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廣東東莞市虎門鎮
虎門鎮位于東莞市西南部、珠江口東岸,面積17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8萬人,外來人口50萬人。廣深珠高速公路、107國道縱貫全境。門港是國家一類口岸的國際港口,直接對外開放。水路可通航廣州、深圳、香港等地。虎門是歷史名城,1839年民族英雄林則徐率軍民硝煙御敵,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頁。鴉片戰爭博物館、海戰博物館、威遠炮臺、沙角炮臺等名勝古跡,成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旅游的勝地。
NO。2 廣東東莞市長安鎮
長安鎮位于東莞南端,東鄰深圳市,南臨珠江口,西連虎門港,區域面積98平方公里,下轄13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66萬,其中戶籍人口4萬多人。改革開放以來,長安從一個邊陲小鎮迅速發展成為珠三角灣區的一顆璀璨明珠,成為廣東乃至全國鎮域經濟的排頭兵,曾獲“全國首屆小城鎮綜合發展水平1000強”第3名、全國文明村鎮、國家衛生鎮、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中國攝影之鄉等5個國家級之鄉、廣東省紅旗基層黨組織等國家級榮譽50多項、省級榮譽60多項。長安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出口總額、國稅收入、用電量、常住人口等5個指標位居東莞各鎮街第一,經濟社會建設綜合指標總分14年居東莞第一。2011年全鎮完成生產總值270.4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4%;工業總產值達到737億元,增長18%;稅收總額47.6億元,增長18.4%;各項存款余額446.4億元,增長6.1%。
NO。3 江蘇昆山市玉山鎮
玉山鎮是昆山市(全國百強縣榜首)的政治、經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玉山鎮地圖和商貿中心,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江南名鎮,又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水鄉古鎮,還是一個以發達的外向型經濟與民營經濟著稱的現代化工商業重鎮。全鎮區域面積118平方公里,人口17.3萬人,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49個社區居委會、22個行政村,是2006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千強鎮評比第一名、全國群眾體育運動先進鄉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
NO。4 廣東東莞市塘廈鎮
塘廈鎮位于東莞市東南部,東連清溪鎮,西鄰黃江鎮,南接鳳崗鎮和深圳市觀瀾街道,北與樟木頭鎮相連。全鎮總面積128平方公里,下轄21個社區,戶籍人口4.6萬人,新莞人近50萬人。塘廈是持續快速發展的活力城鎮。改革開放以來,塘廈深入實施外向帶動戰略,積極加入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產業轉移潮流,走出了一條以加工貿易參與國際分工,以經濟國際化帶動農村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道路,迅速從農業鎮發展成為廣東省中心鎮、東莞市五強鎮之一、中國千強鎮(第五名),經濟實力位居東莞市各鎮(街)前列。2011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約195億元,同比增長7.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47.2億元,同比增長3.2%;各項稅收35.5億元,增長15.6%;鎮級一般預算可支配收入13.4億元,增長18%;
NO。5 廣東中山市小欖鎮
被譽為“中國菊花文化藝術之鄉”的國家級重點鎮——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區),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廣東省中心鎮(縣級),在中山市經濟、人口、交通、城市建設規模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中山市重要市轄區。面積75.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6.1萬(六普)。小欖距廣州60公里,珠海90公里。2004年,全鎮經濟總收入300億元,其中工業銷售收入418.5億元、商業營業額125.4億元,農業收入1.6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含市屬)33億元;生產總值178.7億元;稅收總額31.5億元;金融資產總額335.6億元;三大產業比例為0.4:57.5:42.1。
