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ARJ21—700飛機105架機在上海第一次飛行圓滿成功。本報記者張海峰攝
本報訊
(記者徐蒙)昨天13時28分,ARJ21首架交付飛機105架機在上海騰空而起,并在其后2小時零8分內圓滿完成首次離地飛行,完成所有預定檢查任務,飛機各項性能良好。
ARJ21的105架機是即將交付首家用戶成都航空公司的首架飛機,其首飛成功標志著ARJ21飛機取證交付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也意味著飛機從研制成功階段向商業成功階段加速邁進。
昨天上海雨止,雖然云層較厚,但天氣總體適宜飛行,ARJ21試飛人員表示,這次交付飛機首飛與2008年第一架ARJ21飛機首飛的天氣條件非常接近。下轉5版(上接第1版)全新涂裝的飛機先是在跑道上完成兩次地面高速滑行測試,隨后飛機緩緩就位,片刻等待后,試飛機長陳志遠在全場注視下駕駛飛機,順利滑行起飛。
“非常平穩。”中國商飛公司董事長金壯龍與現場技術專家對飛機的起飛姿態給予一致認可。原“運十”飛機副總設計師程不時老先生在現場觀摩時倍感激動,他表示中國民機研制一直在苦苦追趕世界先進水平,這次首飛,讓他看到“黎明的曙光”。
在交付飛機首飛現場,大多數工作人員都見證過2008年第一架ARJ21飛機在同一地點首飛。6年前,人們在首飛前后經歷緊張到萬分激動的情緒變化;而這次,從飛行員到技術保障團隊,現場氛圍中的情緒起伏明顯變小了,從一開始,人們就對首飛的成功成竹在胸。
ARJ21項目團隊負責人介紹,從2008年第一架飛機首飛至今,四架ARJ21試飛飛機已累計飛行2400架次,4600多小時。在中國民用航空局審查和美國聯邦航空局“影子審查”下全面開展適航驗證工作,相繼完成了顫振、失速、最小離地速度等高風險關鍵科目試飛,順利進行了特種氣象下的大側風、高原、高溫高寒等高難度局方審定試飛,并于4月28日完成自然結冰試飛,實現3萬余公里環球飛行。此前在全球最高標準下完成的飛行試驗和長時間的飛行里程,為交付飛機首飛,以及飛機未來的安全性提供可靠證明。
本次首飛的105架機于去年12月30日總裝下線,此后完成了輔助動力裝置啟封開車試驗、環控試驗、氣密試驗等多項試驗,并按照首架交付標準安裝了座椅內飾和相關系統。6月10日,105架機由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移交至中國商飛民用飛機試飛中心。6月14日,中國商飛試飛中心成功組織了兩次低速滑行和兩次中速滑行。昨天成功進行了高速滑行和首次離地飛行。此次交付飛機首飛后,ARJ21飛機還需開展功能可靠性試飛等工作,力爭年內取得中國民用航空局型號合格證。成都航空公司作為首家用戶正在全力做好首架飛機接收準備,飛行員和乘務人員培訓工作也將陸續啟動。
作者:徐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