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女,30歲左右,感咽喉不適近半月余,常感覺喉嚨中有異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觀其身高175cm左右,身體頗瘦,自述以前有胃下垂,在吾師出調理而愈,今日特來門診,讓吾師幫其解決咽喉不適的問題,吾師囑其進食避免過飽和避免飯后進行劇烈運動??滔拢荷嗟t,苔白厚,脈弦。吾師處方如下:
半夏15g
柴胡15g
郁金15g
6服,一周后李穎特來門診,并帶其母親來門診,言其咽喉不適感已消失,心情舒暢,特來讓吾師幫其母調理調理,其母之證,尚無大礙,稍微有點肝氣郁結,肝陰不足,但沒什么顯著的癥狀,處以加味逍遙丸合杞菊地黃丸,讓其到外面的藥店自行購買成藥,就沒給她開湯劑。由此觀之,此案李穎的證候辨為肝郁痰阻,痰氣搏結之梅核氣是正確的,處以半夏厚樸湯合四逆散(二者合方又稱八味解郁湯)加味治之療效是可靠的。半夏厚樸湯半夏厚樸湯源自《金匱要略》,是主治咽喉部有異物感的專方?!督饏T·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22》指出:“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彼^“炙臠”,就是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稱之為“梅核氣”,女性尤其多見。表現為有咽喉中異物感,吞吐不得,情志不暢,胸悶,舌苔白膩,脈弦滑。此證多見于現代醫學的咽神經官能癥、慢性咽炎。《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乍一看,感覺此方與此案的慢性咽炎毫無關系,但細心者不難發現,四逆散疏肝解郁,調理肝脾,與本案的肝郁之證正好相符合,所以吾師治療梅核氣(慢性咽炎),常以金匱之半夏厚樸湯合傷寒之四逆散加減變化,屢試不爽。今特錄一案與同道共享之。
特附方歌如下,沒記清方歌的同道可以復習一下,記住的不想看就別往下拉了,想看的話就復習一下哈。
(半夏厚樸痰氣疏,茯苓生姜共紫蘇,加棗同煎名四七,痰凝氣滯皆能除。)
(四逆散中用柴胡,芍藥枳實甘草逐,此是陽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齊。)
桂枝芍藥知母湯寫于20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