NO。6 廣東佛山順德大良鎮
大良地處順德的中部偏東,連接廣州,毗鄰港澳,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歷史上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區著名的商埠。北距廣州城區32公里,南下澳門90公里,東往深圳150公里,從順德港抵香港64海里。105國道和碧桂路南北縱穿境內,順番公路與廣珠高速公路連成一體。隨著城際快速軌道順德段、太澳高速、珠二環高速公路、東新高速公路五沙段的逐步建成,大良作為珠三角西部重要交通樞紐的地位將進一步提高。以第三產業為重點的城市型經濟,成為大良的產業主導和經濟特色。汽車交易、房地產、商業貿易、金融保險、郵電通信、餐飲、交通運輸和倉儲業等都達到相當大的規模。信息和科技產業也顯現蓬勃發展的勢頭。消費力強,世界零售業巨頭中的沃爾瑪、特易購、JAEON(吉之島母公司)、大潤發、易初蓮花、樂購分批進駐。
NO。 7 廣東廣東東莞市常平鎮
常平鎮位于東莞東部,地處廣深經濟走廊中段,全鎮面積108平方公里,下轄32個村(社區),戶籍人口7.5萬,總人口50余萬。2011年,全鎮生產總值182.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0億元,出口總額39.58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0.1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16億美元,各項稅收總額23.17億元,可支配財政收入10.58億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65億元。因經濟實力名列京九沿線縣(市)前茅,常平素有“京九第一鎮”之譽,近年來還先后榮獲“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中國最佳物流名鎮”、“中華餐飲名鎮”、“國家衛生鎮“、“全國文明鎮”等國字號榮譽,東莞東部中心地位進一步提升
NO。8 江蘇張家港市楊舍鎮
楊舍鎮是張家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鎮總面積152.8平方公里,下轄4個城區街道辦事處、5個城郊辦事處、51個行政村,常住戶籍人口25.5萬,流動人口15萬。楊舍鎮是全國文明城市-張家港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張家港精神的發源地,全鎮綜合實力名列全國千強鎮排名第七位,已成為長江三角洲的一顆璀璨明珠
NO。9 廣東順德區樂從鎮
樂從鎮,位于順德西北部,處于佛山市中心城區的南部,距廣州市30公里,距香港、澳門僅100多公里,325國道貫穿南北,東平水道和順德水道夾鎮而流,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全鎮面積78平方公里,下轄19個村委會和4個居委會,戶籍人口10萬人,流動人口約13萬人,是廣東省著名的僑鄉,擁有港澳以及海外僑胞6萬多人。
NO.10 廣東佛山大瀝鎮
大瀝鎮位于佛山市南海區東部,東接廣州,南接佛山市禪城區,西接獅山鎮,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廣茂鐵路、321、325國首、廣佛、廣三高速公路、廣州西環高速公路、穗鹽路及南海區桂和、桂丹路貫穿境內,前往香港、澳門的車程約3小時,形成四通八達、交通便捷的交通網絡。總面積125.77平方公里,下轄大瀝、鹽步、黃岐等3個辦事處,10個居委會和32個村委會,常住人口24.4萬人。大瀝經濟發達,形成了有色金屬加工、摩托車制造、內衣制造、房地產、商貿物流等主導產業。
NO.10 廣東東莞厚街鎮
厚街始建于北宋徽宗宣和中期(公元1119—1125年),具有800多年歷史。相傳福建莆田王泰宦游至此定居,因選址“軍鋪”(隨軍眷屬圩場)后面,故名“后街”。此后歷代人口繁衍,百業俱興,人才輩出,又因生活豐厚富足,更名“厚街”。厚街自古商貿繁榮,物產富饒,莞草、臘腸、瀨粉等特產馳名中外。在改革開放的發展浪潮中,厚街憑借著良好的區位優勢,逐漸發展成為珠三角新興的現代工業城市。1985年,厚街鎮被廣東省確定為“珠三角工業重點衛星鎮”;1991年,入選“全國鄉鎮企業百強鎮”;1992年,被國家民政部、農業部分別評為“中國明星鎮”、“鄉鎮企業先進鎮”;2001年榮獲“全國出口創匯十強鎮”稱號,此后,又連續被評為“廣東省教育強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會展名鎮”、“中國鉆石餐飲名鎮”等,并于2009年被批準成為廣東省中心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