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陽,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會原、會骨、趺陽。屬足陽明胃經。原穴。在足背最高處,當(母)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足背動脈搏動處。布有腓淺神經的足背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腓深神經,並有足背動、靜脈及足背靜脈網。主治頭痛,牙痛,口眼歪斜,胃脘痛,足背腫痛,足緩不收等。直刺0.3-0.5寸,避開血管。艾條灸5-10分鐘。
〖名解〗沖陽。沖,穴內物質運動之狀。陽,陽氣。該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經水氣化沖行天部。本穴物質為解溪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有解溪穴的分流,傳至本穴的經水較為稀少,經水受脾土之熱而大量氣化沖行於天,故名。
〖別名〗會原穴,跗陽穴,會屈穴,會涌穴,會骨穴。
〖取穴方法〗沖陽穴位於人體的足背最高處,當拇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足背動脈搏動處。
〖解剖〗 在趾長伸肌腱外側;有足背動、靜脈及足背靜脈網;當腓淺神經的足背內側皮神經第二支本干處,深層為腓深神經。
〖主治疾病〗 口眼歪斜,面腫,齒痛,癲狂癇,胃病,足痿無力。
〖刺灸法〗 避開動脈,直刺0.3~0.5寸。