那么,就可以用原料的轉化率來比較各種肉的“低碳”程度。比如說,人們經常用多少公斤谷物生產一斤肉或者植物蛋白到動物蛋白的轉化率來比較不同的肉。不同學者采用的模型和數據略有不同,得到的效率具體值也略有不同。一組典型的結果是:得到1公斤牛肉、豬肉和雞肉,所需要的谷物分別為7公斤、4公斤和2公斤;而牛、豬和雞,把植物蛋白質轉化為動物蛋白質的效率分別為6%、9%和18%。也就是說,在常見的肉中,雞肉是最低碳的,而牛肉表現最差。
實際上,這也還只是一個大致的平均估算。同一種動物,不同的品種、不同的飼料、不同的養殖方式,所得到的效率相差也非常大。跟許多人的“直覺”相反,“有機”、“傳統”的養殖方式,自然資源的利用率要低得多。比如養雞,歐盟的規定是:“有機飼養”,每只雞的活動空間大于2平方米,生長期大于81天;“走地雞”分別是1平方米和56天;而“肉雞”,每平方米可以養15到20只,生長期一般在6周之內。有些肉雞,只需要4到5周就可以長到四五斤重而出籠。固然在雞肉的“品質”上有一定差異,不過在土地、水、飼料等資源的利用率方面,“有機”的生產方式實在是很浪費,很不“低碳”了。
不過,現代化的生產方式,比如“肉雞”,一直飽受爭議。它大大提高了自然利用率,不過跟“有機”或者“傳統散養”的方式相比,確實也有著它的弊端。比如,肉雞飼養空間很擁擠,導致了空氣質量很差,排放氣體中高濃度的氨對于雞的眼睛和呼吸道都容易造成損傷。而大量的雞擠在一起,也容易導致和傳染疾病,因此又不得不使用抗生素。如果說這些技術上的問題還可能通過技術改進來解決的話,動物福利方面的批判就使問題更加復雜。比如,為了避免雞之間互相爭斗,會剪去它們的尖嘴。因為光吃不動,身體快速生長而雞腿纖弱,以至于無法承擔自身的重量。此外,缺乏運動還影響關節和心臟方面的健康。說得極端一點的話:肉雞不是健康的動物,而只是把飼料轉化成雞肉的“生產線”。對于“敬畏自然”、“尊重動物生命”的動物福利者,這是很難接受的事情。
但,這就是人類面臨的現實。地球上的人口越來越多,人們也想吃更多的肉。不管“有機”、“傳統”的雞肉是不是更“好”,無可爭辯的事實是:同樣的地球資源生產不出那么多的雞肉,卻要排出更多的溫室氣體。真正的問題,不是“傳統養殖方式好不好”,而是:是要吃兩三頓“工業化不人道”的雞肉,還是只吃一頓“傳統生產”的雞肉?或者,換一個更尖銳的問法:是讓每個人都能吃上“不那么好的”雞肉,還是只有一個人能吃上“好雞肉”而另外兩三個人只能看著?
“低碳飲食”不應該是噱頭,也不應該只是口號,更無法通過“熱情”和“道德”來解決。它是一個個矛盾的集結,解決的方案是一個個的妥協和權衡:當我們說“低碳”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愿意做出什么樣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